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吧教学随笔内容页

教师工作优秀随笔(分享5篇)

2023-06-24 19:58:01教学随笔

篇一:教师工作优秀随笔

星期五的下午,是我们评好孩子的时间。每次到这个时候,小朋友就会按照惯例,反省自己一周的表现。我们通过周五的评好孩子活动,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快感,同时增强了自信心,甚至潜意识里也形成了良性的激励竞争,促进上进心。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一直来,我也是这样做的,然而,在一次的奖励活动中,却让我对这样的奖励有了另一种认识。

那是一个周五的下午,例行的一周总结奖励活动,本来想给每个幼儿奖一个“五角星”的,但教室里的“五角星”已经奖的差不多了,我又没有去领新的“五角星”,纸上就留下边角,有点像皇冠形状,怎么办呢?突然,一个想法冒了出来,我何不将这些“皇冠”也作为奖励的一项标记,又找出了一点“苹果娃娃”标记。我将今天要奖励的标记进行了分类,有“苹果娃娃”、“五角星”和用剩的“皇冠”,让幼儿自己评价,该如何奖励。结果,对这次的奖励活动,幼儿异常活跃、兴奋,积极性大大地提高了,他们各自都有发言权,我每举起一样奖品,他们就说出这个奖品应该奖谁,为什么要奖给他,等全班都通过后我就将该奖品奖给那位幼儿,然后其他的幼儿再说出一些勉励的话,希望被奖的幼儿下周哪些方面再争取进步。

尝到了一次甜头,以后的奖励活动我就经常来换换花样,真正把奖励权交给幼儿。有时有小朋友互相评比、有时让每一组的小组长来评、有时让小朋友自己来评一评自己的表现……形式多样。渐渐地,我发现他们的思维有了明显的飞跃,对各种事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敢于大胆地表述出来,口头语言的表达大大提高了,最主要的是学会了欣赏别人的长处,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

回想当初,在种种的所谓奖励的外在好处的光环庇护下,我不知不觉进了一个误区,那就是理所当然地把奖励的自主权独揽在自己身上,以自己教师的眼光、意识为标准,去衡量幼儿的表现,以致忽略了活动本身的互动性与开放性,很容易使幼儿产生一种观念,老师的标准就是对的,老师说谁乖,谁就是好孩子,就可以奖小星星,慢慢地形成一种较依赖教师,以教师为中心的意念。这不是违背了我们的教育宗旨吗?还好,现在我终于醒悟,走出误区了,而更值得高兴的是,我们班孩子都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的程度上自觉进步

篇二:教师工作优秀随笔

6:00,闹钟准时响起,虽然铃声是我最爱的音乐,但这个时候听在耳里没有一丝愉悦,按下闹钟,想多睡两分钟,被闹钟吵醒的爱人推了推我,嘟哝着“别迟到了”,我翻身起床,睡眼蒙地穿衣、梳洗。6:30走出家门,冷风迎风吹来,不由自主地缩起了脖子,大地尚未醒来,月亮仍然在头顶挂着,冬日的月亮总是在太阳渐渐上升之后才依依不舍地隐退。

所幸学校和家仅有一街之遥,我很快步行到学校,6:40进教室,明亮的灯光下,六十多个学生正在放声朗读着英语或者生物,看到我走进教室,他们迅速收起手里的课本,拿出语文课本,开始按前一天我布置的任务复习,黑板旁是鲜艳的红色纸板做成的高考倒计时牌,此刻正清晰地写着“距离高考,110天”。

7:15,早自习结束,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到食堂进餐,距离上课只有半个小时,刚刚空空的食堂挤满了进餐的学生,每个窗口前都排起了长队。我迅速吃完早餐,整理好上课需要的课本和教案,等到上课铃声的响起。

冬天的教室总是很暖和,密不透风的教室让人昏昏欲睡,我使出浑身解数逗乐学生,希望他们能保持高昂的情绪,前排成绩好的学生目不转睛地盯着我,跟随我的讲解时而点头时而皱眉,这是有机会上好大学的学生,面对跳动的倒计时牌,他们摩肩擦掌、跃跃欲试。教室后排有几个总也推不醒的学生,趴在桌上无视我的存在,几个月前我还逐一和他们谈话,希望他们能坚持到底,让他们不求最好但求对得起自己,谈话的收效甚微,面对一蹶不振的成绩和越来越少的时间,他们开始放弃,上课睡觉、不完成作业,甚至不参加考试。我心里暗暗着急:已经放弃了自己的他们,该如何迈进高考考场?

