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吧节日随笔内容页

端午节优秀作文八年级随笔(通用5篇)

2023-08-26 09:18:02节日随笔

端午节优秀作文八年级随笔 (一)

我爱吃香喷喷的粽子,也看过别人包粽子,却从未自己动手-。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开眼界了。

我乖乖地在奶奶身旁耳染目睹,认为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天才的我,我一定会不学自通。谁知,当我真正去包时,才明白能把粽子包得漂亮而结实非常不容易。

开始动手,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放上几颗红枣,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极了,没想到包粽子比想象中还顺利。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淘气的小孩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我急得直跺脚,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倒出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

经过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简单的步骤——扎棕绳。小意思,看我大显身手。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我接过棕绳,先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还认为奶奶包的粽子样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张地用棕绳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只要不随便碰到绳子,也是比较结实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绳那短的一部分,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种各样的粽子在奶奶手中诞生,可我连一只都包不好,不行,我不能退缩,不能气馁。有了失败,我小心了许多,也成功地包出了许多像样的粽子。

当我们坐在一起,尝着自己亲手做的粽子时,觉得今天的粽子特别甜。因为,这是我劳动的收获!

端午节优秀作文八年级随笔 (二)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在柔情的六月初,端午节终于到来了。

街道上、集市里,处处都是吆喝着的小贩和热热闹闹的人群,他们和飘着粽子香的城镇,构成了一道端午的风景线。

打小,我就喜欢吃外婆包的粽子。每到端午节,外婆就会亲自下厨,为从远方赶回来的儿女做美味的粽子。今年也不例外,远在重庆的舅舅一家和妈妈一家一大早就匆匆地赶回了外婆家。

几天前,外婆就开始马不停蹄地准备包粽子的材料:糯米、肉馅、苇叶等,为的就是能够让难得一见的儿女吃上美味的粽子。数张苇叶被外婆一张张洗干净,用沸水煮软后,整齐地晾在一旁。而用来包粽子的糯米是由外婆亲自栽种的,按外婆的话说:“自家的糯米才够香,比起外面卖的那些不知好了多少倍。”

包粽子前,外婆一个人就包揽了所有的准备工作,从不用别人插手。不一会儿,外婆的老屋里便弥漫着粽子馅料的诱人香味。

“包粽子喽!”外婆、外公、舅舅、舅妈一行人围到了小桌边,一边用热气腾腾的冒着热气的馅料包粽子,一边说笑着。笑得最开心的自然要数看到全家人团聚的外婆了。

没过多久,粽子就包得差不多了。外婆又一阵忙碌后,桌上就摆满了香喷喷的粽子。深绿色的苇叶包着雪白的糯米,加上各种馅料,蘸上白糖,清香扑鼻。一家人都不禁对外婆的手艺啧啧赞叹,外婆笑得合不拢嘴,说:“你们大城市里,哪里吃得到这么正宗的粽子哟!”

我突然明白了,外婆包的粽子之所以如此美味,是因为每个粽子里都浸透着外婆对儿女的爱。

端午节优秀作文八年级随笔 (三)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着这首儿歌,我就知道,端午节就要来了。

今天是端午节,爸爸叫我和他一起包粽子。这不是很好办吗?我很快答应下来。

俗话说得好“新官上任三把火。”爸爸的话音刚落,我就马上从厨房拿来了一叠翠绿欲滴的粽叶,接着,又拿来了一捆棕绳,端出糯米和其他馅料。“开始包粽子啦!”我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欢呼完了后,我擦了擦手掌,瞟了一眼桌上的材料。神气十足地说:“包粽子的材料你给我听好了,本小姐陈师傅要把你们变成一个个大粽子。你们可要听话哦!”于是,我选了两片差不多大小的粽叶就开始包起来。我先把粽叶叠在一起,卷成了一个“喇叭形”,就开始添米和馅料。我看了看爸爸,爸爸还在卷粽叶呢!我得意洋洋得想:呵呵,老爸真慢,连我也比不过,真是一头大蜗牛!正当我沉浸在喜悦中时,爸爸看了看我手中的粽子,说:“你包的方法不对。”这句话给我当头泼了一头冷水。我吓了一跳,不小心用力捏了一下。“哗——”糯米就像飞珠滚玉似的跳了出来,散了满桌。爸爸滑稽地说:“看来,这位小陈师傅的手艺不太高超哦!”我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但是还不情愿地说:“那我怎么办?”“我来给你做个示范!”爸爸爽快地回答。我瞪大了眼睛。只见爸爸拿起两片粽叶,麻利的卷出了一个漏斗的形状添上米和馅料右手大拇指轻轻一盖一折,再绑上粽绳,一个四角粽就包好了。我也学着爸爸的样子,折粽叶,加馅料和米,紧米,包好,再加上棕绳。这样,一个粽子就在我手中诞生了。

