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吧范文大全内容页

改革开放的历史性价值范文(通用5篇)

2023-11-30 08:08:30范文大全

第一篇:改革开放的历史性价值范文

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把提出的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是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突出政治标准,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好干部标准,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选拔任用干部突出政治标准,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高度一致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导向性,对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选拔任用干部突出政治标准是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的重要原因

政党是政治组织,政党干部的选拔任用必须突出政治标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一直突出政治标准。回顾我们党的历史,正是依靠一代又一代政治上靠得住的干部,我们党才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然而,一个时期以来,由于管党治党存在宽松软问题,一些领导干部讲政治的自觉性降低了;甚至有少数人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大搞拉帮结派、结党营私等活动。面对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政治弱化虚化淡化问题,强调全党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党的xx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之所以成效卓著,与党中央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突出政治标准紧密相关。选拔任用干部突出政治标准,既是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的重要原因,也是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的具体体现。

选拔任用干部突出政治标准,突出体现为强调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指出,“只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使我们党更加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全党同志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既有各自的规定性和明确要求,又彼此联系、互为支撑、相互渗透、相互依赖,集中体现干部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原则。很显然,“四个意识”不强的干部,政治上不可能靠得住。关于“四个自信”,在许多重要场合都作出过深刻阐述。他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很显然,不能坚定“四个自信”的干部,政治上不可能靠得住。

选拔任用干部突出政治标准,还具体体现为提出的好干部标准。20xx年6月,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好干部标准。他强调,“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标准提出后,又从不同角度对其内涵和要求进行了丰富和深化。比如,强调各级领导干部“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这些要求与好干部标准共同构成新时代干部选拔任用的主要标准。从这些标准中可以看出,政治标准是第一位的。这就把选拔任用干部突出政治标准提升到新的高度,而且评价标准也更具可操作性。

不仅提出了选拔任用干部的政治标准,而且对于领导干部如何提高政治素质、符合政治标准作出深刻阐述。比如,提出了“注重提高政治能力”这一重大命题,此后又对政治能力进行深入阐释,将政治能力界定为“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和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他还对领导干部如何讲政德提出明确要求,强调“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些重要论述,既为全面从严治党明确了方向,也为领导干部提升政治素质提供了遵循。正因为如此,党的xx大以来,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

不断深化对选拔任用干部突出政治标准的认识

党的xx大以来,选拔任用干部突出政治标准有力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同时也为我们在新时代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积累了宝贵经验。当前,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需要不断深化对选拔任用干部突出政治标准的认识。

突出政治标准具有先决性和统领性。我们党的历史证明,选拔任用干部突出政治标准,党和国家事业便会呈现健康、快速发展的态势;选拔任用干部淡化政治标准,党内政治生态就会受到破坏,党的事业就会受到影响。选拔任用干部突出政治标准,是确保整个干部队伍政治合格、立场坚定、担当有为的先决性条件,是确保经济社会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的先决性条件。强调,“干部在政治上出问题,对党的危害不亚于腐败问题,有的甚至比腐败问题更严重。”“政治上不合格,经不起风浪,这样的干部能耐再大也不是我们党需要的好干部。”因此,政治标准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具有统领性,干部选拔任用必须严把政治关,坚持以正确的政治标准选人用人。

突出政治标准具有一贯性和连续性。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过程中,也必然要把政治要求体现在干部队伍建设的方方面面。尽管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干部能力素质的要求有差异,但对政治素质的要求是始终一贯的。选拔任用干部突出政治标准作为一以贯之的选人用人原则,既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党原则的深入践行,也确保了干部选拔和队伍建设指导方针的稳定性;既保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也强化了干部个体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既为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骨干力量,也为干部个人学习和成长指明了方向。

突出政治标准具有时代性和发展性。选拔任用干部突出政治标准不仅具有一贯性和连续性,也具有时代性和发展性。干部选拔任用依据的政治标准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历史时期对政治标准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这是由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担负的使命和任务所决定的。政治标准只有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更好地指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比如,在革命战争年代,政治标准的主要聚焦点是对党忠诚、英勇善战、不怕牺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政治标准集中体现为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

