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修祖坟功德碑范文
**祠堂修缮序言 人之有宗,犹木之有本,水之有源也, 观其源可以知其流,而因其流亦可溯其源。
*氏家族自古以来,政坛达官叠晋,文人灿 若繁星,英雄数不胜数,可谓名门煊赫,群 星璀灿。吾祖十世祖,由化州迁居至此,继 承先辈光荣传统,奋发图强,白手起家,创 下伟业。
天官赐福,喜降三子,后裔顺天意 择吉时创建宗祠,取名“三凤堂” 。百余年 来, 人丁兴旺, 能人辈出, 大学生层出不穷。
香火绵延子孙乐,椽腐柱朽祖心寒,不修不 缮难免倾塌之险。遂倡议后裔,修葺宗祠, 缅怀先祖。
捐资献策,踊跃争先,敬孝先祖 善扬天下。不以多少论功德,虔诚分文皆慷 慨, 聚沙成塔, 众志弥坚。
梁坚柱固神心悦, 凌空三尺镇高堂;荣华富贵子孙旺,脚踏万 里永安康。 慷慨壮举, 芳名永志, 蹈德咏仁, 流芳百世。
第二篇:修祖坟功德碑范文
修建祠堂倡议书
篇一:修建小章孙氏家族祠堂倡议书
修建小章孙氏家族祠堂倡议书
亲爱的小章我孙氏家族同胞:
祠堂是百家姓氏的形象代表和礼教圣地。我孙氏一族自始祖孙守仁和孙守忠兄弟二人自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来到束鹿(今辛集市),历经600余载,传25世。这期间,我族中的前辈人曾几度建祠,至今仍有人记得原来的前营家堂和后营家堂,但是都因为其它原故而不复存,今已经成为了民宅,想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修建家堂已经不可能,但建祠孝义尚在,名垂史册,人所共知。当今逢盛世,富而思源、重礼、存孝、布德。我族人念及我偌大一个孙氏家族,祖宗亡灵无栖息之所,子孙祭祀无拜谒之堂,族中议事无聚集中心,曾几次研究建祠之事。幸蒙我族中企业家孙运起会长顾念根本,开明绅士。顶力资助。这可是难逢的机遇,随成立了“修建小章孙氏家族祠堂理事会”决定:号召全族的人们,前、后营合并,重新修建孙氏祠堂,重新购买庄基地。按照一般建筑风格构造,重新修建“孙氏祠堂”既用于祭祀先祖,敬孝执礼之场所,又用于亲情联谊聚会、传播科技文化信息、移风移俗、建设精神文明的社区文化中心。结合打造人文景观,创新旅游发展环境,既有利于家族,亦有益于社会。但是工程较大,所需时间会很长,耗资也会很多,用人之多,难度之大,非我族中之人合力不能解决。光前裕后,人子之责;我们承诺:任何人不论捐款多少,贡献大小,我们都将在重修之中刻石留名;不论何人所捐、捐赠多少、
第三篇:修祖坟功德碑范文
伍氏宗祠落成贺词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族裔、各位乡亲:
盛世肇祥瑞,和谐沐春风。在改革开放、社会和谐、人民安康、太平盛世的今日,六安伍氏宗祠经过族人共同努力,终于在新年元日落成了。值此盛典之时,戴祖先保佑灵光,我伍氏全体族人为宗祠落成致以热烈祝贺!
天下同宗一家亲,欢聚祖祠叙深情。今天,我们借伍氏宗祠落成之机欢聚一堂,目的是颂祖宗功德,感先辈恩典,表后代贤达,树伍氏声威,添家族光彩,让千秋万代把老祖宗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发扬光大!
春秋易迭,岁月轮回。我伍氏宗祠能有今日之恢弘气势,溢彩流光,是我伍氏各位贤明之士感念祖恩,传承香火,兴隆家族的一大壮举。此乃得益于有识贤士的倡导,得益于全体族人的慷慨解囊,得益于伍氏子孙的共同努力。伍氏宗祠落成之功德必将荫庇后人,流芳百世!
我伍氏子孙心凝神聚,同心同德,必将合力齐天。愿全体族人借宗祠落成之契机,发扬先祖遗德,为伍氏家族的万世兴隆付出更大努力!
祝愿我伍氏家族子孙昌盛、洪福齐天!
来自: 瞎草药 > 《未命名》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父母合葬墓碑碑文
▲父母合葬墓碑碑文父母合葬墓碑碑文2023-7-14 23:46:22》《父母合葬墓碑碑文》简介:(一)墓碑。(二)墓属于《父母合葬墓碑碑文》的正文开始》》(一)墓碑。碑文的种类,碑文的体裁也不尽相同.大抵归...
