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吧范文大全内容页

教育研究设计模板范文(推荐12篇)

2023-09-04 06:00:01范文大全

教育研究设计模板范文 (篇1)

1、形成浓厚的研究氛围,提升历史教研组的学术水平 让每位历史组教师具备教育、教学的新理念;使每位组员能胜任新课程教学;使历史组新教师迅速成长为合格的历史教师;使全体历史教师都能把准当今历史中考的命脉,胜任初三历史教学,并成为优秀的初三历史教师;力求使每位组员都成为研究性的历史教师。

2、各年级历史教学都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强教学教研,形成年级教学合力,产生年级学科教学最大效益。

初一重在课堂兴趣激发、教学效率提高和学习方法养成教学,为初二阶段打好基础;初二历史要充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要注重中考意识培养,按照中考要求展开教学,切实抓好课堂,注意方法;初三狠抓基础和解题方法培养,全力冲刺中考,力争比去年能有新的突破。初三任务相对艰巨,备课组需多加研讨,汲取有效信息以指导学习与复习。

3、培养学生学史的高度兴趣。

通过历史教材学习,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培养学习的兴趣。

教育研究设计模板范文 (篇2)

案例研究就是把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研究、探讨的一系列思维加工过程。案例研究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有效方式。案例的搜集必须来源于教学生活,但同时要高于教学生活,这样的案例才更具有代表性。广大的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生涯中肯定遇到过“这样或那样的事件”,把这些事件编写成一个个非常个性化的案例,供大家分享、讨论,实际上也是一个重新认识这些事件、整理自己的思维、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过程。

案例研究强调根据特定的时空情境解释某一事件,而不是抽象地考虑问题、做出结论。案例研究在讲究情境性的同时,还非常注重过程性,也就是不能孤立、静态地看问题,还应该对情境变化进行跟踪,了解其变化的状态和趋势,把握其变化的整个过程。

案例研究要求研究者通过实地考察、亲身体验、访谈交流等,了解在“自然、真实的情境”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发生、产生了什么后果以及当事人对此的感受和看法。在这里,教师和学生从后台走到了前台,由被动变成了主动,他们分享成果、分享信息、分享知识、分享经验、分享思想、分享智能。

案例研究是开放、多元的。案例提供的是真实事件,同样的事件在不同的背景下可以做不同的分析,在相同的背景下因为研究者的视角不同也有可能做出不同甚至相反的解释,因此,不管是什么样的案例,都存在着从各个侧面进行分析、研究和解释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对案例的分析、研究和解释可以是多元的。但在多数情况下,案例提供的通常只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某一片段、某一侧面、某一点,研究者如果没有在案例所展示的真实情境中亲身体验、感受、感悟,没有完整、准确把握事件发生的特定的背景和过程,没有充分了解案例中有关人物的内心世界,往往就不可能把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所有变量都揭示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对案例的认识和解读虽然也有精彩之处,但总是不完整的。因此,一个精彩的案例不亚于一项教学理论的研究,而且只有教师自己才最适合于做这种研究。教师撰写案例,是对教师的新要求,也是教师自己从一个单纯的实践者转化为研究者的重要途径。教师只有亲自编写案例,才能真正掌握案例。

案例研究与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着眼于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真实的问题,强调实践与反思,强调合作与分享,最终目标是调整与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增加教师的实践智能;案例研究是开放的,允许研究者从各个侧面对案例作多元解读;案例研究是有限制的,不能指望通过案例研究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更不能不顾特定的历史条件、背景而把有限制的对案例的认识和解读推而广之,无限扩大。

教育研究设计模板范文 (篇3)

一、指导思想

20xx年是我校十一五”规划的关健之年,又恰逢我校创建“合格学校”。我们要以_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全面,以创办家长满意的革新小学为宗旨,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瞄准“精品化、特色化、高质量”的努力目标,不断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品位,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二、工作目标

办学条件再上新档次,教育质量再创新成绩

三、工作重点

本学期学校工作的重点是:

紧扣一个中心:创建“合格学校”

突出两大主题: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优化三大管理:德育管理;教学管理;安全管理。

开展四大活动:养成教育成效展示活动;教师专业成长汇报活动;书香校园创建活动;保合格学校创建活动。

四、主要工作内容与措施

(一)、加强班子建设,造就一支勤奋务实、团结奋进的行政领导集体。

1、学校行政班子肩负学校兴衰大任。班子成员严于律已,既要扎实工作,又要开拓创新,更要讲求实效。既要关心教职工的生活,又要身先士卒,更要讲求原则。

2、坚持一周一次行政例会制度,认真小结一周开展的各项工作,研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深入课堂,帮助年级组教师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努力做到每周至少听评两个年级的一节课,每周至少参加一次学科教研活动。

4、带着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和安全第一的理念,讲学习,讲团结,讲奉献,讲廉洁,工作程序规范,要逐步成为校长的得力助手。

5、教研组和少先队要建立并不断充实自己的网页。

6、认真组织和参与每周一次的教育教学管理督查活动,督查情况及时通报信息,保证严格公正。

7、对分管的工作,组织的活动有计划、有方案,工作成效要处于全镇同类学校的前列。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群体。

1、继续完善教职工岗位目标管理考评制度,确保考评过程严肃公正,考评结果真实可信,并作为教师评先评优和奖金分配的重要依据。

2、继续完善教职工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制度,教职工结构工资发放制度,调动教职工积极性。

3、教师要严格遵守我校的规章制度,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做到关爱每一位学生,尊敬每一位家长,珍惜每一天时光,做好每一项工作。

4、树立终身学习思想,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每周例会学习“名作鉴赏”,提升艺术品味,探讨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交流思想,统一认识。鼓励教师网上学习和研讨,开拓交流范围,建立教师自己的博客网页。

5、制订并落实教师培养计划,通过培养,要出一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要帮助青年教师成长。

6、严格执行督查力度,组织开展好“家长评教”、“学生评教”活动,严厉打击师德违规行为。

(三)、加强德育建设,努力建构具有民工子弟学校特色的德育运行框架。

1、抓好三大主题教育活动,即以“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为指导,以“忆奥运”为主题,大力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主题教育,以创建“合格学校”为主题,开展“波罗兴衰,我的责任”主题教育活动,以实现“诚信师生”为目标,开展诚信主题教育活动。

2、三大阵地建设。橱窗、广播站是学校重要的宣传阵地,学校网站是学校唯一对外宣传的窗口,这三大阵地要加强管理,精心组织,及时做好新闻发布,好人好事宣传。广播站要及时宣传报道校园新面貌,新气象,新风尚。学校网站要在第一时间内把校园动态信息及师生作品等及时上传发布,通过网站新闻、留言板、论坛、博客等多种形式,波罗学校小网站特色。

3、加强各项基本建设

①加强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继续开展星级学生评比。②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创建班级文化特色,将班级文化建设作为重要指标。③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开展优秀班主任评比,举办优秀班主任教书育人经验交流和征文活动,鼓励优秀班主任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四)深化课程改革,努力探索校本教研新路子

1、加强管理,落实常规,抓教学秩序规范,活动计划落实,教学目标落实,教学环节落实,学习过程落实,遵循教研要“深”,备课要“评”,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这十字教学方针,把教学工作常规抓实抓细。

2、目标管理,分级负责。做好各学科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的管理工作,采取不同形式对教学质量进行跟踪,监测与调控,实行分级把关,即:教务处抓现阶段目标落实,年级组狠抓单元目标落实,教师抓课时目标落实。

3、课堂调研,现场指导。学校领导坚持听课、深入课堂听课调研,现场指导教学,采用两种方法:①调研课:事先通知教师,教师有准备上课,上课结束后组织教学调研,检查教学效果。②推门听课:事先不通知教师,听课后将意见反馈给教师,以便及时把握教育动态,掌握第一手资料,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4、校本教研提高质量。教务处将加强对教研组工作的指导和检查,依据《优秀教研组评选条例》,每月评选优秀教研组。教研活动要重点抓好教师个人研修课,教师个人研修课按照“个人主备、主备说课,小组研讨、主备上课、小组评课、个人反思”六个环节进行,要求每人在教研组内轮流上好研修课,做到研修活动经常化,专题化,系列化,创出本教研组教研特色。按照局要求,抓好教学比武活动,精心组织好对家长开放日活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5、用好专用教室,争取让专用的设施设备为教学作最大限度的服务。逐步建设好体、艺、科学等教研组。

