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吧节日随笔内容页

关于端午节的随笔(优选5篇)

2023-06-19 22:51:01节日随笔

第一篇:关于端午节的随笔

今天,天下着蒙蒙细雨,在杨羽帆妈妈和王枢杨妈妈的带领下,我们几个同学一起去他们家包粽子,在路上我一直在问妈妈,去什么地方包粽子啊?妈妈回答说:她也不知道哪个叫什么地方,我很好奇,到底去哪里包粽子啊!很快,妈妈车子终于停了下来。到了,到了,咦!这是什么地方啊,王枢杨妈妈告诉我,说:这是五常是他们养甲鱼的地方,哦,接着妈妈们叫我们去洗下小手开始包粽子了,刚开始我们几个都不会包,只有杨羽帆奶奶,还有我妈妈会包,这时,我就叫妈妈教我怎么包粽子。

妈妈先是教我拿好粽叶子,紧接着把叶子做起个兜兜形状,再把米和肉块放在里面,妈妈说:要先从这边叶子折叠过去,然后把线绑上。就这样,一个粽子包好了。

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煮,在煮的时候,哈哈!我们趁这个机会出去玩了起来,我们先去摘黄瓜吃,大人们告诉我,这里黄瓜没有打农药特别新鲜好吃,于是我们各人都摘了吃。

再接着我们又去看山羊,呵呵,这里居然还有山羊。带着好奇心去看山羊,离羊圈不远就闻到好臭的味道,可是一点儿也不影响我看山羊的心情,山羊看我们这么多人去看它,就叫了起来,咩咩咩!好像和我们招手似的。

很快到了吃中午饭的时间,王枢杨爸爸带我们去一家农庄吃饭,离农庄的旁边有个鱼池,我们更加好奇!因为看着有人在鱼池钩鱼儿,于是,我迫不急待地也想钩鱼儿,睢!旁边就有鱼杆,我拿着鱼杆把鱼儿的食物弄好,扔下去。可是,鱼儿迟迟不上钩,我们都在议论着鱼儿怎么还不上钩啊!可能是我们太吵了原因,鱼儿怕怕的不上来吃鱼饵,还没等我钩上鱼儿,妈妈便叫我吃饭了,妈妈说:吃好饭可以再去钩鱼儿,吃饭的时候我心不在焉,在想着外面鱼池的鱼儿会不会上钩,于是,我跑了出来,又开始钩起鱼儿,这时,我发现鱼儿竟然把我的鱼杆上的鱼饵吃了,等我反映过来鱼儿跑掉了。 在不远处的杨羽帆声音传过来说:他钩到鱼儿了,我赶紧跑过去看,他虽然钩到一条小小的鱼儿,我还是为他高兴,因为我们几人当中只有他钩到鱼儿。我们玩的很开心!

第二篇:关于端午节的随笔

每当端午来临时,每当粽子飘香时,总少不了一番趣味!

端午是有趣的。在端午来临前,人们就开始包粽子。我奶奶可是包粽子的高手,一些普普通通的粽叶,一些普普通通的糯米,一根普普通通的绳子,在奶奶的手里,翻来折去,最后打上结,一个正三角形的粽子就完工了。不一会儿,桌上就出现了许多粽子,远远看上去,粽叶嫩得发亮,漂亮极了。粽子下锅了,煮粽子大约需要一小时,我静静地坐待着,聚精会神地看着。毕竟我只是一个五岁的孩子,因为太困坚持不住,就蹲在地上睡着了……

乍时,一股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我醒了过来。只见竹篮里放着一些热腾腾的粽子,我立刻站起来,跑到竹篮边,拿起一个粽子,烫得我来回走动。我把粽子放在桌子上。粽子冒着热气,散发香气,粽叶上还有点点水珠。我小心翼翼地剥开墨绿色的粽叶,

只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是好看。

我一口咬下去,米团黏而不腻,像雪从口中划过,只留下淡淡的清香。粽子实在是太好吃了,吃得我嘴上都是糯米,像一只大花猫,奶奶看到我这个样子,不由得笑了起来,我不知道奶奶为什么笑,就也跟着笑了起来。

在父母的那个时代,端午是忙碌的,因为麦子熟了,该丰收了,于是,人们纷纷拿起镰刀,只顾收麦当然没有干劲儿,所以来了个“割麦比赛”。“三——二——一,开始!”大家你追我赶,耳边不停传来“嘶嘶”声。他们的手变黄了,大汗淋漓,心里却是喜悦的。他们深情地望着一望无际的天空,露出了甜蜜的笑容。

端午是忙碌的,端午更是有趣的!

