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产业发展报告范文
发展新田富硒产业,应进一步在培植主导产业、推进规模开发、打造品牌优势、优化发展环境上下功夫,大打“富硒牌”,把新田富硒产业做成特色产业和富民事业。
(一)培植主导产业。聚集各种力量和资源,依基地做产业、借土地生财源,发展一批规模优势突出、功能定位清晰、集聚效应明显、辐射带动力强、财税贡献率高的主导产业,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增强整体实力。一是抓大放小。规划镇、村或区域边片的产业布局上,抓大放小,不求全、而求大,不开“百货铺”、而做“专营店”。可借鉴陕西紫阳打造茶叶基地时舍弃“一村一品”、“一家一业”而采用“一镇一品”的做法,提升开发规模水平,为产业壮大建立基础。紫阳富硒茶业转型后销售额在亿元以上,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二是扶强做优。坚持“因地适宜、集中连片、节约用地、突出重点、分步推进”的产业发展原则,在规划水稻、烟叶、大豆、蔬菜、油茶、肉鸡、草鹅、肉牛、特色家禽等重点富硒产业时,当前,优先发展基础条件好、生产优势明显、提升空间较大的五大产业:一、大豆产业。新田富硒大豆种植条件已初具规模,种植农户比较效益高,豆类制品易贮易管也有利于深加工,可在山地种植也符合新田耕地少的实情。如能达到8万亩左右面积,产量将近一.6万吨规模,成为原产值过亿元的支柱产业。二、蔬菜产业。以新田莲花乡外销型基地为龙头,借鉴或复制其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引导和扩大蔬菜种植面积,打造优质出口基地。按新田莲花乡外销型基地3千多亩面积、产值7千万测算,可很快打造成过亿元的产业,而每亩田的效益是一般种植的3-5 倍,人均增收3倍左右。同时,也可创汇。三、水稻产业。发展优质水稻种植业,加工、包装富硒大米,可以成为销售广东等地湖南大米新品牌,还可成为稳定的优质大米出口基地。目前丰城等地富硒大米价格,在基地、市场分别是普通米的3-5倍,部分高档系列达到20元每斤。新田现常有水稻面积 28万亩,是可建成的稳定型富硒大米供应基地。进一步推广无害、生态种植技术,开发优质高档米,增长潜力较大。四、烟叶产业。在现有的基础上,发展低焦油、低自由质、富硒烤烟型基地,提供新的烟叶品种,也是财税增长的另一突破口。五、辣椒产业。以陶岭乡为依托,充分利用荒山闲置资源开发扩大陶岭辣椒基地,如对仁岗村等周边荒山整合、综合开发利用。发展辣椒旅游业,把有名的“劳务之乡”打造成知名的“辣椒之乡”。
(二)推进规模开发。生产没有规模,就没有充足的原料保障;产品没有规模,市场没有辨识度;产业没有规模,就没有市场竞争中的话语权。新田富硒产业发展要以规模经营来谋得市场主动权。一是扩大基地。完善以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为主、当地农户入股的多元投入机制,加强产业基地道路交通、水利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攻克土地流转等难点,推进土地有序、增效流转,实现基础科学化、规模化布局,确保建设一片、成功一片。基地的规模化经营,是产业化发展的前提,是产业做大的基础,能确保原料有供应、加工有货拉,避免一些地方在发展产业上出现的有名气而无实物、有实物不够物流的小、散、乱的现象。二是壮大加工业。富硒加工企业是富硒产业发展的主力军、重要驱动力和财税贡献者。把加工业的发展作为富硒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积极培育一批富硒产品开发企业、龙头企业,形成较大规模的生产能力,激发产业开发的带动力,发挥其在产品成为商品、基地对接市场转换过程的积极作用,构建财税增长源。一方面,继续对本地现有基础良好、有发展后劲的优势企业,在资金、项目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扶上马、送一程”,支持其在产品上深度开发和市场开拓,帮助发展壮大形成规模。合并、联合境内同类型或关联性强的企业,形成本地优质企业群,提升产业开发的科研、资金等实力。另一方面,精心包装优势项目,引进科研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资金实力雄厚的战略投资者,办大企业、好企业,为富硒产业找对“婆家”,获得富硒产业做大做强的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三是开发新产品。富硒产品要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由单一品种向多类型丰富、原材料经销向深加工产品延伸,形成高附加值、高识别度的系列深加工产品,以产品为拳头打造核心竞争力。
(三)实施品牌战略。坚持高端开发路线,实施地域品牌、企业品牌、商品品牌“三位一体”的品牌发展战略,大动作、高密度地提高品牌影响力,真正实现“以硒为贵”、大有“硒”望。一是富硒地域品牌。统筹策划、包装,多部门多单位联动,整体推动“富硒之县、南有新田”的品牌影响,在更大范围内提高地域品牌识别度,在富硒开发上形成整体效应,打造新田的“金色名片”。如制定印有新田样或式样的标签标识,统一张贴境内的富硒产品包装的显著位置,以县域名义冠名大型活动等。二是企业品牌。培植和做强企业主体,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成为某一行业的排头兵或引领者,打造一批上规模、上档次、有影响力的富硒龙头企业集群,放大企业“富硒光环”。相关部门加大支持企业争创国家、省级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的力度,积极牵线搭桥。品牌初建阶段,也可联合知名企业进行共同开发、贴牌生产,实现借船出海,提高企业的辨识度和知名度。三是产品品牌。