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高中语文作业的随笔
风雪中,雪花像翩翩仙子,闪动着晶莹剔透的身躯,迎着呼呼的北风,在空中劲舞。梅在风中摇曳着自己的身姿,凌寒不畏,惊诧诧的绽开着,纯美如雪,品性高贞,陶冶着多少仁人志士的情操。
我多想借着家乡皑皑的白雪,邀来一场梅花的盛宴,让我在飘雪的清晨或是黄昏,静立梅树下,聆听梅花开放的声音!一朵梅、一片雪、一阕词、一怀香,把心情放逐在这天地的精灵间,纵有万千言语,都可尽情诉说。
在梅雪共吟的季节里,感触她们的灵魂,释放着超乎寻常的一段深厚情谊,领略着她们的一片片情怀,放飞彼此跋涉已久的身心,在净美这个季节这个世界的同时,情感得到无限的升华。
在梅雪共舞的氛围中,感受她们那份纯美炽热,相依相偎真挚执著的情愫。两个素洁的灵魂游冶一处,雪花拎着一沓情意浓浓的诗篇,踏着韵脚带着淡淡的清香,溢满心灵的震撼,赋予山川灵性,大地素美。
料峭春风吹酒醒,花香扑面醉闲心。在这不经意的相逢,却让两颗晶莹的心,相容在一起,你细读了我的疲惫,我扫描了你的尘世,一切都在依偎的牵绊中,给这个冬去春来的季节充实了无限的美丽景象。 雪中吟梅,是何等的惬意与感动。花瓣纷飞,弯下身来,采集点点诗章,一份芬芳,一缕沁人心扉的梅香,那份融入,那份默契。雪花欣赏寒风中最美的生命,迎春而绽,将温暖讯息编织成一束束美丽的花瓣,馨香于世。
梅花敬慕这从天而降的生灵,傲寒而生,将冷酷收集装饰成一朵朵迷人的花朵,纷落于世。北风呼啸,几番激情,演绎一季梅雪共舞,无与伦比的'清纯美景。此情此景,曾有过多少文人墨客陶醉其中,留下许多精美的诗句。
情寄寒梅雪中立,一片丹心洒玉滴,雪帘轻卷诗人立,暗香沁放梦依依。梅花就好似那清幽的女子,纯白的衣裙,在纷纷雪花中姗姗地走来,带着幽幽的韵味,带着晶莹剔透纯美的心灵,留给世人的是吟诵不完的歌赋,赞赏不尽的词句。
啊,梅花,是你那不知疲倦的守候,不畏严寒的陪伴,在皑雪里真情绽放,渗透着幽香,展现出隽秀,默契结晶的组合,给人世间带来了深深的感动与温暖,欢乐与享受。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经过千百年来华夏文明文学艺术的不断熏陶,傲寒而绽的梅花精神,已深深地融入与中华民族的骨子里,孕育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品格。
我站立在寒冷的北风中,透过漫天的飞絮,努力搜寻着一切有关梅的讯息!让心灵栖息在慢慢飞雪中的梅林,带着一颗无暇的心徜徉,不管身处何地,无论境遇如何,都要学会在红尘中为自己绽放和喝彩,这就是梅雪给予我们领悟的深刻内涵!
