随笔吧教学随笔内容页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随笔(优选5篇)

2023-10-06 07:16:01教学随笔

第一篇:三年级语文上学期随笔

三年级是个过渡时期,从低年级到中年级的转变,教学目标也有了新的变化。如何来上好三年级的语文课,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感悟,把理论运用到课堂实践上,有了一点收获。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愉快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师在新课程中最大的是角色的变化,教师将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更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在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传统的接受学习向探究学习转变,而教师的工作就在于帮助孩子们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定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知道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语修订版大纲认定,“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而,“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孩子的成长基本上得益于自己的学习。要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让学生自主制定详细的预习方案,让学生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能够在初读的时候学生字、组词、读顺课文,摘抄课文当中的好词好句,提高课前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同桌间互读互讲,小组讨论、一些朗读游戏的方式拓宽他们的合作能力。再者多问一些有创建性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老师本身在这方面也得下苦功夫去研究,哪些问题是可以问的,如何问?学生会有哪些答案,是否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教学效果?

二、创建趣味、和谐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提高教学效果三年级的语文教材,教材内容形式多样化。要想让学生一堂课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开始上课的时候常常觉得力不从心,觉得孩子总是不是那么认真的听课,不能那么专心,开小差,常常半路停下来处理课堂纪律问题。反省觉得是自己纪律没抓好。后来看了一位老师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才有所感悟,这位老师在里面写到“在我们班上课,孩子想开小差都难!”因为她足够的自信自己的课孩子一定愿意听。我开始反思课堂纪律不单是孩子的问题,更多的也是老师的问题,正如所说“我拿什么去吸引你--我的孩子。”我开始注重提高课堂本身的趣味性,更加用心的去好好的备课。你的课有激情,同学们也容易被你的激情所带动,所感染;你的课有意思,同学们才乐意全身心的步入你的课堂,走进乐于学习的世界。所以要用心备课、认真备课,不备好课,不进课堂。

三、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同时自己也要多读、多看、多思考。阅读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鼓励学生多读多看,同时开设小小读书交流会或是让学生写读书笔记。既能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能力,让他们向同伴介绍自己看过的书;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好三年级的新增内容--作文,让他们把写读书笔记当成习惯积累,也当成一种练笔。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出“人才只靠人才去培养,能力只能靠能力去培养,才干只有靠才干去培养”的论断。言尽之意就是说“名师出高徒”。当今,是高科技的信息社会,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开阔视野。学生素质的提高对老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教材的内容更是从古到今,包罗万象,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力争使自己成为一名学者。在学生眼里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要是智慧的化身,无事无物不晓。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学者,平时应该多读书、多积累、多思考、多实践、多总结。更要重视新教材中参考资料的学习,因为这与学生的学习有着直接的联系。渊博的知识,是每一位老师教好书的关键所在。

第二篇:三年级语文上学期随笔

教完本节课,我觉得自己过分注重了对课文的朗读,因此不少环节都没能很好地完成,比如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来到西湖边最想干什么?”那也许学生的回答会绚丽缤纷,表现出无限的欣喜和激动。如果我设计一个说话练习:“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如果你想画画,那么在你的画中会有什么?如果你想作首小诗,那么在你的诗中会有什么?如果你想当小导游,那么你会介绍西湖的什么?”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可能更好地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能引导学生作广角度探索,多方位思考。看来这些遗憾,我得再用上一节课进行训练了。以后的课文教学也要多吸取这一课的教训,千万不能错失对学生的说话训练。

总之,通过教学《西湖》这一课,让我感受颇多,也让我深刻体会到,我们的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只有触动了学生的心弦,他们才会有智慧的火花迸发,才会有真挚的感情流露。

第三篇:三年级语文上学期随笔

《陶罐和铁罐》教学随笔 崔峦老师讲过:“儿童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没有形象的感受,就没有情感的产生。” 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感受,淡化纯粹的分析,对语文的课堂教学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会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陶罐和铁罐两个事物在很成一段时之间,二者之间发生的故事,很有趣,也揭示了深刻的道理,在教学中如果单纯地采用分析讲解的方法,学生学起来定会觉得索然无味,也使有趣的故事不可以成为一个整体。因此,我在教学时,注意了学生的感受。