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深度开发,或联合科研机构做大做强,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科技含量高、叫得响的拳头产品,成长为市场“盈利容器”。鼓励和支持企业专利、地理标志性产品申请,同时加强市场保护。在推进品牌发展战略上,一要进行与其他富硒地区的深入比较研究,凸显自我特色。二要制定富硒技术标准和标签使用规范。凡是未经检测的,一律不得使用硒标签;凡是含量不合格达不到要求的,一律不得以富硒产品出售。对影响富硒发展战略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对纪录不良企业或开发商,坚决限制资格,促进长远开发。三要建立起可追溯的质量控制体系,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绿色、安全、环保。
(四)优化发展环境。一是开展全民创业,增强活力。制定和出台全民发展富硒产业的政策和激励措施,激发资本、人力等活力投身富硒产业开发,特别是要调动广大农户的富硒开发的积极性,主动搞好土地流转、承包、出租,实现在农业“第一车间”就业,实现增产增收,把富硒产业发展成富民事业。二是多形式宣传,扩大影响力。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富硒产品网站等开展“认识硒价值、发展硒产品、促进人健康”等知识型宣传,广辟“认硒之路”。利用贸易洽谈会、农博会、产品推介会和富硒产品上专柜等方式,全力推广新田富硒系列产品,升级消费。结合孝文化、长寿文化、南岭文化、食文化等,开展硒文化宣传,如举办全硒宴、长寿之乡旅行等多种主题活动,彰显硒文化魅力。加强与恩施等地合作,共同策划大型宣传活动,实现抱团发展。三是严格保护环境,增强生命力。尽快成立专门富硒检测中心,加强各种产品的硒元素检测。职能部门加强环境监测,动态掌握硒元素变化及其他金属含量情况,严防金属等污染。提倡农户科学使用化肥等技术,保持土壤的原生态。
(五)打造特色经济。新田是全省唯一的富硒县,这不仅是xx县的优质自然资源,也是全市、全省重要的可开发资源和特色资源。依靠新田一己之力来推动基地建设、科研开发、项目包装、品牌打造等,不仅速度上较慢,也较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起富硒产业发展的规模和优势。建议搭建市级以上平台,更高层级设计新田富硒产业发展规划,在政策、项目、资金、科技等方面整合力量多面扶植,优化国土、扶贫、农业、畜牧、水利等开发资源定向支持,多级联动,集中精力把新田富硒产业打造省市级的特色产业,推动特色县域经济发展。
以上就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3篇"相关调研报告模板内容,更多范文请关注我们。
第二篇:产业发展报告范文
今年来,我镇紧紧围绕市委77项重点工作之要求,坚持以发展现代养鸡产业为畜牧业大发展突破口,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题,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以兽医服务体系建设为主线,全面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切实转变畜牧增长方式,全镇养鸡业呈现出速度与质量同步提高,规模与效益同步推进的良好局面。
一、主要成绩
(一)综合生产能力呈现新局面。20xx年度,全镇家禽存笼数量529万羽、同比增长30%,出笼万羽、同比增长29%。
(二)畜禽养殖方式实现新转变。全镇已建成标准化养鸡场15个,年出笼50万羽以上的大户1个、10万羽以上14户、1万羽头以上的17户。目前,和平养殖有限公司等4所场地正在如火如荼的扩建中。
(三)综合服务体系实现新提高。全镇以健全规章制度为根本,实行民主管理和监督,坚持以科技推广为重点,以中介服务为手段,为养殖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帮助养鸡户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和产品销售问题,促进了养鸡业快速发展。
二、主要作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抓政策驱动。一是出台政策。出台了《雷河镇发展养鸡产业的实施方案》,制定了今年养鸡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并对创建的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强化责任落实。二是成立专班。成立了由何海雁镇长任组长,石草如副镇长任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镇畜牧兽医食品服务中心,中心主任王德全具体负责创建的组织协调,检查指导和督办。三是落实保障。镇政府帮忙协调给部分专业户贷款80余万元,并对年出笼10万只以上的专业户优先解决土地问题,用于鼓励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国家强制免疫的疫苗免费保障供给。
(二)强化项目争取实施,抓项目带动。一是规范建设。严格按照“统一合理布局、统一规划设计、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鸡苗引进、统一资金监管和统一环保要求”的标准,实施鸡苗改良项目、规模养殖改扩建、防疫暨疫情监测等6个项目;二是服务重点项目。对和平养殖有限公司和辛常村圣孙明养鸡场进行扩建,成立了建设指挥部,项目建设进展有序,场地平整全部结束。三是抓示范引导,夯实发展基础。发展养鸡业周期短、见效快,但成本高、风险大、技术性强,稍有不慎,就会血本无归。一些群众想从事养鸡发家致富,又怕养殖失败,得不偿失。为解决群众后顾之忧,我们加大宣传力度,就从扭转群众思想观念入手,从示范引导抓起,通过召开座谈会、组织广大农户外出参观等形式,开阔视野,消除顾虑,增强广大农户发展养鸡的决心和信心,引导养殖户走科学化、规模化养殖之路。我们充分发挥原有规模大户的典型示范作用,现身说法,总结成功