6、抓竞赛活动,促素质提高。要在抓好学生语文、数学等各学科竞赛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小型竞赛活动,努力创建书香校园。

(五)努力营造安全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

切实加强学校的安全工作,做到“校园零事故,安全又文明”。

1、做好安全责任书的签定,学校与教师签,教师与家长签。

2、开展师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养成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规范学生上学、放学、集会、活动行为,谨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4、日常安全隐患排查常抓不懈,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杜绝事故发生。

5、每位教职工树立“安全第一,健康第一”思想,牢系安全健康这根弦,形成哪里有岗位,哪里就有安全责任的意识。要根据新形势,采取新办法,确保学校稳定和谐发展。

希望通过以上计划的制订和落实,激励广大师生团结奋进,进一步提升办学品位,扩大对外交流,丰富办学内涵,齐心协力创建成功,再造辉煌。

教育研究设计模板范文 (篇4)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案例

1.对不同性格、程度、背景的学生进行多元的激励性评价,使各种类型的学生能真正找回自我,成为学习的主人。

2. ? 使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较好的发展,人格得到尊重,学习成绩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减少或避免“学困生”的产生。

研究内容

1. ? 目前数学课堂中存在的口头评价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 ? 小学数学课堂口头评价的构建。

A、营造和谐民主情境

B、针对个性进行选择

C、化解表达差异

D、多角度的评价

3. ? 把握激励的时机。

A、瞬时评价,适时发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B、延缓评价,给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

创新之处

由过于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转向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由过于注重口头评价的单向传递,转向评价的多向互动;由过于注重口头评价的随意性,转向注重口头评价的激励功能。

研究思路

首先是不断深入理论学习,进行相关的资料查询和研究工作,以及对学生课堂学习评价情况的问卷调查与反馈,为课题研究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接着是运用“注重激励评价过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思路进行探索与研究;最后是不断在时间中总结和反思,整理一些实践方法。

研究方法

1. ? 观察法:通过对学生学习热情以及投入学习状态的观察,来了解、判断口头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

2. ? 调查法:了解当前数学课堂口头评价的情况。

3. ? 问卷法:了解学生对课堂中口头评价的态度、需求,研究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评价过程中的真实想法。

4. ? 4.行动研究法: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勤于将自已从课题研究中获得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修正、再实践逐步积累经验。

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月----204月 (准备阶段)

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理论学习,进行开题论证讨,确立课题。

第二阶段:年4月----2023年7月(实践研究阶段)

(1)课题实验的起步、探索。(2023年4月-----2023年7月)

A、继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修改完善课题方案。

B、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搜集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的生活素材。

C、根据研究方案和计划,在实验班级开展研究工作。

D、反思总结,提出下阶段的实验计划。

(2)课题实验的提高、完善。(2023年8月----3月)

A、调整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使课堂结论和结果开放,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课堂结构。

B、搜集整理课堂教学精彩片段,撰写教学心得体会。

C、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对实验操作及时调控。

第三阶段:203月--年4月 ?(研究的总结阶段)

1. ? 整理实验数据和资料,对实验效果进行检测。

2. ? 写实验研究论文和实验报告。

3. ? 整理好实验材料,进行成果展示,邀请专家、领导进行结题鉴定。

可行性分析

1. ? 本课题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强调课堂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符合国家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要求,符合当前改革的需要。

2. ? 本课题查阅了大量有关的研究成果资料,所以理论依据很充分,设计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具有较强的实践可操作性。

3. ? 我校有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经过多年的课题研究,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由校领导、骨干教师组成的教科研队伍,从而为新课题的成功提供了保证。

4. ? 我校为信息技术先进学校,拥有信息技术最好的设备,校园网,学校广播电台等设备健全,学校网页已经上了因特网,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

5. ? 本课题从申报之日起,约需要1年的研究时间,预计到2023年结题。

参考文献

[1]魏瑛.教学中评价语言的运用.陕西教育(教学版),

[2]张立明.评价语言的魅力.数学世界(小学版),2007.

[3]吕伟丽.巧用即时评价促进学生发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

[4]_怀.数学课堂中教师即时评价语言的运用[J].吉林教育.2007

[5]叶晓华.教师课堂即时评价的“底线”[J].现代教育科学.2007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案例]

教育研究设计模板范文 (篇5)

用户研究方案设计论文

用户研究方案设计论文应该怎么样写?设计师同学们的一个专业,各位,我们看看下面吧!

用户研究方案设计论文

摘要:优秀作品需要以经验积累和思想沉淀为基础,建筑作品也是一样。小区建筑方案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还要兼顾整体风格。因此,此项工作具有较高的复杂性。项目建筑设计负责人的设计理念是影响建筑设计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小区建筑方案设计理念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某工程实例对需要注意的问题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区;建筑方案;设计理念

小区是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场所,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方便居民。因此,功能布局、设施配置等属于建筑方案设计中的基本内容。除此之外,现代人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对小区景观、建筑风格也提出了一定要求[1],这些因素也是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也就是说,现代小区建筑方案设计不仅要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还要提升品位,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

1小区建筑方案设计理念概述

1.1以居民为本

小区规划与建设都是为居民服务的,建筑方案设计也是如此[2]。因此,设计工作应围绕居民需求展开,以便民、利民为指导思想。此项原则要求各项设计工作从居民的心理需求出发,充分考虑居民的视觉感受,在保证设施能够满足生活要求、功能布局科学合理的基础上,提升小区的舒适性,营造宜居环境。

1.2节能环保

为居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小区建筑方案设计的目标,也是优化方案、改进设计的出发点。考虑到居民的生活质量,现代小区设计中也应坚持节能环保原则[3],在不影响小区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尽量降低能耗,提升生态效益。在具体设计中,应善于利用原有环境条件。空间布局方面,应尽可能的保留自然景观,使建筑与自然保持和谐,改善视觉效果。另外,小区建设时,也要尽量使用低耗、低污染的材料,防止建筑材料污染小区环境、危害居民健康。

1.3现代化

当前,科技的进步,使得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4],小区建设中也开始应用一些新兴的材料和技术。为了真正满足居民对城市生活的各项要求,小区建设时,就要重视做好规划,积极应用先进的材料和技术,提高小区的服务能力。但建筑方案设计中不能盲目求先进,更要保证可靠,争取建成功能齐全、服务完善、风格优美的现代化小区。

1.4合理布局小区

毕竟是居民生活的场所,为改善环境,在规划布局过程中,应确保建筑位置合理。简单来讲,就是设计方案应对建筑朝向进行合理规划,以保证能够满足居民的`采光要求,同时,也要适当考虑视野效果。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居住者感受外界的优美环境,对于改善住宅的舒适性也有一定的好处。

2小区建筑方案平面设计的相关问题

对于小区建设来讲,平面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对出口、入口、图底关系等进行合理布局[5]。具体工作中,出人口范围的划定,应以人来的方向为依据;确定图的形状以及位置时,应对人进入的方向和部位进行分析。这一部分的工作是建筑设计的基础,也是影响布局合理性的关键,因此,每一项工作都需要设计者慎重对待。

2.1出入口设计

出入口的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的因素包括布局是否美观、与城市规划、消防规范和交通规范的相关要求是否相符等。一般来讲,出入口最好布局在项目内、外可紧密连结处[6],同时,还应坚持人车分流原则。这样做可以在确保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保证安全,符合以居民为本的设计要求。如果项目规模较大,设计时可另设垃圾出口,以免垃圾运输影响居民生活或者污染小区环境。另外,设计时最好使内外道路通过出入口实现连接,并且,设计的道路应保证可以满足小区居民以及一般车辆的通行要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曲折。此种做法有两个目的,一为方便出行,二为节省用地。节省下来的地可用来种植花草,美化小区环境。(应改为:设计道路应分人行道和车行道两部分,人行道满足小区居民出行方便。车行道应满足消防车辆的通行要求,道路可以通而不畅,这样能够降低车速,确保居民行走安全,因此可以有目的做些曲折,更加丰富了平面的景观效果。)