我在教学中感受到,在语文教学中,要想真正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当中去,教师的语言和引导的话语固然十分重要,但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什么设计什么样的教学路子。

例如,在本文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朗读课文,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接着,我没有进行细致的分析讲解,而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人物的感受,感受陶罐和铁罐的内心活动,我作为记者采访学生。最后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这样,就会把学生引入了当时的情境,在情感上才会引起共鸣。 因此,在《陶罐和铁罐》这课的教学中,我注意强化学生的感受,淡化对课文分析,效果很好。

由此,我还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通过老师的教学,让学生能看见课文中描写的形象。当然这种“看见” 并非亲眼目睹,这是意象上一种的感受, 是“仿佛看见”了。这“仿佛看见”虽不甚分明,却是活生生的,虽比不上照相式的“看见”清晰,却更为丰富,更为贴近儿童,而且留有宽阔的想象余地。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就要淡化内的分析理解,强调独特的体验。

第四篇:三年级语文上学期随笔

使用纠错本的体会

怎样使学生更有效的改正错误呢,我想用纠错本最好,我把所有的错题都工整地抄到了本子上,渐渐的,错题就集了满满一大本。

别嫌这样的每天积累很烦,但真做了,好处可不少啊。把自己做错过的题一题题抄在本子上,平时多看看,以后再遇到相似的类型,思考起来的速度就会快很多,效率也会很高的。而因为积累的题目多了,各种题型都被包括在其中,复习时或者要找题目做练习,就不必再翻其他练习卷了,直接翻翻纠错本就行了。如果碰到像社政那样的开卷考,那就更好了,考试时难免会犯糊涂,有了这纠错本,翻看起来就更方便快捷,还可以剩下时间来多检查几遍呢。

虽然这纠错本好处不少,可你也别觉得做这纠错本很容易,其实,这纠错本也讲究方法技巧呢。首先,要把纠错本上的题目分门别类地整理好。当然,纠错本也并非都记自己的错题,也可以把那些容易错,自己侥幸做对了或者没有弄懂的题目记下来,当然如果你对这道题很有信心了,那也大可不必浪费时间抄上去了,只要多去巩固就可以了。而反之,那些你错了的题目,你是懂的,只是因为粗心或者一时疏忽而做错,也不用抄上去了,只要在做题时更加认真仔细就行了。当然,最重要的是不能抄错题目,不然可就功亏一篑了。知道纠错本的不易了吧?

不过,也别把纠错本当成累赘,想的太复杂,每天利用空余时间把错题记下来,效果可真的不错呢。真正做了,也花不了你多少时间,而且又顺带复习了一遍,一举两得的好方法为什么不试试呢?今天你花功夫做了,说不定明天就有收获了哦!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随笔

第五篇:三年级语文上学期随笔

《三袋麦子》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里的一篇童话故事。讲了过年的时候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则把麦子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同样是一袋麦子,各人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是不一样的,而土地爷爷也对他们的不同举措做出了三种不同的评价。 面对土地爷爷送来的一口袋麦子:小猪把麦子全吃光了,土地爷爷非但没有责怪,反而“忍不住”、“哈哈大笑”,觉得小猪憨厚可爱;小牛把麦子保存起来慢慢吃,最后只剩下半袋麦子,土地爷爷对此“点点头”,认为小牛“节俭”;而小猴把麦子全种下了地,来年获得了丰收,土地爷爷忍不住“抚摸”小猴,对小猴的聪明、能干给予了赞美。当我们学完课文,我问孩子们“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一个学生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我喜欢土地爷爷,因为他没有批评小猪和小牛。”虽然该生答非所问,但内心对土地爷爷重“赏”的态度,充满了喜爱。的确土地爷爷在拜访中看到了三个小动物之间不同的差异性,但他宽容的承认贪吃的“小猪”憨厚可爱;死脑筋的“小牛”勤俭;做事聪明,但欠科学的“小猴”能干。他允许、欣赏、享受小动物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他这种教育的态度,赢得了动物的欢迎,也赢得了学生的心。这就是赏识教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