9:15,结束两节课的我走出教室,一个男生追出来,用焦虑的声音问我关于诗歌鉴赏应该怎样解答,这是两个月前刚刚复习过的知识点,当时他掌握得很好,现在,高考越来越近,他却面对题目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我耐心地给他讲解,直到他恍然大悟。高考的压力开始真实地反应在学生身上,这种压力谁也逃不掉,我真切地感觉到学生的变化,随着高考的临近,我也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了十多年前面临高考时的青春期的自己。

下午还有另外一个班的两节课,我在办公室整理自己的复习备考笔记,办公室很安静,偶尔的谈话都是围绕着复习展开,老师们伏案写着什么,担任班主任的同事桌面上用红笔分析过的成绩单很醒目地占据着最显眼的位置,每个学生的名字后面都有批注以及成绩的波动情况,厚厚的资料堆满了办公桌,镜片后面的眼睛布满红血丝,作为班主任的他们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一点才能休息,辛苦可想而知。我扭头看了一眼窗台上的吊兰,翠绿的叶子充满生机,给沉寂的办公室带来了一点活力,这盆吊兰是教师节的时候学生送给我的,当时学生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教师节快乐”,年轻的脸像绽放在春日下的花,转眼五个月过去了,还是那张张年轻的脸,但已经写满了疲惫,笑容越来越少地出现在他们脸上,我想,或许,这就是成长。是啊,成长的阵痛谁没有经历过呢?

吃过午饭,马马虎虎休息了一下,我走进了所带的另一个班,再次重复早上的教学过程。虽然单调,但因为面对的学生不一样,我仍然在单调的教学中找到了快乐,年复一年的生活教会了我怎样找到人生的价值,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能感受到青春的希望和生命的搏动。或许一百多天后,他们将永远不再出现在我的世界里,但他们带给我的那么多难忘的日子,一个个堆砌成了我的人生,叫我怎么能轻易忘怀,又怎么能不常怀感恩?

17:00,下班回家。爸爸已经将上小学的儿子和上幼儿园的女儿接回来了,并开始辅导功课。妈妈在厨房准备晚餐。我很感谢家里的老人,家务活基本上不用我操心,因为爸爸妈妈曾经是教师,所以孩子的功课也让我省心了不少。太多的精力放在学生身上,有时候自己也会感觉对不起家人,可是,在学生如此重要的时刻,作为老师的我和我的同事们都毫不犹豫地投入全心在事业上,这或许就是教师的本能,谈不上伟大却的确让人肃然起敬。

吃完饭,接到一个学生的电话,是我曾经带过的学生,因为去年高考失利选择了复读,很乖巧的一个女生,逢年过节都会给我发短信问候,电话里她的声音很低沉,有很重的鼻音,好像刚刚哭过,她说自己这次摸底考试考得不理想,感觉越来越不自信了。我在电话里安慰了她几句,让她在办公室等我,我想跟她谈谈。儿子和女儿拉着我的手让我陪他们玩电动小汽车,我告诉他们,妈妈有事得到学校去一下,孩子们很懂事地点点头,叮嘱我早点回来,亲亲宝贝们的小脸,我走出了家门。

20:00,结束了与学生的谈话,看着她自信的步伐,我由衷地松了一口气,希望一百多天后她能自信地走进高考的考场,迎接她第二场也是不容有失的一场厮杀。

回到家已经是华灯初上,忙碌了一天的爱人也回家了,我们简单地交流了一下今天的心情,洗漱完毕,时钟已指向了21:00,孩子们已经跟爷爷奶奶上床睡了。就着床头的灯光看了几页《一片阳光》,我最喜欢的林徽因的作品集,瞌睡涌上来了,关上灯,闭上眼睛,觉得真的很累,我想,距离高考110天的学生们,更累吧。

终于结束了,我的一天。

篇三:教师工作优秀随笔

“我、强强、平平同住在一个苗圃里,我又矮又瘦,歪着脖子,强强枝大叶茂,英俊挺拔,平平如其名,比我强点,但也平平常常。有一天,强强被一有钱人请到院子里,吃喝不愁,逍遥自在。平平被请去公路旁,天天风吹日晒,但他有同伴们的鼓励,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顶着灰尘越长越结实,越长越高大。我随便被人插在小山上,没人搭理。吃不好,睡不好,炎炎烈日,咆哮的风雨,狰狞的雷电。但每天早上,我能真切的感受到朝阳的活力与热情。它告诉我,不要放弃,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希望。于是我变得坚强起来了,学会了在风中微笑,与风雨斗争也充满了乐趣。多年过去,强强的主人败落,无心管他,养尊处优的他失去了呵护,不久枯枝败叶,根死干休。平平长得笔直结实了,被人安放到屋中央做了栋梁,一位艺术家发现了我,赞不绝口把我移去坐了盆景…..”

这是晚上阅读到的一篇文章《让生命淋淋雨》,感慨颇多,想到了孩子们的成长。三棵树不同的生长环境,造就了他们的未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孩子们多数像文章中的强强一样,在家人百般的呵护下,养尊处优,不仅吃喝不愁,个别还骄横任性,成了蛮不讲理,惹是生非的熊孩子。而熊孩子一旦离开了大人的呵护,便和强强一样很难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还记得曾读过的另一篇文章《教师的“责任心”,请适度》说的是孩子们在家里和幼儿园期间,有家长和老师悉心照顾,事事提醒,而去了小学之后没有了提醒,爸爸妈妈发现孩子灌满水的水壶依然滴水未减,衣服丢三落四,而孩子们的回答是“我不渴”“我不会开水壶盖”“我忘记穿外套了”,在幼儿园养成的好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瞬间崩溃。这些都说明我们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在照顾孩子时把握好尺度,要责任有度。而文中的平平和我在恶劣的环境中生长,在与风雨日晒的斗争中不断成长,磨练了意志,充满了生命的激情与昂扬斗志,磨难让它们的生命变得更强大。其实我们孩子们的成长何尝不需要逆境和挫折,适时地挫折能够更锻炼孩子。只有经历过逆境和挫折磨练的孩子将来才会有更强的适应社会不同环境的能力,才会更强大。