立碑的碑文怎么写
立碑的碑文怎么写 给死者的墓地立碑时都会落款一些碑文,而内容也是以一些哀悼与死者的生前有关的句子。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3.落款落款署上立碑者名称或姓名,并署明立碑日期。但社会风气是...
修谱建祠倡议书
家谱好似宗族的户囗薄,入册者子孙留名世代相传,祠堂更是怀宗敬祖,睦族祈福的圣地,也是供奉先祖的殿堂,一个家族如果没有祠堂,祖宗...
梁氏宗祠
梁氏宗祠梁氏宗祠,亦称梁家祠堂,是正定县梁氏家族供奉先祖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祠堂始建于明代,位于正定城内燕1大街东侧,2008年10月20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梁氏一族自...
为什么很多的村落叫宗祠,极少数的叫祠堂?
为什么很多的村落叫宗祠,极少数的叫祠堂?后来,祠堂多建于家族的聚居地或其附近。如图祠堂是宗族事情处理的场所,祠堂以宗氏家族为基...
第四篇:修祖坟功德碑范文
1.讳先显祖考某公某某太府君之墓云 孝孙男 昌成 **年*月立 2.先父***于**年*月*日生于**省**县**乡**村,**年**月参加革命工作,**年*月加入中国_,生前曾担任**职务,因病于**年*月*日在**地方逝世,享年**岁。
孝男某某 **年*月*日 这都是儿子给父亲立的碑文范例 碑文自古以来,在形式上可以说不拘一格,下面仅就格式相对稳定的几种常用碑文的写作作一简单介绍。 (一)墓碑 墓碑通常有抬头、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抬头 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 2.正文 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
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落款 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
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 (二)墓志铭 墓志铭常常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一般由死者名和文种名组成。如《柳子厚墓志铭》。
2.正文 一般而墓志铭正文内容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要简单介绍死者的主要生平经历;二是要评价死者主要的成就业绩及其社会价值;三是要写出立碑的意义,同时对死者的不幸逝去表示哀悼之情。
3.落款 落款注明立碑的单位名称、撰文者姓名,同时署上成文日期。需指出的是,有的墓志铭立碑单位名称或撰文者个人姓名已写在标题下,所以落款只注明成文日期即可。
(三)功德碑 古代歌颂公德的公德碑在今天已基本绝迹,但今天为了表彰一些先进的个人,比如捐资建校等也会立碑以纪念,这可以称作当代功德碑。这类功德碑通常也有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通常由功德人姓名称谓和文种名称构成。如《某某先生捐资建校纪念碑》。
2.正文 正文叙述在何时、何地、为何原因、何人作了什么好人好事,同时正文也要阐明立碑单位或个人的感激之情。 3.落款 落款署上立碑者名称或姓名,并署明立碑日期。
第五篇:修祖坟功德碑范文
找到一份范例,见下图。
《重修田氏先祠碑记 》
甲午中秋,天高气爽。先祠竣工,溢彩流光。黛瓦覆顶,玉柱擎梁。五脊六兽,瑞气呈祥。青石铺地,古色古香。大殿肃然,配殿堂皇。始祖金身,端坐正堂。虔诚跪拜,伏惟尚飨。敬慰先祖,贤德至上。田氏家族,世代永昌。
吾归德田氏先祠建成于康熙甲子年(1684),距今已三百三十年。斗转星移,风雨剥蚀,虽经几次修缮,如今,大殿破损严重,重修先祠迫在眉睫。先祠乃家族之象征。先祠颓,田氏耻;先祠盛,田氏荣。族人提议重修先祠。启义大会激情倡议,众族人即应。建立修缮机构,制定施工方案,积极筹资捐款。绪科、启礼精心策划,统筹安排,组织实施。启芳坚守工地,坐镇指挥,日夜操劳。海章、俊章、景章现场管理,废寝忘食。宜坤、福章管理财务,精打细算。众多族人踊跃参与,各尽其力,历时三月余,大殿、配殿等一期工程圆满竣工。
勒石谨记之。 归德田氏宗亲会 //甲午重修归德田氏先祠一期工程建设委员会//公元二O一四年九月九日 立
第六篇:修祖坟功德碑范文
重建**张氏宗祠碑记
宗祠为祀祖明堂,敦人伦,厚教化,瞻仰先贤遗迹,激励后辈英才,故宗祠建立乃族之首要大事。**张氏,为**望族,始祖**颇信黄牛钳水之说,舍**而定居**,以长子**公出生年(1368年)为徙迁年,距今六百三十七年。
承先祖勤耕不辍辟就此方宝地,厥后绵长,於大明嘉靖四十年(1541年)仲冬望日创立张氏宗谱,真乃奕叶云礽,昌胤未艾,英豪崛起,贤哲挺生,於嘉庆十八年(1815年)由裔孙**公首偕狮峰,翘楚二公集资鸠工,筹建宗祠,於次年季冬告竣,藻彩华丽,详见当年序文刻於右壁。老祠堂距今一百八十馀年,历经沧桑风雨荡然无存!