今天,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还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做什么事都要先掌握技巧,才能成功。

端午节优秀作文八年级随笔

端午节优秀作文八年级随笔 (四)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是中国历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往年的粽子总是妈妈在市场或超市买现成的。今年,我缠着妈妈,硬是要学包粽子。妈妈拗不过我,只好答应了。

初四下午,我就跟妈妈学包粽子。妈妈拿了一张粽叶,用手一卷,粽叶便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了一张粽叶,想把它卷成圆椎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妈妈见了,就在旁边指点:“左手捏紧粽叶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妈妈的指点下,我卷好了粽叶。

接着,妈妈在空心圆锥形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调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紧紧的。我也在粽叶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摇动筷子时,不是把粽叶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紧。妈妈说:“摇动筷子时要轻一些,把粽叶包紧些。你看……”妈妈边说边示范,我边听边学。哈哈!我包的粽子像点样子了。

然后是捆绳。只见妈妈两手捏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个粽子。随之,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我一连包了好几个。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把绑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锅里,然后放入冷水满过粽子1厘米左右,点火……水开15分钟后把锅里上下粽子兑换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时即可。

香喷喷的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品尝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啊!真好吃。

通过这次包粽子,既吃到了美味的粽子,又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学好一种本领,就必须诚心,细心,还要有恒心,这样才能把本领学好。

端午节优秀作文八年级随笔 (五)

马上就要端午节了,有种暮然回首的感觉。昨天突然的看见了一人家门口的许多的枯萎的艾草和菖蒲,没怎么去想,就觉得是端午节过了许久了。

去年的端午节的记忆仍旧那样的清晰,转眼遍又是一年了。只记得去年端午节近乎是睡过去的,在下午很晚的时候醒来了,有些饥饿,发现床头有一个粽子,于是抓起来就剥了吃了,也算是过了一个端午节。事后才发现粽子不是给我的。而前年的端午节好像连粽子也没吃,就如此的过过来了。

这搁小时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的。年少的时候特别的喜欢过端午节。奶奶总是会煮上很多的蛋,包上许多的粽子,蒸很多的包子。现在看来,那些包子都是很奇形怪状的,颜色也不像现在的包子,可是味道却是很好。我们总是带上很多的熟鸡蛋去碰蛋玩——就是拿自己手里的蛋和别人去碰撞,看谁的坚硬,要是赢了的话是很有成就感的。现在想想,哪吃得了那样多的咸蛋呢,大多是浪费了。

而端午节似乎和淅淅沥沥的雨是分不开的。每次端午节便是带上一把雨伞,带上奶奶给的几块钱,带上满满的期待,和着几个朋友,就到后街去看龙舟比赛了。其实看比赛是很次要的,重要的是在路上可以买许多的吃的,有冰棒,也有桃子。而最为重要的是可以往夏猪家门前路过,偷偷的狠狠瞄上几眼,便可以高兴几天。童年的快乐可以简单到如此地步。

记得我中考的时候是在端午节以后,而母亲也在中考前回来了,这是我仅有的几次和母亲在一起过的除了春节以外的节日的记忆之一。而就是在那次,自己居然还生病了,把母亲急坏了。

转眼便又要到端午节了,如果口袋能带上几块钱,手里撑着一把雨伞,拿着几个奶奶做的包子,心里会有多高兴。真想再去故地重游,看上一场龙舟,淋个落汤鸡也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