生活的磨难在孩子们的成长中也是一种财富,它能使孩子更坚强,使孩子将来的人生更精彩。亲爱的老师和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别忘记,让生命淋淋雨。

教师工作优秀随笔

篇四:教师工作优秀随笔

教会幼儿正确的发音是发展幼儿口语的基础。语音是发展语言的基础,要发展幼儿语言,第一步就应该教会幼儿正确的发音。只有发准了音,幼儿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

幼儿的发音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幼儿语言发展,还会影响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对今后升小学,学好汉语拼音,正确朗读,书写汉字甚至对双语学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必须引起我们的广泛关注。

在小班语言教学中许多幼师只注重抓发音练习和丰富词汇两项。使得很多孩子只会一些单词,不会表达意思;有时个别单词发音纠正了,但在语句中单词的发音又错了,所以,这一时段内不应单抓语音、词汇,而应该结合短句进行练习。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意识地让幼儿大胆的表达出来,拿出一件玩具让他描述,孩子从玩具的各部分特征进行概括,从而使孩子从不会说、不愿说过渡到大胆地说。

注意听、说能力的培养是对小班幼儿口语训练的中的重要一环,模仿、实践、训练、创造、运用是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这一过程的基础阶段首先要解决幼儿听、说能力的培养。在听、说能力的培养中笔者认为首先要教会幼儿注意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清楚才能说得明白。所以,作为家长应该给孩子们创造适当的语言的环境。我在培养小班幼儿听的方面提出了两点要求,即:能注意倾听老师和同伴讲话;注意坚持给孩子创造听读的环境!

总之,在培养说的能力上,运用“模仿→实践→创造”这一过程,使幼儿在念儿歌、讲故事中,发音、口齿都变得清楚,能大致完整的描述某样东西、某件事。幼教工作者应抓住一切有利因素,因势利导,启发幼儿,及时改进,进一步促进幼儿园小班幼儿语言能力。

虽然已有4年时间没有教小班了,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课程渗透都不及别的老师,但既然接手了这个班,我想我有责任把这个班级管理好,服务好。每个学期初,每年新生入园,解决幼儿的分离焦虑是教师的重要工作。为了使幼儿尽快熟悉幼儿园,喜欢上幼儿园,我在历年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在深入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及家庭状况的基础上,尝试采用幼儿园教育趋于家庭化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篇五:教师工作优秀随笔

本学年,市教研中心在初中积极开展“学案导学”教学活动,这是经由高中教学实践证明的一种更科学高效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案导学已经实施半个学期了,通过半个学期的教研和实践,对学案导学有一点粗浅的认识。

实施学案导学,学案的编写是关键,学案的编写要有导学性,学生能够根据它能够自主地进行学习,对于生物学科来说,学习过程往往安排两个环节:“自主探究”和“我来总结”,自主探究往往就是把课本上的知识点以填空的形式出现,学生大都能靠自主学习找到问题的答案,但这样形成的知识点很凌乱,所以在自主探究以后再安排“我来总结”的环节,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依据学案上的提示将知识点加以归纳总结,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学案导学,容易造成的一个弊端是学生在学案和课本之间频繁转换,精力难以集中,要克服这一点,编写学案时就要注意学习内容的整合,尽量减少转换的次数。

学案导学的优点是:在老师方面,避免了授课的随意性,功夫下在了课前,课堂上就可以把精力放在学生身上,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随时进行点拨和指导。对学生来说,学生拿到学案后,对本节课要达到的目标很明确,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精力,而且不会出现在传统课堂上那种因为没有听清老师的一句话而思维中断的尴尬。而且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主要是在进行自主学习,课堂容量大大增加。

运用学案导学,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小组内合作的意识。因为在这样的课堂上,很多时候是学生在自己对照学案学习,如果没有自主学习能力,就容易放任自流,完不成学习任务。比起传统课堂,教师的讲解大大减少,许多小疑问需要在小组内探讨解决,有的学生不善于与人交流,致使学习陷入困境。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及时发现这种现象,给予帮助和指导。也有必要对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进行主题培训。

虽然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全在学案上,但决不是在课堂上老师就可以当甩手掌柜。一堂课是否是活跃的、高效的,关键还在于教师在课堂上的操作,什么时候点拨,点拨到什么程度,如何适时地在学生自学陷入沉闷时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这都需要教师课前认真分析,掌握学情,课堂上密切注视学生的动向,运用个人的策略实现学案导学最大的有效性。

学案导学还处在摸索阶段,我的一些意见还很不成熟,我们学科组今年的小课题研究就是“学案导学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实现”,希望能够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研究,摸索出成熟的学案导学模式,总结出学案导学的成功经验,使自己的教学和教研更上一个台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