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吧教学随笔内容页

幼师教育工作随笔(分享5篇)

2023-08-28 11:42:02教学随笔

第1篇:幼师教育工作随笔

近日,我读了《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感到这本书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中,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卡罗林博士,收集了教师们回忆的近200个在学生时代所经历的最不愉悦,且记忆犹新的事件。这些事件,涉及幼儿园、中小学以及大学的学生生活,包括班级管理、学生活动、课堂教学、成绩评定、师生交往等等方面,内容丰富,举例生动形象,真实地反映凝固了教师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现的种种错误。读着这本书,如身临其境,从所举教师的错误当中,思索着,对照着,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特别是从这些案例中进一步理解了学生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学生的视角审视我们的许多教育现象和处理方法。

这本书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个案例后都有“处方”的形式,对发生的事件给予分析,帮助读者找出问题的根本。这些分析根据人的心理发展的理论,提出许多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了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关注、欣赏、支持、帮助,突出了作为教师应有的对学生真诚的爱。诸如:“当你身处一个手指责别人的时候,剩下的四个手指其实在指责自己”,“优秀的教师,善于挖掘不擅长表现的学生其他方面的优点”,“通情达理的老师会注意黑板礼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上黑板做题时的感受”等等。

做教育教学工作十几年来的我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功与失败,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促进学生进步还是抑制学生发展,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想想自己也许在不经意间我的言语伤害了孩子,我却不知道。这本书中介绍的知识能让我恢复平静,保持心理平衡。

第2篇:幼师教育工作随笔

读《理想教师》一文使我感想颇深,从而也使我认识到了成为一名理想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理想的教师,当然要有崇高的理想;要充满激情和诗意;要有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只有自信才能使一个人的潜能、才华发挥到极致,也只有自信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也深深体会到,我们许多的教师,包括我自己再内,正因为缺少自信,所以没能使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从而也失去了许多提升自己水平的机会。理想的教师,应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一个不善于合作的教师,走不了太远,因为这个社会是一个需要合作的社会。社会如此,教师职业也是这样。理想的教师,还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孩子喜爱、尊敬的教师。因为我班都是新入园的孩子,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我很注意关心、了解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缩短了和孩子们的距离,由陌生人变成了知心朋友。我也体会到,尊重孩子和信任孩子是十分重要的,他们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尊严,需要别人的理解和尊重。要允许孩子在思想感情与行为上表现出应有的独立性,真诚地相信他们,用理解获得理解,用信任赢得信任。

在文中还写到:一个优秀的教育家,应该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人,应该是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是一个有心人。有心就能成功无心就不能成功。尽管我们有时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但是,毕竟大部分情况是有心栽花花自发,无心插柳柳无荫。从这段话中我深刻体会到,我们教师一定不要把成功建立在不可捉摸的侥幸和偶然上,我们一定要做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人,要做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

第3篇:幼师教育工作随笔

在《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这本书中的第一编中,作者针对教师的语言运用方面给我们列举了八个细节,对于我们每一位老师或许都不陌生,这些细节或许曾经发生在我们的身上,或许正发生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但希望阅读和思考之后再也不会发生。

类似在这一细节描述中所提到的王梓锡这样的孩子,或许在我们每个班级中都存在,当幼儿违反规则或顽皮淘气时,很多保教人员就会用“把你送到小班去”这句话来警告幼儿,期望幼儿不再犯错误,当幼儿再次犯错 “忍无可忍”时就真的把幼儿送到小班作为一种惩罚。对于老师,可能是因为气急了做出这样一种惩罚的选择,觉得送到小班就清净了,就可以以此警示其他幼儿了,似乎可以很快地解决了问题。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正如书中所分析的,“把你送到小班去”这句话可以造成幼儿强烈的内心冲突,并可引发幼儿强烈的反感、抵触乃至怨恨等负面情绪与消极心理。这样的一句话说的轻松,但却给幼儿造成了严重的不安全感,损害了保教人员在幼儿心目中的形象,而同时也并没有完全解决幼儿的行为问题,那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呢?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何不寻找其他更好的办法去解决呢?当幼儿出现捣乱行为时,教师应慎用“行为改变技术”,尤其是不能以他喜欢的活动作为条件来“制止”他的行为,相反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成人忽视他,或在他自己出现良好行为时再让他玩喜欢的游戏,慢慢会巩固、强化他的良好行为。这将比“把你送到小班去”的惩罚显得明智而有效。我们给孩子的教育不能采用简单而粗暴的做法,只要老师耐心加用心地引导,相信每个孩子都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对“正话反说”的思考。