2.2图底关系

这部分工作中,可以先将建筑的全部房间、室外人群活动区、车辆停放区分别视为三个要素,之后再进行设计,就会比较简单。在这样的情况下,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只有三项,矛盾得到了简化,主要矛盾得以凸显出来。但要注意的是,此种分析应结合实际进行,过程中也要以外界环境以及出入口方位为参照,以确保分析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这一阶段的分析,是确定“图”形以及具体位置的基础。

2.3竖向设计

这部分的设计,应重视对场地坡度进行控制。如果现有地形属于坡地,则要对场地设计进行适当优化。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利用高差关系,尽可能的降低土方量,节省成本。一般项目应科学设置相应的排水设施,确保路面积水和地面雨水能够及时排走。如果小区地处沿海区域,还要注意参照相应的防洪要求。总平面图设计不仅包括出入口设计、交通组织设计,还应重视依照防火要求以及相关规定,对建筑与周围建筑、道路的距离进行控制。另外,合理布局建筑类型、有效改造小区气候,也是这部分设计中要考虑的内容。

3案例分析

当前,小区建筑方案设计中,设计者普遍将建筑风格与立面效果作为考虑重点。甚至部分小区设计时,将立面效果作为了唯一关注重点,导致建筑美观有余、实用不足。这样就增大了施工设计的难度,给施工图设计带去很大困扰。以某工程为例,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将关注重点放在了立体效果上。为了凸显效果,该工程中包含两处大型构架:①第一处建筑使用了架空楼板。②第二处为斜跨拱形。并且,第一处的单体跨长、跨宽分别为47m、9m。在这样的情况下,出于稳固性考虑,工程施工时若采用钢筋砼结构,就要适当加大柱和梁。这样做能够保证建筑安全,但是,构件却会因此变得笨重,设计预期的立体效果受到了影响。因此,建筑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外观与视觉效果,还要对建筑的实用性和施工的可行性进行考虑,确保方案的有效性。设计者需要明确的是,能够保证基本生活是小区建筑方案设计的首要要求。“华而不实”的设计方案不仅会导致施工困难,还会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并不可取。因此,设计时如何兼顾实用与美观是每一位设计者都要重视的问题。但现实中,依旧还有很多小区的建筑方案设计工作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设计过程中由于对影响因素的考虑不够周全,造成小区建成后居民生活和出行存在诸多不便,这些都是设计者应该反思的问题。

4结语

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小区建筑方案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其中需要对单体建筑、出入口、停车区域、交通组织等多项要素进行考虑,设计的复杂性非常突出。因此,为了保证方案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负责此项工作的人不仅要重视知识积累,还要学会总结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建筑设计实际上就是一个创造与优化的过程,除却遵守相关规定之外,还需要设计者充分发挥创造性,而这一点却经常被人们忽视。

参考文献:

[1]叶欣.环境艺术设计在住宅小区建筑设计应用[J].工业C,(29):159-160.

[2]余洁.四川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探究[J].城市建筑,2023(05):15.

[3]谢昱田.城市住宅小区建筑间距研究与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23(07):64-65.

[4]郭子仑.新中式风格的演变节奏———浅谈淮安建华玖珑湾居住小区建筑设计[J].房地产导刊,2023(04):90-92.

[5]何昌文.基于现代化小区建筑规划设计研究[J].四川建材,2023,41(02):97-99.

[6]仇大未,柳婷婷,侯莉莉.关于滕州市居住小区建筑色彩现状调研与探讨[J].学周刊(上旬),2023(02):

教育研究设计模板范文 (篇6)

一、设计艺术教育的泡沫发展

目前我国高校设计艺术教育的现状表面看起来是非常可喜的,据统计,我国现在已有千余家高校设置艺术设计的相关专业,几乎所有的综合性大学和专业美术院校都设立了相关的设计院系,设计艺术学相关的研究生教育也发展迅速,研究生的在校人数逐年增长,设计教育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办学热。学校、政府对于设计艺术专业的建设也都给与了不同程度的重视。设计类专业已经成为中国高校发展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可是这种“一哄而上”开办艺术设计专业的弊端会逐渐显示出来,大部分高校由于仓促行事、急速扩张,往往师资力量欠缺、教学设施设备跟不上,教学理念落后。由此,泡沫式的发展引发了高等设计教育培养的人才不理想,一方面高校毕业生由于专业技术不强找不到好工作,另一方面企业找不到能上手的设计师。我国的设计教育是在经济高速发展与转型的背景下急速发展起来的,因此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有些问题是没有先例,也无法借鉴解决办法的。

二、学生生源问题

艺术类学生综合文化素质不高是一直以来困扰艺术类招生的主要原因。就目前的高考制度以及招生情况来看,我国艺术类本科文化课考试录取分数线要远远低于普通本科的录取分数线,加上中国“文凭热”,使得很多文化课差的学生都走上了“艺考之路”,无所谓喜欢,或者专业是否扎实,报考艺术类的院校或者专业成为了挤进大学殿堂的捷径。因此也造成了一部分学生进入高校的专业学习之后,由于没兴趣而不好好学习专课程,或者基本功太差而无法很好的进入专业学习,相应的毕业生的质量也会有所下降。

三、专业设置的合理性有待加强

在我国的设计专业设置中,受“包豪斯”课程影响,基础课程主要以“三大构成”为主,专业课程设置笼统、抽象、滞后,由于各方面硬件、软件的限制,学生很少有深入研究,尤其是很少有实质动手制作的实践时间。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无论是视觉传达专业、环境艺术专业、产品设计专业,还是服装设计专业,学设计的学生就是要面对实际的业务问题能够解决才行,然而现行的专业设置以及教学很难达到这个要求。一方面是师资力量不足,学校实践课程设置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则是学生自身的问题,没有扎实的基础,缺乏实践及创新能力,手绘表现技法薄弱,只注重电脑软件的应用。使得现在高校设计艺术类的毕业生只能称得上是有艺术素质的“电脑手”,学生的专业水平与设计产业的人才需求严重不符。

四、师资队伍良莠不齐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高校教师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提供知识、负责专业人才创新力的提高,在技术创新以及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的竞争力来源于教育质量,教育质量的好坏决定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发展,所以说高校教师队伍的质量是决定高校间竞争成败的关键。目前,高校师资队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导致这个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社会对设计类教师的吸引,设计类专业人才在企业中报酬极高,高校设计类教师通常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自己开办公司或在校外兼职,大学中的课堂教学反而成为了他们的第二职业。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应付了事,逐渐成为了一种现象流行于高校教学中。

第二,高校现行的职称评审制度也是导致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职称评审将评价准则主要放在了科研、论文等项目上,由此产生部分教师只注重个人科研的发展,教学则放在了次要位置。其次,设计类专业高校师资队伍的问题还表现在专业教师知识结构老化。我国现有高校的部分本科是由之前的专科合并升级而成的,少数设计类教师是由油画、国画等纯绘画专业教师转换过来的,这部分教师在教授课程时缺乏用设计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另外一些年轻的新教师,从学校毕业就直接任教,没有实际的从业经验,只是将自己老师的教学内容转而传达给他的学生,由此产生了恶性循环。高校的设计专业与社会实践的脱轨,也使设计专业无法很好的发展。最后,由于我国的设计艺术起步较晚,各高校对其重视不足,导致设计艺术教育发展缓慢。在高校中设计类教师课时量大、课时费低,使很多优秀的设计人才不愿意进入高校从教。而在校的教师由于经费、进修名额有限,几乎没有对外交流的机会,自身的专业发展也受到了限制。由此引发了高校设计艺术教育师资队伍良莠不齐,教育思维固步自封。

综上所述,当今高校中设计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这些问题并不是一天两天发生的,所以也不可能一下子完全解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未来的设计教育必然向开放式的人才教育体系转化。高校作为高级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应当按照艺术设计的专业特点组织教学,打破学科界限,加强多学科的合作,加快高校各项制度的改革,建设强有力的师资队伍,用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环境将优秀的设计人才留在高校中,这是我国高校设计艺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相信我国高校的设计艺术教育会更强、更好。