经验,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养鸡。
(三)强化养殖技术培训,抓科技推动。我们坚持把科技推广应用、提升养殖户科学养殖水平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不断强化科技服务。通过定期不定期召开培训会、开展科技知识讲座、技术交流等形式,不断提高养殖户专业化水平。根据养殖户实际情况或不同时期不同需要,组织部分养殖户外出观摩学习,还搭建技术交流平台,在会员、养殖户之间交流养鸡经验,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帮助养殖户解决防疫、治病、饲养等技术难题等。今年来,参加畜牧兽医食品服务中心集中培训的有60人,养殖企业(大户)40人;利用送科技下乡进村入户活动,组织各种培训4场次,发放科技资料1000余份,培训农民近3500人。
(四)强化畜牧产业化经营、抓龙头促动。高度重视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建立了产业协会,拉长了产业链条,形成了外接市场、内连农户的“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畜牧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上档升级。同时,从完善服务功能着手,逐步形成了统一组织生产、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饲料供应、统一科学饲养、统一产品销售的“五统一”发展格局,既解决了养殖户资金、技术、销售三大难题,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化解了市场风险。
(五)强化动物疫病防控,抓安全监管。一是夯实防疫基础。镇畜牧兽医食品服务中心配备了一台动物疫苗冷链专用冰柜和一只专用疫苗携带冷链包,使动物疫苗运输、保管到使用从县到乡再进村入户全程有冷链设备保护。同时,投资万元新建了一个标准规范化的动物疫病检测化验室,能对各种动物免疫抗体进行定量检测,对常见的动物疫病进行定性分析。二是稳定基层防疫队伍。按“政府聘用,部门考核”的办法,通过严格地考试考核,公开择优聘用了名村级动物防疫员,专司动物疫病防控和养殖技术推广以及惠农政策落实等公益性职能。三是保证防疫质效。全面实行动物防疫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等行政措施,落实资金、物资、技术“三项储备”,规范预防措施,组织开展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大会战,加强常年补免补防,免疫密度均达到100%,免疫抗体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强化和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的综合防控能力及预警预报、应急处置能力,今年无一起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疫病检测化验设施相对落后。主要体现在镇畜牧兽医食品服务中心凭感官和经验判断,缺少必要的仪器设施;兽药、饲料等有害物品检测和畜产品安全检测基本上还是空白,没有相关的设施设备和固定场所,与畜牧兽医工作当前需要相差甚远。
(二)产业化经营发展不快。现在我镇整个畜牧业仍以饲养环节为主导,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精深加工产品少。这种产业结构体系,一方面表现为营利能力差,利润率低,难以获取高端市场效益;另一方面,不能调剂余缺,往往在市场低迷期要承受极大的市场风险。因而,整个产业的运行质量和效益偏低,竞争力较差。
(三)兽医队伍相对薄弱。县两级主要体现在多年没有引进人才,在职人员的年龄、知识结构老化,不适应现代化的办公;村级主要体现在知识落伍、素质不高,基本待遇无保障,尤其是养老保险等后顾之忧尚未解决,已成为基层一个不稳定因素。同时,动物防疫费取消后,直接影响兽医的年终兑现和明年防疫工作的开展。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全面争取政策支持。一是抓住中央扩大内需和当前大力发展生猪产业的政策机遇,尽最大可能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争取的更多的畜牧项目。
(二)狠抓生产方式转变不放松。坚持标准,建好标准规模化养殖样板,打造亮点,抓好典型示范,积极推进畜禽标准规模化养殖。
(三)狠抓动物疫病防控不动摇。坚持“无疫即增收”的理念,加强动物基础免疫和检疫监管,搞好疫情排查,严防死守,确保我县重大动物疫情清净区。
(四)狠抓项目建设不松劲。用足用活国家政策,尽最大可能争取政策支持,争取更多的畜牧项目落户雷河。
第三篇:产业发展报告范文
XX的林业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集休林权制度改革后,广大农民和社会有志之士纷纷投身林业建设,重视林业珍惜林业已成为一种共识。木材生产、木材纵深加工、制品制造、林下种植、养殖和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的林业一、二、三产业迅速兴起,林业产业实现了有序、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为我区经济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XX年林业产业发展状况