篇二:高中语文作业的随笔
小轩窗,正梳收,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藏在心底的情,是岁月沉淀出的,表露出口的情,是输于岁月漫漫的。
我曾在自己面前搁了一块此路不通的招牌,但爱情含笑而过。她说,所有的地方我都能进去。如果你没有感受到孤独和绝望,你是不会知道爱是怎么回事。真正的爱情不仅要求相爱,而且要求相互洞察内心世界。爱情不是用言语所能表达的,只有用生活,用生活的全部来表达她。
爱情是理性的放纵,是伟大心灵的享受。谁能在爱情中有最大的耐心,谁就有最大的成功。成熟的爱情,敬意并不轻易表现出来,她是谦逊的,潜伏的,等待了又等待,聪明人对爱情始终有戒心,三思而后行。
篇三:高中语文作业的随笔
第一声晚自习的下课铃响了,我撂下书本,独自一人步出教室,行走在空无一人的楼道间,向宿舍走去。
没有丝毫的着急,静静地,我独自一人走出了教学楼。很自然,我选择走一条通往宿舍较远的路,因为在这条路上有树、有花、有水、还有桥。一想到即将到来的美景,我就如堤糊灌顶似的,满身的幸福。
走着走着,漫步出婆娑的树影,头顶上便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今天的她虽不似前几日丰腴,但在那残缺的形态和银白的光辉配合下,依旧显现出不一样的姿态,将宁静的、洁白的、柔和的月光轻轻地洒向人间,可又有谁会去注意她呢?感叹着,我继续向前走去。
在一棵苍老的银杏树前,我停下脚步,这棵树少说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年青时,他头角峥嵘,傲然独立,但到了这垂老之年,他不由地落尽了叶子,尽显老迈之态,他就这么光脱脱地站在那儿,偶尔也会有几只乌鸦站在他的枝头,发出凄凉的叫声。月光下,我感到他在颤抖。大树啊!你是否想告诉我不要像你一样,年轻时只知一味地想要快点挺拔,屹立于富饶的土壤,俯看同类吗?
撇开这悲凉的风景,我朝着远处继续前行。眼前,一座古朴却又不失时尚的小桥安静地躺在如纱的水面上,那像树藤般的一个个串联的彩灯温柔地潜伏在桥身上,桥两侧的灯发出温馨的光,就如一道彩虹横亘在水面上,不知怎的,我却觉得,这不是桥,是家,是天堂。走过它,我就能拥抱自己。
我痴痴地朝桥走去,路上一朵朵沾了露水的蔷薇向我欢笑,连大地也舒松了它的筋骨,让我踏着它就像踏着一块华丽的地毯。
终于,我走上了桥,望着远处的山和月,享受着阵阵和煦的风,不由地想到苏子的名句:“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这是何等豪放、逍遥啊,沉浸在美景中,只觉自己就将醉去。。。。。。
第二声晚自习的下课铃响了,伴随着它的是同学们关于试题的高谈阔论,为了分数而喋喋不休。他们刚出教学楼,便齐刷刷地涌进离宿舍较近的中央大道。
唉!世人皆道逍遥好,惟有功名忘不了。作为学子,惟有为功名而苦读。感叹之余,我又不禁发问,难道这校园内的景色,他们从来都视而不见吗?都未曾发现吗?抑或,他们认为这只是死的、无生气的?
感慨着,我又继续前行,不知不觉,我已经走到了空荡荡的宿舍大门前,而就在不远处,同学们正一群群走来。
高中语文作业的随笔
篇四:高中语文作业的随笔
寒风在空中带着孤零零的黄叶在漫无目的的寻找归程,一只带着凄楚叫声的大雁在惨白惨白的天空中觅拦寸光,一缕青烟在寂寥中述说着这落日的凄美!一片片,一只只,一缕缕,在这么多的无边风景中,编织了一个寂寥之境!
溪中之水与前些时年相比,少了些许的灵动,少了些许的霸气,少了些许的自然,但一成不变的是那柔柔弱弱的水烟,象征着温度的暖泉。指尖轻点,接着便出现往昔的星星点点。
山中之树越发的葱郁,丝毫没有因为那枯黄一地的小草而苦闷伤感。还记得在几年前的情形,那时在山地上一片荒芜,哪里能见得这样可爱的一抹绿色呢?虽以值冬季,但那逃窜在林间的动物们,还在为过冬所需的食物而奋战。不知是怎么的,看到他们令我很兴奋,至少在这个枯乏的季节,我感到了腾飞的喜悦!