教育研究设计模板范文 (篇7)

一、课题的提出

《中中央_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

当前,家长普遍对独生子女都有过高的期望,对孩子十分溺爱,加上“再穷不能穷孩子”的传统教育观念,使孩子不知道“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道理。有的孩子,哪怕父母节衣缩食供养他,也被认为理所当然或与他无关。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我们的孩子却很少有孝心和感恩的意识和行为,这就丧失了做人的最起码道德。这些现象都反映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漏洞,反映出我们的德育工作的欠缺和不足。

古人曰:“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孝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孝是中华文化持久不衰的根脉,是构建现代文明和谐社会的基石。“孝心孝德”作为传统美德,可以促使自我进步发展,使家庭和睦温馨幸福,使社会和谐文明稳定。在当今这个被经济大潮“淹没”的时代,孝敬父母(长辈)仍然是我们中国人不变的传统。只有在家庭中尽孝,在工作上才能敬业,对国家才能尽忠。大力倡导以孝为先的中华传统美德,既有利于人们正确处理个人、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又有利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选择孝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对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新孝德教育,引导学生践行“感恩”,这不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更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决定成立开展“小学生孝德教育的行动研究”。坚持以人为本,通过真、近、实、小的教育活动,使学校德育工作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二、课题概念的界定

“孝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具体形式、一项重要内容。它的基本内涵是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核心理念是通过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培养爱心,从而以爱心唤醒爱心,以爱心换取爱心,以爱心传达爱心,在反复传达中使爱心得到充实和发展并推己及人,辐射到亲人以外的人中去,使爱得到迁移与升华。

新时期的孝德教育我们认为应包括三个层次的内涵:

一是孝敬父母。具体来说,孝敬父母及长辈,要有责任心,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并能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是关心和尊重他人。在学校具体做到尊敬师长,关心同学,互帮互助,尊重和扶助弱势群体,即要做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三是关注社会。在尊敬孝敬自己的亲人和关心他人的基础上,学生能主动走入社会、关注社会,做一个遵纪有礼的好少年。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了解传统孝道文化的深刻内涵,探讨传统孝道文化的现代德育价值,认识传统孝道文化对现代学校德育的特殊作用,认识传统孝道文化对促进小学生道德生成、发展的意义。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人文精神,让学生从庸俗走向高尚,从知识学习走向精神教化,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讨现代中小学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构建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践体系。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小学生孝德现状调查研究。

对小学生孝德现状进行调查并作出分析,为制定孝德教育内容及计划以及孝德教育获得第一手资料。

2、构建小学生孝德教育的目标体系。

目标分为总目标和“高、中、低”段的分目标。

3、开发孝德教育资源,编写1-2套孝德文化校本教材。

包括古今孝德知识,我身边的孝德榜样等等。

4、探索小学生孝德教育的实施策略。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我们将以课堂,学校,家庭为阵地,以活动、教学、学科渗透等策略,借助资料、图片、文字、榜样、录像、情境渲染以及家庭实践等形式,通过班会、讲故事、编儿歌、亲子活动、手抄报、写信和布置家庭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进行研究实施。

五、课题的研究方法与实施步骤

(一)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采用事实调查和征询意见调查对小学生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

2、行动研究法。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参与研究的教师根据课题研究方案进行分工、分头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参与并真实记录学生的发展变化,从大量的教学案例、学生成果中来分析、提升课题研究的成果。这一研究过程也伴随着教师的发展进步,师生共同构成研究的主体,使研究过程易于教师接受和操作。

3、个案研究法。观察学生日常行为及变化,以及在各类德育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行为表现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并进行案例反思。

4、经验总结法。

根据已积累的资料,及时加强反思总结。

(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主要是拟定研究方案,包括设计课题研究方案、拟写计划、建立课题组组织机构、向省、市、县教科所申报立项,培训教师等。

第二阶段:探索研究阶段()。通过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激荡学生心灵,引导学生自觉践行孝德,提高品德修养。课题组成员不断提出新设想,完善原有方案,争取最理想的研究效果。具体措施为:

1、小学生孝德现状调查。

为加强孝德教育及课题研究的针对性,我们将开展小学生孝德现状调查。目的是把握小学生现有孝敬父母道德认知水平与情感行为特点及其成因,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提高孝德教育的实效性和课题研究的科学性。

2、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校园东面有一面以“孝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墙,主要内容为:“颂读经典,崇尚孝道”、“学习优秀,弘扬孝道”、“孝敬长辈,践行孝道”等内容;在学生集散广场四周,建立了六组宣传栏,上面展示的是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每一幅图画都色彩艳丽,栩栩如生。在餐厅外墙上有《弟子规》的宣传栏;教学楼内随处可见孝的名言警句;每间教室的班级文化建设也是紧扣孝德教育主题。我们希望通过将孝德教育与营造深厚的孝德氛围结合起来,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育人。

3、编写校本教材。

教育研究设计模板范文 (篇8)

幼儿皮影戏教育活动设计研究论文

中国皮影戏是广泛流传于中国民间的一种戏曲艺术,它是根据剧情需要,将事先制作好的皮制偶具,通过布质银幕背后的灯光反射,形成剪影效果来进行演出的艺术。皮影艺术作为民间传统戏曲艺术,将其引入幼儿园戏剧教育活动,幼儿能通过皮影艺术了解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学习简单的皮影表演,得到多方面的成长。皮影戏在幼儿园中的应用,其本身即是学习素材,又是游戏,幼儿在集光影、美术、音乐、手工与一体的传统民间艺术中累积学习经验,在无形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体验学习的乐趣。

一、幼儿皮影戏活动目标设计

(一)基础:培养幼儿对民间皮影的喜爱之情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幼儿总是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皮影艺术作为一项世界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鲜少出现在幼儿的生活中,特别是城市幼儿的生活中,它跨越了数千年时空,至今仍旧充盈着独具一格的魅力。教师在设计皮影戏活动时,应以情感目标为基础,让幼儿了解皮影,喜爱皮影,甚至对中国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核心:以儿童为中心,鼓励自我表达

儿童是具有戏剧天性的。儿童戏剧是儿童发自内心的流露和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以儿童为中心”,在戏剧活动中体现为“每一个人都是自我表达的个体”,儿童和教师作为戏剧活动中某种角色,实现自己对戏剧的贡献,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他们的语言、动作、表情都是他们内心深处的外化,不受他人的干扰和限制。“自我表达”应该是儿童戏剧教育的一种重要内涵,如果它被教师遗忘或忽视了,那么戏剧教育就极易陷入一种机械的、灌输的、训练式的教育活动。在设计幼儿戏剧教育活动的目标时,应与传统的教学目标有所区别,不是以教师为中心开展活动。

(三)重点:乐于与人交往,学会合作

皮影戏在表演时,演员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幼儿园戏剧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为演出汇报式和区域“小剧场”式的,这两种形式的戏剧活动通常都是幼儿穿上表演戏剧所需的服饰、道具等,担当剧本中的一个角色进行表演。而在皮影戏中最基础的人物分工就有两类,一类是操纵影人并讲述故事的,另一类是进行配乐的。在活动的前期工作中,前一种主要是教师和幼儿创编;而后一种除了创编戏剧外,还要负责皮影的制作;相较于幼儿园现有的戏剧活动形式,皮影戏的人员分工更详细,角色更多,对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要求更高。

二、幼儿皮影戏活动内容选择

(一)剧本的来源

皮影戏有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但并非所有的皮影戏传统戏曲都适宜于幼儿,将皮影戏引入幼儿戏剧教育活动,主要是用皮影戏的独特的组织形式来开展戏剧活动。幼儿是戏剧的主人,他们喜欢自己创造戏剧,从他们看到、听到、想到的所有事物中去创作,所以在剧本内容的选择上可以多元化、广泛化,只要是能激发幼儿创作戏剧的欲望和兴趣的所有事物都可以编排成为剧本。因此剧本的选择可以不局限于皮影传统戏曲,还可以从绘本等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去创编新的剧本,用皮影戏的方式将其演绎出来。