全区土地面积XX公顷,林业用地面积XX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XX%,其中有林地面积XX公顷。商品用材林XX公顷,活立木蓄积总量XX立方米,林木总生长量为XX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XX%。
XX年全区生产木材XX立方米,木材经营加工XX立方米。林业产业总产值XX元;第一产业总产值为XX元,其中①林木培育和种植总产值为XX元,②木材和竹材的采运总产值为XX元③经济林产品和花卉的种植总产值为XX元;第二产业总产值为XX元,其中①木竹材生产业总产值为XX元,②人造板制造业总产值为XX元;第三产业总产值为XX元。全区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规模可观、品种丰富、优质高效、竞争力强的林业产业体系。
二、主要工作计划
一是加大对林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建立起社会投入为主,政策补助扶持等商品林业发展机制。
二是抓好林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建立林业生产基地,实行林业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贸工林一体化发展,促进林业的发展,提高林业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生产水平。
三是扶持发展林业龙头企业。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发挥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带动农户作用,形成一体化的联合经营体系,以带动山区群众造林发展走上致富之路。
四是建立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稳定林业的机构和队伍。为产业化发展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做好规划、组织、协调、指导、监督、服务工作。
第四篇:产业发展报告范文
农业基础较好,发展较快。是国家优质专用粮生产基地、小麦良种重要繁育基地、河南省粮食生产基地县(市)和全国小麦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栽培技术的发源地,小麦常年总产量平均在亿公斤左右,单产居全国领先水平。全市现有耕地面积80万亩,其中旱涝保收田万亩,水利条件较好,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为全国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试点县(市)之一。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21世纪万亩小麦超高产样板田”、世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项目和国家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等项目的相继实施,为xx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xx市以科技为依托,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初步形成了小麦良种和优质小麦、无公害蔬菜、鲜食葡萄、花卉苗木、奶牛养殖等五大优势产业,粮经饲之比达6∶3∶1。
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特产银条、春茄、葡萄等独具特色,养牛、养猪、养鸡远近闻名,是全省养殖大县;催生了豫良木业公司、盛隆公司、市种子公司、春秋园公司、肖氏香料公司、豫西农作物品展中心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一)加强扶持引导,创造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
一是出台政策。近年来,该市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紧密结合xx实际,每年都出台《xx市农业产业化工作意见》、《xx市农业产业化经营考核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的政策措施,从资金投放、授予荣誉等多方面,引导和支持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化工作。二是明确责任。该市采取签订《目标责任书》等形式,通过实施乡镇长农业工程、招商引资等措施,进一步明确了各乡镇、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三是加强督查。该市成立了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和农业局组成的督查小组,逐月加强对各乡镇和部门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适时予以通报,推动工作开展。保证年度农业产业化各项任务按时、圆满完成。四是严格考核。每年年底,该市都严格按照《xx市农业产业化经营考核奖励办法》,对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发展农业产业化情况进行考核,并以此作为年底评先的依据。五是兑现奖惩。