今喜农村经济日趋繁荣,富知礼义,孝道宏扬。经合族会议一致赞成重建宗祠,并推选首事( )名,分工司事,各首事争先恐后,不辞辛劳,奔走筹资,群策群力,於二○○三年七月二十七日动工,历经二年,於二○○五年仲冬告竣,整体为钢筋水泥结构,高甍巨栋,爪角翬飞,大庭深敞,上奉始祖及各宗枝牌位,赤柱雕梁龙章宠锡,参议国政等七个受敕匾额高悬,熠熠焕彩,气象宏伟。全祠占地( )平方米,耗资( )万元,众裔孙皆慷慨解囊,热情赞助。古人云:子孙贤,族乃大,诚不虚言。从此春秋谒祖,礼仪肃然。
今祠宇圆满落成,首事及助资裔孙,其功可嘉,特树碑记其端末,俾留芳於千古云。
公元二○○五年岁次乙酉仲冬 谷 旦
首事名单,﹁按辈份年龄排列﹂
赞 助 名 单:
我们写的是祠堂碑文 你写其他碑文可以省略
第七篇:修祖坟功德碑范文
墓碑对联集锦
1、功昭后人;德炳丹青。
2、 青山芝兰茂;碧海翰泽长。
3,祥云笼吉地;瑞气绕佳城。
4,传家维孝悌,岩留云盈福地;养性在忠良,架护海拥新天。
5,立德齐今古,祖德千秋常祀典;存厚传子孙,儿孙万代绍书香。
6,紫气盈福地,山接桃峰增福寿;祥云拥洞天,案朝竹屿兆平安。
7,承家多有德,北斗钟灵征吉地;继代有仁风,湖山毓秀兆佳城。
8,福田祖上种;心地子孙耕。
9,千秋常祀典;万代绍书香。
10,德行感桑梓;品节昭后人。
11,父恩深似海;母德重如山。
12,天和随所寄;风气若无怀。
13,奇峰朝福地;秀水育贤人。
14,勤俭敦夙好;耕读秀群英。
15,清山长福寿;玉水旺财丁。
16,立德齐古今;藏书教子孙。
17,山水风光秀;子孙世泽长。
18,德贯天人际;气穿日月光。
19,湖海星峰拱北斗;梦笔生花产栋梁。
20,积德培麟趾;传善起凤毛。
21,案朝福海千秋盛;地接桃津万代兴。
22,高风袭祖训;正气遗荪枝。
25,一生心性厚;百世子孙贤。
26,静时疑水近;高处见天阔。
27,良山贵向乘生气;玉水藏风永吉祥。
27,桃李成蹊径;兰竹光画图。
28 家风远播起祥光;世泽永绵浮瑞霭。
29,面山如对画;玩水爰临池。
30,灵山宝穴千古秀;瑞彩祥云万年昌。
31,椿萱挺而健;芝兰清且香。
32, 灵山昌百世;宝穴旺千秋。
33,松柏春常在;芝兰德自馨。
34,百子天地寿;万孙日月长。
35,洞天引金凤;福地兆玉麟。
36,地连八斗文光聚;峰拱大湖瑞气盈。
37,骑龙腾空去;驾鹤朝西归。
38,一生心性厚;百世子孙贤。
39,先人德望在;后辈业绩高。
40,通古今文史;育天下英才。
41,吉人眠吉地;佳偶奠佳城。(夫妻合葬)
42,银女凤凰福地;金童龙虎仙山。(夫妻合葬)
43,慎终须尽三年礼;追远常怀一片心。(父子合葬)
44,依水傍山大福地;步云攀桂有缘门。
45,龙旺穴真发富贵;砂青水秀子孙兴。
46,旺龙真穴千秋富;砂水朝抱万载昌。
47,岭上梅花香五里;墓前明月照三更。
48,来山必然发甲第;去水定主获贞祥。
49,一世清名英年早逝; 半途福寿壮志未酬
50,后环青山千古秀;前抱绿水万代昌。
51,牢记礼为孝之本; 莫忘道以德而宏。
52,百世昌隆赖先辈;千秋功德垂子孙。
53,近智近仁近孝悌;希贤希圣希显达。
54,报效先辈唯修德;希冀儿孙当尽忠。
55,水色山光衬吉地;花香鸟语颂鸿恩
56,山川饱含千古秀;椿萱长占四时春。
57,四面紫气霭吉地; 八面灵龙拥洞天。
58,且喜座中先得月;不妨睡处亦看山。