(二)皮影戏传统戏曲收集

充分发动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参与皮影戏戏曲的收集工作,幼儿教师在皮影戏剧收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要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辅之教学实践,明确意识到将民间皮影艺术引入到幼儿戏剧教育活动中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价值,同时发动周边力量共同收集民间传统皮影戏剧。其次,教师可以深入到民俗博物馆或相关的老年协会中去,向老一辈民间传统演艺家们取经,通过口述或展示传统皮影戏剧,让教师切身感受皮影戏剧的魅力,亲身体验皮影戏剧的教育价值,认真研究皮影戏剧。还可以通过书籍和网络检索的方式全面收集民间传统皮影戏剧,为幼儿皮影戏剧教育活动的整理和创新打下夯实的基础。1.改编幼儿文学作品。幼儿文学作品是幼儿早期阅读教学活动中常用的工具,通过师幼之间的共读活动,使幼儿了解故事情节,熟悉故事的人物特征,把握故事的冲突所在,从而其本身就可以激起幼儿的表演欲望和创作欲望,去用亲身体验的方式感受文学作品所表达的精神,去体验故事人物的心理活动。从简单的图画到描绘生动的语言,再到直观的人物表演,为幼儿提供了生动的表演素材。2.模仿经典影视作品。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模仿,模仿是幼儿的天性。加德纳曾说过:“模仿是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因为个体一般都要通过对其他实践者的观察和复制,才学会掌握一种艺术形式或至少是部分的掌握这种艺术形式的。”幼儿的戏剧活动也需要模仿,幼儿通过对形态和内容比较成熟的影视作品的模仿进行戏剧创作。影视作品较之文学作品,给幼儿带来的是多重感官通道的体验,让其更能体验到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也给幼儿表演展现了一个范本,让幼儿模仿,从模仿中进行创作。3.再现日常生活事件。生活本就是一场独一无二的戏剧,美国戏剧教育学家罗斯伯格认为,戏剧学习有两个过程,一是心理内化过程,通过感知周围世界获得经验、回忆过去经验的意向以及选择作为戏剧来源的过程;二是外化表现过程,是与创造角色、情节和场景,即与演员、编剧以及舞台工作人员相连接。利用幼儿生活中的事件或感兴趣的事件作为戏剧创作的素材便是这样一个过程的体现。用戏剧的方式再现日常生活事件,不仅是对事件过程的强化,不同的幼儿扮演生活事件中的不同角色,也能让幼儿学会换位思考,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看待问题。

(三)剧本的筛选

1.冲突性。一个完整的剧本至少应包括四个环节,即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冲突往往在高潮中体现出来。英国戏剧理论家阿尼柯尔曾认为:所有的戏剧基本上都产生于冲突。没有冲突的剧本,可以说是一个不完整的剧本。剧本情节中的冲突,能给幼儿带来思考,思考如何解决冲突问题,一方面可以使剧情有起有伏,另一方面,可以让幼儿学会用理性思考去解决冲突。2.教育性。将皮影戏剧引入幼儿戏剧教育活动,其价值就不仅仅体现在观赏性上,而更应强调的是教育性。依据杜威的教育理论,幼儿戏剧教育活动,不仅要让幼儿获得快乐的体验,还应让其在“乐中学”,在表演的过程中受教育。戏剧的冲突性恰好可以引发其教育价值,让幼儿重新思考和认识自我和同伴,也对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具有教育意义。3.表演性。一个完整的剧本,除了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外,还要有角色。每个剧本中的角色都是多样且多元的,但并不是每一个角色都适合幼儿表演或幼儿能将其表演出来。因此,教师在挑选剧本资源时,应注意资源中的人物角色应适合幼儿表演,即角色易用幼儿的动作和语言表现出来。4.适宜性。剧本资源的筛选必须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在充分了解幼儿发展的基础上开展游戏。因此,要充分考虑到剧本的难度适宜性。剧本特点要兼顾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对小班、中班、大班开展的戏剧活动进行分类。小班幼儿的语言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还不够成熟,所以应挑选一些情节比较简短,台词比较少的剧本表演,而大班则可以挑选一些情节丰富,角色多变,台词较多,对身体和语言要求相对较高的剧本。5.发展性。剧本内容应具有发展性,一方面,要依据社会发展水平进行不断调试,选择能够帮助幼儿适应社会生活的剧本。斯宾塞曾在《教育论》一书中提出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以“为完满生活做准备”为回答。为此,教师应挑选一些能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日常生活的资源进行剧本创编。另一方面,应选择能够促进幼儿个人发展的剧本,以养成幼儿完美和谐的人格为目标,重视幼儿充分自由的发展,以形成幼儿丰富自由的个性。

三、幼儿皮影戏活动实施策略

(一)活动组织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不仅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是幼儿习得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为此,设置不同类型的活动区域并在区域中投放相关材料,为后期的皮影戏剧活动搭建平台。设置皮影展示区。可以投放一些真实的或仿制的皮影,或者是相关皮影图片,甚至可以在该区域播放民间传统皮影戏。幼儿可以近距离观察到皮影戏剧所需材料,且随手可取,自由想象和创作皮影戏剧。在皮影展示区,幼儿能充分了解到色彩鲜艳、栩栩如生、造型多样的皮影,并加深对民间皮影戏剧的了解和喜爱。设置皮影美工区。投放彩色卡纸、布料等材料,幼儿可以依据个人喜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进行创作。美工区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创新,支持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各式各样的皮影造型,并将幼儿作品展览或用于皮影戏剧演出,提升幼儿对皮影戏剧活动的兴趣。设置音乐表演区。该区域搭建一个简易的皮影戏剧舞台,并投放一些不同角色类型的皮影和乐器,幼儿可以使用这些皮影和乐器自由表演,亲身体验皮影戏剧的乐趣。此外,幼儿还可以进一步认识皮影戏,对皮影戏剧有更深刻的认识。在此区域中,幼儿不仅可以体验民间传统皮影戏剧的魅力,还能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二)活动过程

1.角色模仿。角色模仿,是幼儿通过对所扮演角色的皮影操作、语音语调、情感上的体验去了解剧中角色的人物动作特征、性格特征以及情感。帮助幼儿快速认识角色、理解角色特征,更好地演绎角色,帮助其快速入戏。2.剧本创编。剧本创编是对选择的资源中的故事情节、角色关系、场景变化以及配乐进行创作改编。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幼儿的年龄适宜性,对于小、中班的幼儿进行适当的引导,教师可以提问,给幼儿提示,鼓励幼儿创作。幼儿参与到剧本的创编过程中,使幼儿能加深对故事的情节和角色关系的理解,为之后的表演展示奠定基础。3.表演展示。表演分为两个形式,一是即兴表演,幼儿当即依据自己的想象表演,以当时的活动内容为基础,自己设计台词对话,进行表演。二是汇报表演,前者主要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后者主要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表现力。汇报表演有完整统一的剧本,幼儿之间分工合作明确,需要排练和规范的表演,向观众进行汇报演出。

四、幼儿皮影戏活动评价建议

(一)评价方式要多样

在评价皮影戏剧活动时,既要重视戏剧呈现的效果,又要重视戏剧形成过程。为此,教师要综合运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不要过度重视戏剧的展示效果。幼儿在进行皮影戏剧表演过程中,即使忘词了或出错了,只要幼儿能够享受皮影戏剧带来的快乐,能够热情积极地参与到皮影戏剧表演中来,越来越乐于表现自己,自由创造,大胆表达,这也是一种进步,也能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评价主体要全面