把突出政治标准落到实处

选拔任用干部突出政治标准,前提和基础是把干部的政治表现考准考实。然而,政治表现有时候是一种可控制、可掩饰的外显行为,要真正做到考准考实,一定要有科学的方法。总结党的历史尤其是党的xx大以来在干部政治考察中积累的实践经验,干部选拔任用突出政治标准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注重通过干部一贯的表现考察其政治素质。毛泽东同志提出,“必须善于识别干部。不但要看干部的一时一事,而且要看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这是识别干部的主要方法。”指出,“要坚持全面、历史、辩证看干部,注重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善于综合分析考察情况,与考察对象的一贯表现进行比较、相互印证,全面准确地对考察对象作出评价。考察干部的政治素质,不能简单地看其表态和一时一事的表现,而要看其一贯表现。看干部的一贯表现,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干部工作与生活的人际关系中考察其政治素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干部的工作也主要表现为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行为。把工作圈和社交圈的考察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形成对干部政治素质比较全面的认识。可见,考察干部政治素质不仅要流程化、标准化,更要日常化、生活化,在真实的工作和生活中捕捉干部政治表现和政治素质的关键信息。

注重通过干部关键时刻的表现考察其政治素质。“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考察干部的政治素质,既要注重其平时表现,也要注重其重要关头、关键时刻的表现。强调,“考察识别干部,功夫要下在平时,并注意重要关头、关键时刻。”新时代,我们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干部将面临许多重要关头、关键时刻。因此,尤其要从干部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完成重大任务、面临重大考验、应对突发事件、抗御自然灾害、解决复杂问题、对待名利地位和进退留转时的表现,了解分析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品德修养。

注重完善干部政治素质考察机制。无论是通过干部一贯的表现还是通过干部关键时刻的表现考察其政治素质,都需要依靠一定的考察机制。只有考察的理念思路、程序步骤、方式方法科学,才能把干部的政治素质考察落到实处。强调,“对干部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感觉和印象上,必须健全考察机制和办法,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深入了解。”“对干部要立体考察、透视甄别、切片化验、会诊辨析”。实践中,应把个人述职、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民意调查、实绩分析和年度考核、巡视监督、关键时刻考验等多方面多渠道的考察有机结合起来。健全各项制度,使干部政治素质考察有法可依、有迹可循、有绩可证,既使考察工作更加科学、精准、高效,又让广大干部真正服气、认可。

第二篇:改革开放的历史性价值范文

历史长河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滔滔不息。20xx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这场伟大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指出:“中国40年改革开放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回顾4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我们历经了艰辛的探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挑战,只有深入总结和发掘40年改革开放对于中国和世界所具有的重要历史价值,才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继续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切入点——

在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中激发社会创造活力

改革开放是一场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全局性、整体性变革,其切入点是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出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是竭力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一切体制机制弊端,旨在破旧立新,构建起新的体制机制和具体制度,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调动起全体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激发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曾说过:“如果不坚决改革现行制度中的弊端,过去出现过的一些严重问题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现。只有对这些弊端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又坚决彻底的改革,人民才会信任我们的领导,才会信任党和社会主义,我们的事业才有无限的希望。”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日起,我国改革开放的每一步无不突破着传统体制机制的束缚。改革开放前的农村,人们在高度集中的人民公社体制下吃“大锅饭”,平均主义的盛行抑制着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的推行,彻底打破了这种局面,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让广大农民重拾生产热情。在城市,单一的所有制形式和僵化的管理模式使得企业经营毫无生机,丧失了活力,也严重妨碍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后,通过以推进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国有企业改革,以及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等举措,激发出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动力,促进个体、私营和外资企业不断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调动起全体社会劳动者的工作热情和生产积极性。在此基础上,为了解决长期困扰老百姓的商品短缺问题,中央开始进行价格制度改革,逐步放开各类产品定价,这也带来了供求市场的繁荣。同时,传统的财税制度限制了地方发展的积极性,中央获得的税收也难以提高。针对这些问题,分税制改革逐步推开,不仅增加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也推动着各项改革措施在地方的施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党中央从加强和改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入手,将政治体制改革提上日程,通过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废除职务终身制等措施,坚决破除抑制社会创造活力的落后的体制机制。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各项工作都比以往面临着更加艰难、更加错综复杂的挑战。党的xx大以来,直面困难和挑战,加快推进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主要目标的全面深化改革任务,陆续出台一大批重大体制机制改革方案,推出数千项具体改革措施,确立改革主体框架,着力补齐各项体制机制短板,紧紧抓住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同时,给予所有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充足的成长空间,积极营造科学健康的市场机制环境,不断加快税收、金融等体制机制改革,充分释放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动力,强力打通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的最后一公里。改革开放不断破除阻碍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弊端,不断健全和完善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的体制机制,极大地激发出全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释放出每个企业的生产经营动力,也给予了每一个中国人努力创造财富的机遇,成就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主攻点——

