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缘缘堂随笔读后感大全 篇一
早就过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时代,一看见刻意堆砌的华丽词藻就掩书,这本书的语言朴素简练,尤其是前面几篇,简单有趣,像是一位老人回忆年轻时候的事,没有了当年的激动兴奋,却添了好多平和从容。
可是中间开始对孩童的羡艳、对人生宇宙的感慨,不敢苟同,或许是因为我还没有这种经历,或者是我不曾深入去想这种哲学问题,又或者是我一直鼓励自己莫回头因为回不去空叹息。人从出生开始,甚至还未形成胚胎开始,就是奔向死亡,从无例外,与一草一木无二分别,所以,生命更多的是一个过程。婴儿、幼儿、孩童、青年、中年、老年,都只是不同状态,无需在这个状态去肯定羡艳另一个状态,勇敢坦然过好当下就是最好的。偶尔灰心徘徊,只当是调整,过后鼓起勇气继续前行。倘若像书中写的这般,生命该是怎样的寂寥。
初中缘缘堂随笔读后感大全 篇二
随着光阴的流逝,我们也渐渐地进入了《缘缘堂随笔》的阅读,打开《缘缘堂随笔》,没有任何一片文章是多余的,就像打开了一本文学哲理,吸收书中的养分,就像在沐浴阳光。
人们的社会关系就像一个复杂而又结实的网,紧紧的笼罩在我们的身旁,但阿难却不一样,阿难刚出生,没有看清世界的第一眼,就以一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一跳似乎是清白又纯洁的,他没有沾上世界上的任何一滴尘埃,也没有沾上世间的任何笼罩,就像一只不受任何控制的鸟儿,在高空中任意飞翔。
在《梦痕》一篇中,丰子恺先生写下自己对梦痕的理解,是自己留在童年的唯一痕迹,我忽然想起那条眼角上和额头上的伤疤,那伤疤,好像并不存在,被人遗忘,也好像有存在,但它只会是一条普通的伤疤。
读完这本书后,好像明白了许多道理,人生就像爬山,想爬到峰顶,那就必须要努力,成功的路上难免会有一些绊脚石,但我们完全可以克服,也可以将其消灭!
初中缘缘堂随笔读后感大全 篇三
看到有人说这两篇文章过了。
我不知道是指对自己过于严苛了,还是其他。
但是这两篇正好是我最喜欢的两篇。
忆儿时这篇虽然是三篇都以杀生的忏悔为结尾,但是丰子恺本人并没有否定儿时的快乐,快乐是那时候的,不懂事也是那时候的,现在看清了自己当年趣事的本质,不会再去做这些杀生的事,也不会再有儿时的快乐了。加上他本人于佛法颇有渊源,缘缘堂也正是在弘一法师的见证下得来的名字。当一个人向佛礼佛的话,是会有这种小心谨慎的心态的。
再说阿难这篇文章,如果放在前面可能是不太好看的,但是放在丰子恺描述过几个子女的纯真美好之后,就觉得非常难过了。那些他觉得已经十分纯粹的生命,在阿难面前变得非常渺小,这种体验不是每人都有,也不是别人想要拥有的。前几天我老公和我说网上的老年人抢了一堆男生的篮球场要跳广场舞,理论不成还动手,这个消息,我们现在看自然是站在青年人角度,但是如果我们也老了,会不会被带跑偏,认为年轻人恃强凌弱呢。没有人会觉得自己是坏人,但是丰子恺认为自己在孩子和阿难面前十分羞愧。这点就戳了我。
因为看了《忆儿时》我也忆了一下自己的儿时。
杂记 | 每一个孩子的眼睛里都藏着一座动物园
初中缘缘堂随笔读后感大全 篇四
这几周,我们共读了《缘缘堂随笔》这本书,我对这本书有很大的感悟。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阿难这篇文章,作者叹到,阿难,一跳是你的一生!你的一生何其草草?你的寿命何其短促?我与你的父子的球员何其浅薄呢?阿难,他多么天真,自然,清白的生命。
还有渐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事物,都是慢慢来的,比如舞台上如花的美少女,将就就是炉边的老婆子,这都是慢慢的来的。