“当一个幼儿跨进世界的大门时,他带着想象的天分、创造的能力以及表达自己的强烈愿望。”皮影戏剧是幼儿将想象变成创造的舞台,幼儿在创作和表演皮影戏剧时,要积极地调动头脑中的想象,将各种想法变成行动,积极投入到创作活动中去。因此,在皮影戏剧教育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则是参与者,而不是观察者。因此,皮影戏剧活动的评价主体不仅只是教师,还应包括幼儿。1.对幼儿的评价。对幼儿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可以为以后的皮影戏剧教育活动提供良好的依据和出发点。在对幼儿的评价中,应关注幼儿对戏剧角色能够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也可以让幼儿之间相互评价,让幼儿参与评价,能培养幼儿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使其在参与皮影戏剧活动中更投入,相互之间角色配合默契,认真观察同伴参与活动的情况,丰富其认知经验,并能帮助教师发现幼儿的现有水平,为以后活动的开展提供依据。2.对教师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要注重教师在活动中的定位,教师应是“戏剧活动中的一员或戏剧活动中的一个角色”。教师应对皮影戏剧的理论和实践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最好是一名优秀的导演,善于激发幼儿的表演激情,并能够有效地提升幼儿戏剧表演的技巧。因此,在对教师的评价过程中,要重点评价以下内容:教师是否一直处于戏剧表演之中,教师是否支持幼儿大胆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情感和观点。

(三)评价教案要具体

顺利开展皮影戏剧活动,不仅需要教师的组织和幼儿的参与,还需要一个合适的教案为基础。因此,在评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剧本的选择是否具有冲突性、教育性、表演性、适宜性和发展性;是否能够保证每位幼儿的充分参与,并且能够提供幼儿大胆自由的表演机会;活动目标、内容和方法是否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等。

教育研究设计模板范文 (篇9)

“国有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有礼则心泰。”为进一步促进我公司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全员的文明礼仪素质,大力倡导“遵纪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本次宣传活动以公司全体员工为对象,将广泛深入开展文明礼仪知识普及教育,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思想,深入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普及文明礼仪知识,规范文明礼仪行为,塑造全体员工讲文明、守礼仪、重诚信、团结友善、爱岗敬业、亲和融洽的良好形象。

二、活动目标

这次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以“文明礼仪伴我行,齐心协力创和谐”为主题,组织有针对性、参与性、实效性的实践活动,普及文明风尚,规范文明行为,提升全员的道德素质,引导广大员工提高文明意识,增长礼仪知识,树立文明新风,遵守礼仪规范,进一步调动员工学礼仪、重礼仪、讲礼仪、践行礼仪的积极性,营造良好、和谐的氛围。

三、活动内容

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主要是普及员工日常行为礼仪、个人礼仪、公务礼仪、生活礼仪等方面的教育,大力宣传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并积极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加以推进。

(1)发倡议书,利用横幅,倡导广大员工参与以“文明礼仪伴我行,齐心协力创和谐”为主题的“告别不文明行为”签名仪式。

(2)利用公司各区域宣传栏张贴海报、各公共区域设立标语等各种渠道针对文明礼仪教育进行大力宣传。

(3)播放文明礼仪相关电影及知识讲座视频。

(4)组织“寻找不文明行为”的拍摄活动(录像或照片),曝光各种不文明行为,针对于对地吐痰、随手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应给予警告或酌情罚款。

(5)组织“寻找文明典范”将身边你认为可做文明典范的对象用文字或图片视频等予以描述提交至人事行政部。

四、活动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文明礼仪宣传的重要性,把它视为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要以本次宣传活动为契机,使员工的文明意识、良好的行为习

惯更上一个新台阶。

(2)部门同事之间讲公德,树新风,弘扬社会主义高尚情操,团结友爱,热爱本职岗位,积极参与各种文明行为活动,进一步建立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

(3)形成机制、狠抓落实。各部门主管应身先率人,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并积极响应和配合文明礼仪宣传活动的开展,逐步督促员工树立起文明形象和纠正不文明行为。加强对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交流和检查。

拟定:李正江

20xx年9月22日

教育研究设计模板范文 (篇10)

一、问题的提出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学前期幼儿可塑性强,模仿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的干扰,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良好礼仪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因此,从小对幼儿进行礼仪启蒙,在幼儿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可以重塑中华民族的“文明礼仪”形象,有利于培养明文有礼的下一代,形成一个真善美的良好礼仪氛围,构筑良好的校园文化,形成社会教育合力,帮助幼儿纠正不良行为,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垛梁镇中心幼儿园地处农村,靠近台城,周边工厂林立,大部分孩子来自于农村和农民工外来子女,父母由于忙于工作,大多数孩子都是有爷爷奶奶照顾,而爷爷奶奶只知道在物质上给予他们很好的照顾,让他们吃好穿暖,而在精神方面凡事都顺着他们,缺乏对孩子的谆谆教导,以至于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礼仪,礼貌,也使他们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随意、拖拉、不讲卫生、不拘小节、有的连基本的交往礼仪都不太会。而我们街道经济发展比较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也不断推进,对孩子的教育要求逐步提高,为了跟上发展的步伐,传承和弘扬传统美德,建设文明校园、提高孩子的文明程度,我们设想在我园进行《农村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项目研究,并以此为突破口探索幼儿礼仪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我们凭借研究项目,注重行为养成、促进内化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并在研究过程中有效引导老师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营造文明礼仪的氛围,合理改善教育行为,努力构建礼仪教育的课程实践体系。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了教育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知道对错,能按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行动”、“教育幼儿使用礼貌语言与人交往,养成文明交往的习惯”等,为制定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目标和内容,形成一个由低到高的梯度序列的完整体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2、心理学理论

学前心理揭示从0-6岁儿童心理的发展是身心不断成熟的过程,处于不同年龄段的婴幼儿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文明礼仪教育只有遵循学前儿童身心发育的规律,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才能形成科学的教育梯度序列。

社会心理学揭示了人们社会行为的心理机制,文明礼仪教育着眼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必须吸收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来探索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内部机制。

3、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

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重视做中学,实践中养成习惯。任何良好礼仪习惯的养成,必须通过孩子亲眼看、亲耳听、亲身实践,通过在循环往复的体验中形成正确的理性认识,反复积累,最终把外在的行为表现真正内化成稳定的心理品质。

三、研究的目标和内容与重点

研究目标:

1、通过我园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活动,使我园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规矩,讲文明语言,守公共秩序等,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使幼儿终身受益。

2、在《纲要》的指导下,以幼儿发展为本,探索我园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内容、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幼儿文明礼仪的实效性。

3、通过课题研究,形成教师关爱幼儿,幼儿尊敬老师,幼儿之间相互理解、关心、帮助的良好文明氛围,同时,促使教师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的理念,激发教师认真学习钻研的热情,不断提高研究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研究内容:

1、通过幼儿家长、教师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现状调查,了解现状,分析原因,提出策略。

2、挖掘、构建我园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体系,开发适合各年龄段特点的“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园本课程。

3、研究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及教师组织指导实践的方法、途径及操作策略。

4、构建适合各年龄段的幼儿文明礼仪要求,探究文明礼仪教育向家庭、社会延伸的有效平台和方式。

研究重点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如何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构建适合本园的园本课程和适合各年龄段的幼儿文明礼仪要求,探究文明礼仪教育向家庭、社会延伸的有效平台和方式,这是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和方法

研究思路

1、思路

本课题将采用实践-分析-总结-重构-实践这一研究思路,在教学实践中边实践边思考边分析边总结边调整,将“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渗透在幼儿园一日教育教学中,提升教师德育工作水平,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使幼儿通过真实的感受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在实践中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最后形成并表现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2、方法

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年龄特点,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并以调查法、文献法、观察法、个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为辅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研究过程

本课题计划从20xx年10月至20xx年12月(共四年)分五个阶段进行扎实有效地实验研究。

第一阶段:20xx-09——20xx-01准备阶段:课题论证、课题申报,填写课题申报表,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织。

第二阶段20xx-02——20xx-08实施阶段一:根据问卷调查情况分析制订子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理论学习,明确课题研究目的,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筛选有关课题研究内容的课程资源加强园本课程建设。

第三阶段:20xx-09——20xx-06实施阶段二:开展子课题研究活动:创建环境,营造氛围;日常渗透,习惯养成;专题研讨,共同提高。

第四阶段:20xx-09——20xx-01实施阶段三:继续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修正完善研究方案,提升研究水平。