在选择市场化改革方向中提高财富创造效率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场伟大变革,既要先行先试,也要蹄疾步稳;既要“摸着石头过河”,也要强化顶层设计;既要大胆探索,敢闯敢干,更要始终把握好正确科学的改革主攻点。在这前所未有的变革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选择和开启了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创造性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真正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追溯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和实践源头,我们会发现,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在经济活动中的引入,是实现中国40年经济腾飞的重要“密码”。而这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最勇敢、最独特、最具智慧的创造。

曾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过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计划经济的弊端日益显现,单纯的计划带不来效率,也满足不了人民的美好愿望和生活需要。经过艰辛探索,1984年10月, 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是一个有关市场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首次把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结合起来,表明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开始确立。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阐明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向那些对社会主义、对市场经济存有怀疑的人做出了郑重的回答,稳定了大局,稳固了人心。同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全面提速。随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不断完善,市场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各类创造财富的要素在市场经济的培育下充分涌流。回望40年的改革历程,由“计划经济”转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到党的十四大正式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党的xx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经济的重要地位不断得到提升与强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充分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实现了国民经济高效率的增长,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于物质生活的基本需求,既解决了计划经济条件下物质匮乏的问题,又克服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指出:“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解决了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长期没有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回顾40年的改革开放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极大地提高了财富创造的效率。截至20xx年底,中国GDP总量已超过82.7万亿,是1978年3678.7亿元的200多倍,稳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均GDP已达到59660元,是1978年人均GDP385元的150多倍。当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经济在保持多年高速增长之后,已进入新常态,转向追求高质量发展阶段,并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目标。从总体上说,无论是发展效率的提高,还是实现高质量发展,都是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关联点——

在破除自我封闭状态中融入并引领全球治理

近代以来,闭关锁国、固步自封带来的耻辱深深地刺痛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而中国也在寻求融入世界的过程中屡屡遭遇挫折。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在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曾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但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后来犯了较为严重的“左”倾错误;除了与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交往外,与整个西方世界处于隔离状态,整个国家和社会几乎处于封闭或半封闭。