59,青山源远护吉地;碧水长流霭瑞气。
60,山环水抱聚紫气;虎踞龙蟠呈吉地。
61,祖德宗功征祥瑞;子孝孙贤迎腾达。
62,灵安福地卧真穴;子孙世代福无休。
63,蓬山此去无多路; 瑶池迎母小玉挽。
64,英灵已作蓬莱客;德范犹励后代人。
65,一生正气垂青史;两袖清风贯长虹。
66,美德常齐天地永;嘉风久伴山河存。
67,欲见严容何处览; 唯思良训弗能闻。
68,漫步龙山随缱绻;畅游福岭任逍遥。
69,祥光灿烂照先祖;瑞气蒸腾裕后昆。
70,寿比千年龟鹤永;福荫后代子孙贤。
71,操如松柏清如竹; 言可经纶行可师。
72,茹苦含辛抚儿女;厚德载福荫子孙。
73,教子相夫称美德;节俭勤劳存懿范。
74,母仪千古留桑梓;长记慈惠传后世
75,祖考贻谋唯勤与俭;孙苗长乐既翁且眈。
76,蹈德咏仁路无不畅;正身履道乐以相传。
77,仁义自修君子安乐; 勤俭传家后代利贞。
78,得山水情其人不朽;怀凌云志儿孙必贤。
79,德沐桃李名高金鼎;功裕芝兰节映冰壶。
80,传家不外为善两字;教子只在积德一端
81,剪月裁云深恩长在;问晴课雨美德永恒。
81,山川豪气元龙高卧;英灵遐想仙鹤常游。
82,山辉川媚光华相映;子贵孙贤仁寿同登。
83,盖世功名不矜不我;一心道德在敬在诚。
84,懿德长存子孙托福;非份莫求世代永昌。
85,福地洞天先贤独得;近山流水后辈共怀。
86,取静于山寄情于水;虚怀若竹清气若兰。
87,五里巨梁长留浩气;灵安仙山永慰英灵。
88,一生辛勤德传梓里;终身节俭范式亲朋。
89,天马映佳城大德必受;金龟排福地长发其祥。
90,山如父肩父肩担儿女;水似母爱母爱润子孙。
91,念前辈克勤克俭创业;勉后裔课耕课读振家。
92,风范亿万年长传后代;典型千百世永驻人间。
93,日月星辰三光呈异彩;春秋冬夏四季浴清芬。
93,青山绿水相依梦绕龙潭;白云红日相伴魂系蓝天。
94,佳城福地慰父母一生艰辛;青山绿水荫子孙万代兴旺。
95,身卧福地始成大朴归天地;魂泊灵山更留和风惠子孙。
狮子望楼台
天然生就一狮形,瑞气纷纷望楼亭;
凭台观阁开画锦,张牙舞爪显威灵;
松毛冉冉风吃动,石额层层月映明;
环拱龙盘虎踞外,永培国瑞产麒麟。
碑联不同于铭文,字数不能过多,赞语应当与墓地规模、社会影响相对应,朴实,真诚。同时,词性、平仄、对应都要合乎联律。建议使用:
德泽后辈
炳耀千秋
注意:在立碑的背面,两行竖刻,要德泽后人在左;
在墓穴平面上,两行横刻,要德泽后人在上。
上联:龙舞九天 助人为乐德永在下联:鹤游仙境 福第遗泽炳长存 注:请说明需要多少字为好。
第八篇:修祖坟功德碑范文
重修陈氏祖坟碑记
我陈氏始祖瑄公与兄瓒公唐宪宗间(806-820)同登进士,官永嘉教谕,致仕迁钱库柘园。
宣公,明成化十七年(1481)进士,累官至云南布政司左参(从三品),清正廉明,致仕居平阳坡南凤凰山。
献学公,约明隆庆间(1567-1572)迁灵溪坑口。传六世天儒公(1692-1756)迁峰底。八世志济公生六子。其三子延瑟(1800-1852)、四子延琴(1802-1877)、五子延分(1804—1863)三公及妣清光绪八年(1882)安葬此吉地。
原墓简陋,年久失修,无人问津。十四世裔孙若幸考证倡议,族亲响应,修缮一新,勒石铭记,永传后世!
二0一二年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