第五阶段:20xx-02——20xx-06总结与结题阶段:提出结题申请,整理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接受专家组验收。各班撰写阶段性总结。

教育研究设计模板范文 (篇11)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亦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和“如何教”进行的策划。美国教育心理学博士、当代国际著名教学设计理论家赖格卢特解释说教学设计主要是关于提出最优教学方法的处方的一门学科,这些最优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发生预期的变化。

二、如何撰写教学设计

要设计好一堂课,教师首先要在充分研究教材和了解学生的情况下,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再依据教学目标着手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选择可用的教学媒体、设计简明易看的板书、精选适当的练习、进行教学评价反思设计等。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应该具有以下内容:课题名称、设计者、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或资源、教学过程、板书、教学评价反思等。教学设计的书写形式,可以是文本的,也可以是表格的,还可以将文本和表格二者结合。纯文本形式的教学设计内容较具体,信息量大,但不会直观反映教学结构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表格形式的教学设计比较简洁,能体现教学环节中教、学诸因素的关系。比较常见的教学设计书写方式是将文本和表格书写形式合二为一,即前端的教材和学情分析等采用文本形式书写,教学过程一般以如下表格形式书写:

当然,教学设计书写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具体的内容要求灵活展现,应不拘一格,写出个性,写出创意,写出风采。

三、编写教学设计时的注意点

1.学情分析这一环节。教师主要分析学生在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特征,对学习本节课所产生的作用或影响。学生的这些特征必须是真实的,是教师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使用等发现的,切忌空泛。

2.教学目标分析这一环节。教师应当结合教材,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确定具有可实施性、可检测性的教学目标,切忌空泛和漫无边际。需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的表述都要用很多行为动词,而且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态度目标所用的行为动词是不同的,这些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可测量、可评价的,如“知道、归纳、列举、感受、参加”等,尤其要注意的是,知识目标类的动词最多,而且不同的行为动词表达的是不同知识目标次层的含义,特别要谨慎选用,不能搞混,这也是编写教学设计的一个难点,可以体现一个设计者的功底。现列举部分:

具体用什么动词,要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师可从《教学参考书》或《考试大纲》中借鉴。特别提醒的是:一般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须注意,如一般常用以下句型表达:“能说出……”“能分析归纳……”注意不能写成“使学生掌握……”,“教会学生……”,“培养学生……”等表述方式。如果在教学目标中出现这类描述,这个教学设计就不会获得较高的评价,因为它至少反映设计者没有理解透《课程标准》。

3.教学媒体(或资源、工具)的设计这一环节。教师可选择的媒体和教学资源很多,如多媒体视频音频教学资源、PPT幻灯片、特定的参考资料、参考网址、演示实验、教具、挂图、模型等。其中大多数教师最常用的是PPT幻灯片,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演示文稿(PPT)不可多用,更不能一稿(演示文稿)统到底,否则,教师变成播放员,学生变成观众,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PPT幻灯片最好在解决本节课中的难点、重点知识的教学时才使用,比如展示一些图片或动画等,起到减少学生学习难度的作用。

4.教学过程设计这一环节。这是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也是最能体现一个设计者的设计水平的环节。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媒体的选择,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都将在教学过程环节中得到体现。一节好的教学过程设计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设计好课堂的导入语。教学导入语(引语)要起到“凝神、起兴、点题”三个作用。注意课堂中每个环节过渡性语言的设计,使课堂教学过程流畅自如,让整个课堂显得张弛有度,活而不乱,没有跳跃感。

(2)注意多将课堂留给学生。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强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构建知识。因此,教学过程的设计要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分组讨论等活动。这里需提醒的是:设计的学生活动不能过细过多,如果有小组活动,一堂课只能有一两个,不能太多;课堂中的思考提问是教学过程设计中最常见的学生活动内容,设计提问时也要注意几点:一是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是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能解决的,不能提还未学过的知识所涉及的问题,因为这是无效问题;二是不能一堂课提一大堆问题,虽然有的教学过程采用问题式教学方法,但所提问题不能太多,正常的提问一般以三五个就足够;三是提问活动要注意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和讨论,帮助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不能一提问题马上就让学生回答。总之,《新课程标准》提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注重教学互动等新理念。

5.板书设计环节。在教学设计时,千万不要忽视板书设计,板书必须有“章、节、目”三级目录和本节课的内容摘要等内容。板书设计要考虑如何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呈现知识内在联系和总体结构,布局合理且有特色。板书的形式有多种,其中结构式的板书一般优于条目式的板书。

6.教学评价与反思这一环节。这是教学设计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写教学评价和反思的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具体内容主要是评价出自己的教学设计的实施效果;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及时修改、补充、完善;写出教学感想、心得、体会,等等。比如,本节教学设计最突出的亮点是什么?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在哪里?等等。写教学评价和反思时应注意:简明扼要、及时记载、不能空洞。

总之,一节好的教学设计过程是一个教师的创作过程,需要教师付出劳动,也最能充分体现一个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一节好的教学设计能够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花最少的时间,费最小的力气,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教育方案设计怎么写]

教育研究设计模板范文 (篇12)

一、开题背景

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不仅仅要培养一批批掌握现代高新技术的人才,更应当培养一大批具有现代人的精神面貌、良好的行为习惯、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学校教育担负着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任务。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未来公民的素质直接或间接地取决于现在的教育。因此,探索小学生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对提高未来小公民的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纵观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与教育形势的发展,我们认为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究其主要因素归纳起来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是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家长过多的包办孩子的一切,减少了孩子为达到与自己相适应的自理能力所必须进行的学习、实践及体验的机会。孩子无法感受到由实践而获得的进步,无法体验满足与乐趣,当然也无法从由于失败和挫折中换来经验教训,其结果使学生自理能力得不到很好培养。

其次,学校德育中仍然存在着“假、大、空”的弊病。突击性德育难以使学生得到较为深刻的教育。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把共产主义理想道德教育与人的道德行为习惯、道德品性的培养罗列在一个层次上,学生无所适从。教育中一味地回避、抵制或阻止各种社会变革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凭着教师良好的愿望,在学校围墙内建立起一个纯而又纯、净而又净的“理想空间”,于是在学校和社会之间形成了截然不同、互不相干的两个世界。学生在“真空世界”所获得的道德认识与现实世界挂不起钩来,于是学生出现了双重人格,即在学校里表现出一种教师所希望的行为品行,而一旦进入社会就滋生逆反心理,就“随大流”了。这样学校德育往往事倍功半。

再次,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了偏差,“偏”在对书本知识的灌输上,“重”在知识型单一人才的培养上,“差”在对人的基本素质的教育和陶冶上。学校的养成教育缺乏超前意识,缺乏系统的教育目标,教育目标缺乏体系,教育内容枯燥乏味,教育方法单一呆板,教育途径划一封闭。因而,德育工作难以适应当今这批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见多识广的小学生,致使教育效果甚微。

二、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找到一条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途径,增强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增大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力,促进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举止,培养具有时代特征和符合现代要求的良好个人品质。培养学生具有纪律意识,规范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帮助学生树立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在执行纪律过程中做到自觉。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和毅力,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博览群书、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学生改掉农村习惯中的陋习,做到语言文明、行为端庄、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加强卫生教育,树立劳动观念,在实践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劳动卫生习惯。

同时,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推进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从而培养起一支教育思想端正、科研素养良好、业务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

通过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既有利于克服我国长期以来在少年儿童养成教育中追求“高、大、全”的弊端,增强养成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推进素质教育,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家庭教育的改进。因此,从行为习惯的培养入手,来探讨和研究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的培育,不仅可以克服长期以来少年儿童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弊端,而且也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这一研究,从现实和长远看,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研究本课题过程中,从多角度出发,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教育,实践磨练,对照评比等培养学生自觉守纪、自觉学习、自觉维护校园和公共场所卫生、自觉讲究文明礼貌等良好习惯,对农村学生的知、情、意、行加以规范,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同时,此项课题的研究,也对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有独特的参考和利用价值。同时必将对培养科研型的教师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针对小学生的行为进行研究。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从学校实际出发,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在学科教学中,进行获取知识的能力、创造的能力等养成教育训练。