我记得在这片茂密的山林中,藏着一个神圣的天池,那是地球母亲巧夺天工的杰作。那里边藏着我与故人的可贵回忆,正因那时的我们知道时间不可能永远停留在那一刻,故那时的我们尽兴尽行,好不潇洒!现在的那块圣地,再也不再神圣,它充满了利益的味道!难道真的是“桃源仙境惹人闲,欲与金钱共柑难“。吗?
往上往上往上,在那高高的地方,一座衔接着生命的桥梁立于我的头顶之上,越过无数的坎坷,我登上那座曾经攀越过无数次的桥梁,而现在却”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如今的它老到再也承载不了往日的辉煌时刻了,摇摇欲坠的身体多么希望找到一个依靠啊!他同我们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在我的成长岁月中添上一笔童趣。如今我们长大了,各自为着各自的目标在努力奋斗这,可谁还会记得,那座伴我们成长的天桥!或许早忘记了他的模样,或许你还会以为他毅然而立,有谁会想到,一个走向垂暮的老人,在那深深的山林中呼唤着他的孩子们!
一步一顿,一深一浅的脚印熟悉又陌生。一林一景,一生一世都不会忘记曾经的美丽,今昔之妖娆!
篇五:高中语文作业的随笔
回家后的第三天,我起了了个大早。原本以为奶奶会在吃完早餐后和我去山里逛逛。可是她却说吃了中饭再去。就这样时间到了正午,本来还晴朗天空突然下了几滴雨,我有点担心雨会越下越大,便琢磨着到底该不该去。于是问了奶奶的想法。奶奶说当然去啊,反正又没事。这才开始了原来的旅程。
其实,这次去山里呢。也是有目的的,听别人说我们这儿有一块石头,是本地的挖山人挖出来的。本来是想着修桥用。结果把这块石头翻过来一看,才知道这石头上刻着许多人的名字,全是捐献的钱数。皆用“两”来计算。石头的左边写着“嘉庆”。推算时间也可以算是几百年的古物了。他们都说这块石头是当初修庵的时候立的。可是在大跃进年间,庵被拆了。最后只孤零零的留下一块石头。 我听了他们的话就在想,如果没有有心的人去把这个东西翻过来看看,那也就不会发现这是个价值连城的古董了。不过这也是个假设,这他们嘴里说的真东西我当时也没见着了。
和奶奶走了好长一节山路。这里全是光秃秃的山地。本来是山里到处都是茂林修竹的,可惜要建个风景区。只能砍了这里的树,种上茶花来供别人观赏。 不仅如此,还从山的中央开了一条路,好方便车能够进来,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美丽的茶花。
不过呢,这里的树虽然砍了许多。视野也随之开阔起来。以前因为这里树太多,总给人一种阴森森的感觉。现在站在地上,不费吹灰之力便能眺望到远方的风景。站在褐色的土地上,像是身处大漠一般,别有一番感觉。也不知走了多久,我和奶奶看到了一个呈螺旋式上升的梯田。费了很大劲走上去,站在中央平视,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整个村的风景尽收眼底。绿色的树林,黄色的泥土,与红瓦白墙相得益彰。果然,乡村的风景别具一格。在梯田顶上环视了一圈,我们走下来。沿着绵绵小路去看那块传说中的“清朝石头。”本来我还想着会把这块无价之宝供在某个显眼的地方,想不到就放在马路边。丝毫没有把它当做宝贝。石头上,有很多字经过风吹雨打,已经看不见了。很多字都是繁体文,我也只能凭着一些所学的东西去揣测它是什么字。唯一能够证明的是,捐的钱都是以“两”或“钱”做单位。左上一排长长的文字我只能看出“嘉庆”这两个字。其余的都不认识。不过,这也足以证明它是个古物吧。
看完了自己想看的东西,我们原道返回。回去的路上,奶奶还跟我说了很多关于这块石头的故事。走在山地里,我抬起头,看到儿时吃的茶片悬挂在树木上,真是好久没见过这个东西了,我把它摘下来,吃了一口,满嘴苦涩又微甜的感觉。 今天呢,最开心的就是有奶奶陪我去逛,希望以后还能多去一些地方,长长自己的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