你还可以在从中体会到孩子的天真有趣,在《华瞻的日记》里,父亲仅仅是剃了头,却被孩子理解为父亲被人欺负。《忆儿时》中,小作者对亚才充满了兴趣,对美味的螃蟹恋恋不舍,对钓鱼尤其喜爱。当你不明白深奥的问题时,这本书就成了你的良师益友,如你不知道梦痕是什么的时候,丰子恺就给你做了解答,梦痕就是梦一般的儿童时代所留下来的唯一的痕迹,邮政痕迹可以探寻儿童时代的美丽的梦。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很多的道理。
初中缘缘堂随笔读后感大全 篇五
在短短几周我们读了《缘缘堂随笔》这本好书,在这本书中有许多对自己有帮助的启发。
“在不知不觉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渐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使人误认其为恒久不变。这真是造物主骗人的一大轨迹!造物的骗人,使人流连于每日每时的生的欢喜而不觉其变迁与辛苦,就是用这个方法的。”——《渐》
“渐”是无形的,你看不到她轻轻挪移的脚步,渐又是有形的,多年后你会惊诧她改变世界的巨大力量;“渐”能掩盖很多变化,使身在其中的人感觉不到,局外的人也难于感觉到。
初中缘缘堂随笔读后感大全 篇六
最初接触丰老,还是听说他是个画漫画的,不是日本漫画而是蕴含中国式幽默的漫画。想来丰老也是文艺青年的鼻祖了,写点文字,画点画,这也是生活的恩赐吧。前段时间学校里展览了丰老的漫画,虽然是复制品,但在每一幅线条简单的漫画前驻足观赏,总能看出这是一个可爱而有生活情趣的老头所绘制的。喜欢孩子的人基本都是好人,也基本都具有一颗赤子之心,在孩子身上找到世界万物的真谛以醒悟自身的修为。
不知为什么,散文是继小说之后我第二大阅读的文体,有许多著名的作家,我总是先读他们的散文而后再读他们的著作,即使那著作举世闻名,流传甚广,但我若买书还是会选一本他的散文集。散文不像小说,作者和读着是隔着一层膜的,彼此之间并不相熟,而散文则更亲切,更短小易读,像是家长里短,作者的片段式的吉光片羽都带着一种分享的感觉,此时作者与读者更像是朋友间的喝茶闲聊,而不是讲故事的人与听故事的人而已。细数自己读过的散文集的作者还真挺多,像是王小波,周国平,汪曾祺,毕淑敏等。
这本书很薄,每一篇都有丰老自己或身边人的小故事引发丰老对人生对万事万物的思考。其实看罢此书,并不觉得能产生非常大的共鸣,可能是我人生阅历不够,而他的散文都是基于自己这几十年来的经历和那个年代的时代背景得出的感谢。所以在缺乏两者中的任何一种,都很难引起我的共鸣。当然书中的某些观点和故事读来都相当有趣和在理。可能是丰老师从弘一法师,文章中的字里行间都有一种佛学的哲思。我是相当敬佩弘一法师的,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耐得住寂寞,在短时间内看破红尘且有如此的佛根佛性。世间少一个李叔同,多一个弘一法师,既有失也有得。万物相生相克,循环前进,乃是世间规律。很喜欢佛法中的一些理论,是几千年间经历无数先人的验证和信仰总结出来的经验和规律。即使玄之又玄,又是众妙之门。而弘一法师并没有宗教派别的忌讳。
回头说丰老,丰老一生有5个孩子,可能对于那个时代来说是正常的,然而我觉得有些惊奇,在我认为等级越高的知识分子越不会在乎自己有多少的后代。不过这可能是我基于现代人得出的偏见。而丰老对于孩子身上特性的把握,可以看出真的是个很爱孩子的人。孩子们虽然有时很吵闹,很调皮,然后在那一双双眼睛里才可以看出世外桃源。干净的眼神能救赎千穿百孔的心。倘若不是拥有赤子之心的人又如何能找到这等珍贵的东西呢。
清隽之笔,却饱含人世哲思理趣,乃为夏日消暑必备小品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