2、在活动课程中,主要进行礼仪、人际交往养成教育训练。

3、在环境课程中,主要进行环保养成教育训练。

4、在书法课程中,主要进行品格养成教育训练。

5、在家、校、社区结合中,进行综合实践能力养成教育训练。

以上五块内容,从端正态度、提高能力、落实行动三个层面操作。三位一体,互相联系,互为作用。

“养成教育”是一个教育过程,这个教育过程是借助训练活动完成的。它必须具备“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训练活动。”同时,它是一个由“外化——内化——外化”的教育过程。即教育者将养成教育的目标具体化,借助语言、行动、教育媒体“外化”,通过训练活动传递出教育信息。受教育者接受信息后,“内化”成自己接受的东西,然后“外化”成为“规范化的日常行为”。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局限,加上训练的内容广泛、细致,而这种训练活动,又是大量而多样的,同时,又不能一次训练就可达标。因此,这个教育过程就必须是不断反复、循序渐进、十分漫长,必须渗透到方方面面、遍及整个小学阶段,甚至更长岁月,直至“终生”。

这是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现代教育理论也为课题组老师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这些都为研究工作的展开准备了良好的条件。

2、行动研究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行动实践法”将成为课题组主要的研究方法。研究人员将在新思路产生的过程中,更深刻反思原先养成教育方法的弊病,探寻养成教育的新方法,新策略,从而进一步推进理论研究。

3、分析法:个案分析、观察分析、数据分析在课题研究中是必须要用的方法。在由点到面的实践过程中,分析法的作用将是很大的。

4、调查法:要通过全面或个案调查方式,对学生行为习惯现状,师生心态要求,及本地农村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等作全面了解:然后制订具体研究方案,力求科学、可行。

五:研究遵循原则

1、方向性原则。把养成教育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爱祖国的教育结合起来。

2、科学性原则。以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理论为基本理论依据,以探索适应小学各个年级段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为目的,使实验研究服从教育规律,符合少年儿童的认识规律和身心发展的规律。

3、系统性原则: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在主课题覆盖下,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年级、各学科,每位教师都可结合自身专长和工作实际,选择确立自己的子课题进行研究,以形成研究的系统性。

4、主体性原则: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在研究过程中,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尊重、关心、爱护、帮助学生,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整体性原则: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既有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的影响,又有其个人经历、社会交往及个人心理特点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既要注重学校教育的研究,也要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关系,努力创造条件,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6、时代性原则:对于学生课堂课外规则习惯的培养要体现时代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六、课题组织实施方案

1、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小学生礼仪常规》,规范队员的行为,从点滴做起。

为使养成教育日见成效,将《规范》、《守则》、《礼仪》编成小册人手一册,要求每位队员熟记在心,少先队根据情况制定相应的检查细则并对照细则每天进行检查,检查情况给予量化。队员在明确了细则之后要求队员从小事做起。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队员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队员从小事做起。许多队员随地吐痰、乱扔纸屑。节假日走向街头巷尾向雷锋学习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因此,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养成教育达到潜移默化的境界,就要要求队员从小事做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楼道里慢走右行,见到班里门窗桌椅坏了主动修理,上学衣帽整齐,放学站队……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事,确是对队员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一种积累。

2、用教师的言语行动陶冶学生

教师的行为是队员的一面镜子,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给队员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在对队员进行养成教育的同时,对教师的行为习惯也提出明确的要求,其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言行去感染、熏陶队员。对教师的衣着、发型、化妆、言谈举止等方面进行明确的规定,不但要用外在美感染队员,更要用自身行为修养表现出为人师表的另一面,开展“微笑教育”活动,与队员、同事、家长交谈,面带微笑、和蔼可亲,做到“自身正,不令也行”。

3、用制度强化

从某种角度上说:“少先队员的非智因素还不稳定,具有反复性。所以对于队员在家庭中的养成习惯需要进一步改进,例如见面问好、主动行礼。您好、再见、谢谢等礼貌用语的使用要采取常抓不懈,反复抓,抓反复,激发队员形成良好习惯的愿望。只有当行为习惯内化为队员自身需要时才能真正地形成稳定的习惯。

孔子曾经对他的弟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中还记载了他“席不正不坐”等一系列礼仪言行,经过两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如今有形成了当代礼仪。作为新世纪的少年儿童,一个外在形式的文明礼仪,可以昭示出一个团体或者个人的文化素养与思想内涵,为了改变农村现有的传统礼仪教育,也为了培养今后的合格人才,聘请礼仪老师对队员进行礼仪训练,开设礼仪讲座,对队员进行强化的系统的礼仪文明教育,将外在的美的礼仪言行升华到队员自身内在需求,使现代的农村少先队员的形象显现出来。

4、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养成教育

学校教育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而课堂教学则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少先队在进行养成教育时一定要充利用好这一阵地,要求教师在开展养成教育时一定要根据学科特点,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养成教育因素,把养成教育贯穿于每科教学之中。在此基础上,让各个教研组,备课组制定出各学科教学的养成教育目标和主要内容,并写出计划安排,然后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贯彻落实。利用一朝一夕,通过每一件事,每一节课的长期熏陶使养成教育达到目的。

5、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队员的情操,达到养成教育目的

少先队员精力充沛,活泼好动、思维敏捷、求知欲旺盛。开展丰富多彩的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使队员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利用好清明节、五一节、国庆节、元旦、教师节、母亲节、妇女节、老人节等重大节日开展活动。如组织队员到街道驻地、敬老院、集市、工厂去锻炼、实习,组织队员举行青岛一日游活动,参观海尔工业园,街道农业园、工业园等,让队员在活动中实践自己的养成行为,检验养成效果,寻找在良好行为习惯中人们所给予的赞赏和肯定,感受自己在社会、家庭中的作用,从而达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陶冶队员情操的目的。

6、关注“环境”建设,适应养成教育

环境育人,环境造就人。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能对队员产生积极的影响。学校环境作为隐性的课堂,对队员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始终要把加强校园环境作为一项重要的措施抓紧抓好。

(1)关注学校环境建设:学校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好坏,将学校每一面墙壁开辟出来,设立手抄报区、绘画区、创造区等,真正做到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队员一进校门就生活在布局合理、实用安全、整洁优美、规范有序、洁净卫生的环境中,无形中给队员树立起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爱清洁、讲卫生、爱护公物的良好行为习惯自然养成。

(2)关注家庭环境建设:家庭教育的队员接受教育的重要阵地,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往往教育出不同“质量”的队员,不同的家庭,教育出不同的孩子,其性格习惯等也各不相同。所以说在队员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如城市的家庭父母将垃圾扔到垃圾箱(或池)里,而农村的家长出门随手就扔。如何让队员养成保护环境卫生,维护集体环境的良好习惯呢?这就需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学校应担当起指导家庭养成教育的责任,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思想,让家长首先从自身做起,不仅要重视学业,更要重视培养队员良好的品行。使养成教育形成氛围,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熏陶。

7、及时总结,善于表扬,激励奋进。

在实施的过程中对于队员表现出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及时的进行总结,做到每周一总结,每月一总评,学期末进行总表彰。注意随时发现队员的闪光点,利用广播站,校报等形式让全体队员了解,让队员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表扬、肯定、鼓励,对于增强其自信心,激励其进取心,将产生直接作用,而这些心理因素对取得新成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起到推动作用。

七:研究目标达成

第一年:达成目标:成立课题组,拟定研究方案。

阶段成果:完成《申报、评审书》填写。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举行开题仪式。完成阶段性的成果。撰写相关论文和调查报告。

第二年:达成目标: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并实施。

阶段成果:撰写相关论文和调查报告。

第三年:达成目标:进行阶段检查和总结,调整和改进下一阶段研究工作,撰写中期研究报告,接受市专家中期评估验收。

阶段成果:中期研究报告、研究论文

第四年:达成目标:进行阶段检查和总结,调整和改进下一阶段研究工作,撰写研究报告,接受市专家中期评估验收。

阶段成果:阶段性研究报告、研究论文

第五年:达成目标:撰写课题终端研究报告、论文集。编写出学生养成教育校本教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