可以说,在经历百余年的斗争、探索和徘徊之后,中国共产党做出的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终于为中国提供了这样一个历史关联点,提供了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历史性机遇。在对外开放初期,我们的主要目标在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吸引和利用外资,并以沿海地区为先锋,创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通过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打破了我国经济多年的封闭半封闭状态。而我国的对外开放也以此为契机逐步从经济领域拓展到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诸多领域,从沿海逐步深入内地,从东部逐步走向西部,最终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特别是20xx年加入WTO以来,中国从主动融入和适应全球化规则,找到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框架下参与全球生产与贸易分工的接口,并开始逐步转向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世界贸易大国地位不断巩固,至今已连续八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在决定国际贸易竞争诸如石油消费影响力、外汇储备、中产规模、工业制造及新兴电子商务平台等要素中,中国力量已经初具规模。据海关总署统计,截至20xx年,中国在全球货物贸易中的排名由1978年的第30位跃升至第1位,占全球进出口比重由1978年的0.77%提升到10%,中国外贸总额更是达到了41045亿美元,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不断提升,正在稳步迈向全球产品价值链中高端和贸易强国行列。指出:“当年,中国对经济全球化也有过疑虑,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有过忐忑……中国勇敢迈向了世界市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呛过水,遇到过漩涡,遇到过风浪,但我们在游泳中学会了游泳。这是正确的战略抉择。”因此,中国不仅通过改革开放融入世界,更通过改革开放对世界产生着深刻影响。改革开放不仅为中国赢得了发展机遇,吸纳了充裕的资金,学习了国外先进的技术、宝贵的管理经验,吸引了众多国际化人才,而且使中国大踏步地赶上了时代,与世界各国加强了合作交往,提升了中国发展的无限潜力与强大的后发优势,实现了中国与全世界的合作共赢。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经过40年的不懈奋斗,中国正在通过对外开放逐步实现由融入世界走向引领全球治理,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截至20xx年底,中国企业已在有关国家建设75个境外贸易合作区,上缴东道国税费超过16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22万个就业岗位,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更是达到近三分之一。中国广泛参与了许多重要国际合作,如中阿合作论坛、中拉论坛、中东欧“16+1合作”等,进一步加深与多边和双边国家之间的理解与信任,并在其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中国通过主持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G20杭州峰会、金砖国家工商论坛等,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重要地位,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在国内外很多场合发表重要演讲,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商共建共享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理念,充分展现了大国担当和领袖风范,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认同,向世界提供着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制胜点——

在加强党的领导中推动中国走向强盛

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前,中国政治舞台上的许多重要力量都尝试过带领中国人民走出困境,但都失败了。只有当中国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领导中国革命之时,才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建立了新中国。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最不可撼动的领导核心。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项极为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根本不可能顺利推进。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正是唯一能够担负起这一历史重任的领导力量。而在改革开放的40年间,始终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也是推动中国改革开放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制胜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党的领导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要求,其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最为重要的两个基本原则,因此就牢牢确立了社会主义方向的旗帜问题和领导核心这个根本的政治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理论上不断突破,在实践中大胆探索,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充分吸取国内外人类文明的一切积极成果,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立足于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进行着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在于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推进改革,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也正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改革开放才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各项改革才能得到统筹协调、蹄疾步稳地推进,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人民群众的磅礴伟力才被真正激发,从而推动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将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党的领导的鲜明主题,坚定不移坚持抓思想从严、抓管党从严、抓执纪从严、抓治吏从严、抓作风从严、抓反腐从严,开辟了管党治党新境界,开创了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局面,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为推动中国走向强起来提供了强大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不仅提出了建设经济强国、文化强国、网络强国、海洋强国、人才强国等一系列强国理念和目标,而且部署了新时代“两步走”战略,绘就了强国时间表和路线图,开启了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下,只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顺利实现。

第三篇:改革开放的历史性价值范文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强调,要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这一重要论述和战略部署,必将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动力。

抓住机遇扩大开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经验

指出,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实践证明,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不仅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本经验,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

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邓小平指出:“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了从引进来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重大转变,实现了市场、资源、投资对外深度开放融合,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实践证明,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加速融合的时代,只有打开国门搞建设,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才能获得更多推动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技术、资源、市场、人才乃至机遇,才能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长期探索与不懈努力。1980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划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开放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建立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1992年,开放长江沿岸芜湖、九江、岳阳、武汉、重庆5个城市;随后,又开放合肥等17个内陆省会城市,并逐步开放内陆边境城市,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的宽领域、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面对外开放格局。

党的xx大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新成就。党的xx大以来,,准确把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断推进开放理论与实践创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维度,谱写了我国对外开放新篇章。从APEC领导人聚首雁栖湖畔到G20首脑相约西子湖边,从“一带一路”赢得沿线国家积极响应到多个自贸协定落地生效,从上海自贸试验区如火如荼到北京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从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SDR货币篮子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投入运转——今天的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拥抱世界。同时,我国逐步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相适应的管理模式,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国际国内市场深度融合,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正在逐步健全。