第三篇:关于端午节的随笔

我的家乡在湖北,时至五月,家乡的空气里弥漫着粽子的香味。是啊,端午节到了!端午节在湖北俗称端阳,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喝黄酒,龙舟下水喜洋洋!正如这首民谣所唱,在每年的端午节,湖北各地均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黄酒、悬艾草的习俗。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在宜昌市秭归县端午龙舟竞渡,非常隆重,还有祭祀、招魂等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活动。

查看史书,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纪念直言敢谏的伍子胥之说、有同情孝女曹娥之说、有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之说。而在家乡,千百年来,尤以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占据主流地位。

据史书记载,屈原为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天的湖北宜昌市秭归)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被去职与流放,却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的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国家被侵略,含恨报石投江,楚国百姓闻讯奋起驾舟营救,此后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又怕江河里的鱼吃屈原的身体,就纷纷拿米团投入江中,后来便有了包粽子的习俗。每年的端午节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祭拜习俗,体现了百姓对爱国诗人的敬佩与思念。

从-年起,我国将端午节规定为法定节假日。-年,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这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

千山万水粽是情,千秋犹怜屈子心,诗人仰天出门去,世间难觅离骚人!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文化源远流长,其在文学方面的造诣,是中华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其高雅的文人气质和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

又是一年端午节,随着知识的增长,我对端午节的来历和意义有了更深的了解,其风俗习惯及文化传承,增强了我们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第四篇:关于端午节的随笔

“5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首民谣生动地表达了端午节的主要风俗。是的,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传闻在古时候诗人屈原投江时,大家怕他的尸体被鱼吃掉,所以包了很多粽子偷到江中。怪不能,我一想到端午节脑海里就浮现出一只香香的粽子来。

今天,姥姥包了我最爱吃的大肉粽,可香啦!刚开始,姥姥端来了一盆加好调料的生糯米。那些洁白的糯米在加完调味料之后,一下子变成了咖啡色,仿佛掉进了染缸一样。接着,姥姥把浸泡好的碧绿的粽叶卷成一个像漏斗一样的小桶,然后,塞上糯米再放上两片长长的精肉,在洒上一层糯米包起来,用白色棉绳将粽子扎好,一个大肉粽就完成了。粽子外表挺有趣的的:一个全方面立体的三角状,再配上缠来又缠去的棉绳,就犹如被绑架了似的,真搞笑!姥姥把粽子都放进了锅里煮,我可急了,想立刻吃吃看。在粽子被放进锅里不到半个小时时,我便问:“奶奶,什么时间好?”“刚刚放进来如何会熟啊!”姥姥说。我在姥姥家走来走去,总想找点什么乐子来打发煮粽子的时间。过了许久,我在看电视,一阵阵粽香流进了我的鼻子,我连忙跑过去让姥姥给我拆一个。拆开粽叶时,那一粒一粒糯米跳进了我的眼帘,那些糯米煮过后披上了一件油亮油亮的衣服,看着就叫人流口水,于是我咬下了一大口,肉也又熟又香!嗯。这是我吃到过的吃的粽子了!

此外,你还不了解端午节有其他名字吧!我来对你说。端午节又被叫做午日节、5月节、浴兰节和诗人节,名字海量,是中国人民从古到今天以来古老的传统文化。端午节还要挂香囊避邪,不久前就有人送我了一个,那是一个红色的前面绣有红“福”字的香囊,很漂亮,凑近鼻子闻闻,哎呀!一阵又难闻有刺鼻的中药味冒了出来,虽然这种气味难以入鼻,但母亲对我说这种香味啊能驱虫赶蚊,所以我一直放在床边。

到了吃晚饭时,大家家,姥姥老两口和舅舅家一块围坐在餐桌周围,有说有笑地吃着饭,热闹又温馨!最后我拎着一大串被姥姥扎起来的大肉粽,高兴地回家了。

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二千多年来一直传承下来的传统,就让大家一块用快乐和粽香来记住这个端午节吧!

第五篇:关于端午节的随笔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也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早上起床,我就看见姥姥和姥爷在往水缸里装水,我想:姥姥、姥爷平时不装水,怎么非要今天装?我带着疑问去问姥姥,姥姥回答:“因为今天是端午节,装满水,寓意是让我们一家人幸福美满。”接着,我又看见爸爸妈妈在打扫院子,我又不明白了,昨天刚打扫的,今天怎么又兴师动众了?我带着这个疑问,又去问爸爸,爸爸说:“今天是端午节,我们打扫院子,相当于在迎接节日哩!”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走向了洗手间。这时,我闻到一股淡淡地香味,我想:一定是妈妈喷洒香水了。我正纳闷,赶紧跑去问妈妈,妈妈笑了笑,慈爱地摸了摸我的脑袋,轻轻地对我说:“傻孩子,那是艾草水,用那水洗脸既可以防止蚊虫叮咬,又可以让孩子更加漂亮、可爱(艾)!”我点了点头,又去“巡逻”了。不一会儿,太姥姥走过来了,给我胳膊腕上戴上五色线,并告诉我其中的奥秘:戴上它,可以防毒蛇呢!

时间过得真快啊,不一会儿就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今天的午饭不是肉类,也不是炒菜,而是一个个饱满的粽子。我百思不得其解,太姥爷见了,急忙笑着说:“孩子,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人们为了保全那位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尸体,在后来的每年五月初五便往江里投糯米来给鱼虾吃,希望它们吃饱后,不再伤害屈原的尸体。从此,五月初五吃粽子就成了一大习俗。”听了太姥爷的话,我不禁有些伤心,并打心眼里开始敬佩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这时,爱写作的小姨发话了:“我来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吧!”大家齐声说好,只见小姨思量片刻后就开始讲了。不知不觉中,我们发现小姨讲的是我们今天的见闻和趣事,我们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这个端午节就在大家的欢笑声中结束了,端午节可真开心啊,也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我真心盼望下一年的端午节快点儿到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