从20xx年开始,该市每年都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下发《xx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奖励农业产业化经营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由市财政拿出专项资金(每年在50万元左右),对上一年全市农业产业化生产中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奖励,激励全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并扎实搞好农业产业化工作。通过以上措施,在全市上下营造了重农、为农、兴农的浓厚氛围,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调整种养结构,夯实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
该市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深挖农业内部潜力,不断提高农业效益。近年来,该市重点发展了以奶牛、猪、鸡为重点的养殖业,以葡萄为重点的林果业,以绿化苗木为主的花卉业,以小麦良种、优质小麦和无公害蔬菜为主的种植业等优势产业,形成了支撑xx特色农业的五大主导产业,建成了诸葛高科技示范园等3个农业高效园区和城关银条、翟镇小麦良种、邙岭黄杨、缑氏葡萄、佃庄春茄、李村花卉、首阳山奶牛、邙岭养猪、杨庄养鸡等18个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影响的种植养殖基地;目前全市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常年稳定在8万余亩,每年繁育小麦良种3500万公斤,可增加农民收入500万元;蔬菜种植面积达15万亩以上,其中日光温室大棚、中拱棚达7850多个;xx特产银条种植面积达8000余亩,20xx年4月通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疫总局验收,成为“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鲜食葡萄种植万亩,其中缑氏葡萄被商户誉为“冰糖葡萄”,缑氏镇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葡萄之乡”,20xx年11月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是中原地区最大的鲜食葡萄集散市场;花卉苗木总面积达到万亩,其中邙岭被誉为“中国黄杨之乡”,黄杨种植面积达万亩,成为豫西地区最大的花卉苗木生产基地;无公害农(畜)产品基地达到6个,无公害农产品1个,20xx年又申报无公害农(畜)产品生产基地8个、无公害农产品2个。
(三)创新发展机制,增加农业产业化发展活力。
一是壮大农业龙头企业。该市瞄准对发展农村经济有直接带动作用的农业龙头企业,积极通过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积极扩展其他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拉长产业链条,增加农业综合效益。目前,该市已形成初具产业化性质的农业生产、加工型企业和中介组织150多个,联系农户8万多户,实现年产值15亿元。二是探索农业发展新机制。在坚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30年不变的政策基础上,该市积极探
索农业发展新机制,坚持土地经营权流转“有偿、限期、自愿”的原则,用合同的形式把流转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确定下来,从而使部分农民和龙头企业、种植大户之间实现共赢,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农户参与到土地流转中,为该市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集中连片使用土地发挥效益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目前,该市李村镇的花卉、邙岭乡的黄杨和牧草、缑氏镇的葡萄、大口乡的蔬菜,城关镇的银条,每一个品种和产业都有上万亩的种植面积。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万多亩,被适度土地流转改变的xx农业正形成一个新的农业看点。同时,因土地流转而进入其他领域就业的农民既得到了一定利益,又进一步加快了由农民向非农身份的转变过程,迈上了最终解决农民问题的希望之路。三是加快发展农民经纪人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目前,该市共有农村专业合作组织40多个、农民经纪人400余人。这些专业社和经纪人主要从事经营畜牧产品营销、水果蔬菜、花卉苗木、粮棉油等,对该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纽带和桥梁作用,是联系农民群众的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如在邙岭、李村的花卉苗木、缑氏葡萄和全市养猪、养鸡等产业的发展中,都存在和活动着一大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专业经纪人,涌现出了一批带动作用强、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优秀经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