当前对外开放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对外开放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时代潮流中的机遇与挑战。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推进互联互通、加快融合发展成为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各种交往工具愈加便捷,世界地理时空大大缩短,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更加密切。以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代表的经济全球化,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促进了世界和平、稳定和繁荣,虽遭遇世界经济疲弱、发展失衡、治理困境、公平赤字、保护主义等困难,给我国参与全球化进程带来诸多挑战,但其深入发展之势不可逆转,我们必须在错综复杂的全球经济形势下抓住机遇、化解挑战,乘时代之势形成对外开放新局面。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加速演变中的机遇与挑战。世界经济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进入调整期,新旧动能转换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繁荣的关键。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改革创新潮流奔腾向前,人工智能等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群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升高。与此同时,我国与世界的关系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大幅提高,同国际社会的联动互动更加紧密,并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者和稳定器。这都是我国面临的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要看到,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和不确定性在同步上升,多边贸易谈判举步维艰,各方围绕利益、规则的博弈日益激烈,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

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的机遇与挑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劳动力成本攀升,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环境承载能力接近上限,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任务更加紧迫。同时,我国人力资源丰富、市场规模庞大、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产业配套齐全,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不断改善,开放型经济仍然具备综合竞争优势。在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倒逼下,我国加工贸易加快转型升级,服务贸易持续快速发展,外贸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明显增强,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如何因势利导、乘势而上,推动开放型经济加快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成本、价格优势为主向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是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方向。

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和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指出,融入世界经济是历史大方向,中国经济要发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加速融合的时代,我们必须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世界经济的大海,是回避不了的。强调,要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这就需要我们健全有利于合作共赢并同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建立便利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的体制,不断提高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质量,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促进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需要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扩大银行、保险、证券、养老等市场准入,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推动同更多国家签署高标准双边投资协定、司法协助协定,争取同更多国家互免或简化签证手续;需要构建海外利益保护体系,完善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监管措施,完善风险防范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加强同国际金融机构合作,积极参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建设,发挥丝路基金作用,吸引国际资金共建开放多元共赢的金融合作平台。

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加强内陆沿边、沿海、边境、跨境建设和合作,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是实现全面开放的必由之路。完善内陆沿边地区口岸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外向型产业集群,形成各有侧重的对外开放基地;深化沿海开放,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充分发挥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环渤海及港澳等地发展优势,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带动大区域整体发展;促进内陆开放,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打造国际性竞争新优势。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需要我们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从外贸大国迈向贸易强国;完善对外贸易布局,加强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建设,加强产业链分工合作,提高传统优势产品竞争力,巩固出口市场份额,推动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实行积极的进口政策,鼓励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稳定资源性产品进口,合理增加一般消费品进口;支持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建设一批大宗商品境外生产基地;积极搭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金融服务平台,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和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第四篇:改革开放的历史性价值范文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意味着不仅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而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诸领域、各方面与全过程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的xx大以来,从党和国家全局发展的高度,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对脱贫攻坚作出新的部署,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绩,为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深刻、集中、生动的体现和阐释,充分展现了真挚的为民情怀、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精准扶贫强调干部群众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彰显了鲜明的人民本位意识,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必须以此作为根本遵循。

1、精准扶贫要树立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

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指出:“我们党员干部都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时时刻刻把人民的利益和安危记在心上,谆谆告诫全党在致力于扶贫工作时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走群众路线。当前,基层仍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民群众是脱贫工作的主要对象,同时又是治理基层贫困的根本力量和能动性因素。在党的历史上,我们党由弱变强就在于抓住了孕育着势不可挡的力量的中国农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国的基层孕育着中国的未来,只有抓住了基层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夯实了基础,才会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在扶贫工作中,党员干部需要深刻认识人民至上立场对于扶贫工作开展的重要性。上级部门要深入贫困群众,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中所内含的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本位意识是我们党和国家社会主义性质的鲜明昭示,进一步加深了全党对社会主义本质、中国共产党使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认知,是对共产党人永远站位于人民立场的再次强调,是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在新时代的历史性发展。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决定了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根本,“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既是对全党同志的谆谆告诫,也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精准扶贫与人民本位意识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在扶贫攻坚过程中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贫困群众,不断筑牢党的执政根基。

2、精准扶贫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价值取向就是主体开展活动的意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精准扶贫思想的重要原则和价值取向。它强调人民在扶贫工作这个系统工程中的中心地位,任何工作的开展都要以人民利益的实现程度为核心。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更加清晰自我身份定位,明确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自觉标定目前脱贫攻坚的历史方位,拟定脱贫攻坚的阶段性目标并为之奋斗。正如指出,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价值创造、评价与享受的主体,共产党人来自于广大人民群众,由于其具有先进性才得以成为人民群众的先锋队。指出,“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今后几年,我国脱贫攻坚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因为剩下的大都是条件较差、基础较弱、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和群众。因此,“扶贫、脱贫的措施和工作一定要精准,要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不能大而化之”。精准扶贫的前提是对于贫困群体的精准识别,基于此做出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把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具体实施中,“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等扶贫开发政策聚焦于“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基本问题,也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领扶贫开发工作,是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有效方法,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保证。

3、精准扶贫要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要坚持倾听群众声音、接受群众监督,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指出:“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同样,对于我们正在大力开展的脱贫攻坚战,扶贫成效体现了历史发展的主体价值要求,是人民群众美好价值诉求的具象化价值显现,其价值判定标准也应该是人民利益的实现程度、人民群众对扶贫成效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精准扶贫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为了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和深刻阐释,提升了关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思想认识。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扭转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维护和实现人民利益是党和国家今后的中心工作。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量发展的强势减贫效果弱化,此时如果公共力量的贫困治理能力未得到及时改善,政府、社会、市场多元治理格局未实现内部优化调配与协同性发展,部分地区的贫困现象将有可能出现代际传递、贫困结构化裂变。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正在于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扶弱济贫,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指出:“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作出的庄严承诺”。而要完成这一历史重任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为贫困群众生存权、发展权提供有力保障,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第五篇:改革开放的历史性价值范文

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党的xx大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类社会虽然来自于自然界,但是由于人类社会的主体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这就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方面是自然历史过程,具有客观规律性,另一方面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离不开人的活动,尤其是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从根本上来说,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所以,人民群众既是人类历史大舞台中的“剧中人”,更是“剧作者”;是“演员”,更是“导演”。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问题是实践活动为什么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对此,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作了思考,在他看来,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诚然,动物也生产。……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马克思的这段论述包含十分丰富的内涵,提示我们,动物的“生产”活动仅仅是为了“肉体的需要”,即“生存需要”,所以只遵循着自己单一的“内在尺度”,是一种“片面的”本能活动;与此不同,人的生产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这种活动一方面要根据以人的生存需要为基础的多方面的内在需要,按照自身的“内在尺度”,另一方面又要根据“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即外在的客观条件和规律。所以,马克思告诉我们,人的实践活动之所以高于动物的本能活动,主要原因就在于人的活动遵循着“两个尺度”,并且时时处处善于把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相结合,在不断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中推动社会的发展。

由于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类活动“两大尺度”的思想,要求我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努力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即社会发展既要合乎客观规律,又要满足人的多方面的需要。可以这样认为,社会发展如何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一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合目的性”。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开放,我们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由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本质上与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根据唯物史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表现为社会革命。在这个过程中,人民群众是改变旧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实现社会变革的主力军。从这个角度来看,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相一致,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相一致,所以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说,“在一切生产工具中,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由此可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完美地实现了社会发展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

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历程中,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改革开放的出发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改革开放的依靠者、推动者,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开放的落脚点,切实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不断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善于集纳民智、激发民力,不断夯实改革开放的群众基础,正如所说的那样,“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所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合目的性,又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有机统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