正话反说在语言运用中其实是一种强调的作用,是为了增加话语的力度和效果而表达的一种口语形式。对于幼儿来说,他们还不具备反语的认知能力,但是,他们会从老师的表情、语调、手势、动作中感知到一些消极负面的信息。如果老师经常把这种语言运用在与幼儿对话中,无疑会对幼儿身心发展造成诸多消极负面的影响。细节七中的王老师随着调皮军军的表现不断地说出了一些挖苦、讽刺的反语,不但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反而造成了整个班级的混乱,给师幼关系造成了紧张的气氛,可想而知,教师的语言修养是多么的重要。当遇到幼儿问题行为时,我们需要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要用幼儿能听懂的语言表达形式,让幼儿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错在哪里,到底应该怎么做,正确的做法是什么,通过一些鼓励的、激励的话语帮助幼儿明确努力的方向,还可以辅助一些动作去提醒幼儿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地修养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努力追求一种积极向上、文雅适宜的语言风格,一定不能养成“正话反说”的语言习惯。

幼师教育工作随笔

第4篇:幼师教育工作随笔

《玫瑰与教育》记录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抒写的是“玫瑰”对教育的一片真情,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家庭、爱情的体悟,记录了她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家长、作为一名专家对教育显现的种种反思,活生生的记录她对教育的无奈与困惑,记录了她对教育教学的积极的态度。这都让我们觉得他是那么的`贴近我们的生活呀。

走进《玫瑰与教育》,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她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对教育人生的塑造,更多的则是感受到窦老师的独立思考、独家发现和独特表达等个性特征的彰显。这本书中我想提及最多的词语就是“读书”二字。“读书-思考-实践”是这个时代的老师应当静下心来要做的一件事,这也是要成为一个有专业尊重的教师的必由之路,作为学生要读书,作为教师更要读书,我理解学生读书贵在培养兴趣,所以只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即可,教师多读专业书籍固然是应当的,但更应当多读一些名著、专著等等,“修身养性、净化心灵”不敢说!但多多少少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培养我们的爱好。从窦老师的这本书中我理解,教师应当是要培养读书的习惯的。

从《玫瑰与教育》中我体会到读书的重要,作为教师更应做好“读书-思考-实践”,窦老师是一名语文教师,书中写的都是她教学生活中的随笔和感想,从书中我看到了她那淳朴、自然的人格魅力,心中盛满阳光,怀着一颗感恩心为人处事的窦老师。这本书中,窦桂梅并没有讲大道理,也没有罗列出许多原则和规律,而是选择了一个新的视角:从研究教学活动中的“细节”入手,从一些我们常常熟视无睹的“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让读者自己去悟出“规律”。

读了《玫瑰与教育》后,我想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勤奋地阅读成就了她的美丽和深刻。请看她是怎样看待阅读的:

“读书,使精神高贵而丰富,亦使生命深刻而阔远;读书,让我在有限的从教时间内,实现自身的无限。”

“读书,是我心灵的振翅;读书,是我精神的呼吸。”

“读书虽不能改变人生的物象,但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

“外在的形貌基于遗传,是难于改变的,但人的精神却可因读书而蓬勃葱茏、气象万千。”

“读书是最高档的营养品、最名牌的抗衰老剂……一个人,只有在读书中才能体验生命的滋味。在读书中身体自然得到运动,大脑自然得到运转,心灵自然被酬劳。”

读书让我们有专业的知识,思考让我们有了独立的思维,实践是将我们的思考实施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样的实践我想一定是具有教师独立特色的教学活动,窦老师强调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个性,教学活动应当有自己的特色,反思自己在每次外出听课之时,所获得的那些老师们表扬、鼓励的技巧,调动情绪的方法。回来以后便照葫芦画瓢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现在想起来在课堂我们反而失去了自己。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常常为自己语文课堂缺乏生动、灵性、激情、思想……而苦恼、烦忧、惭愧、自责。或许这就是我不断买书读书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吧,是的,?“唯有读书”才能让自己长“高”啊!人,读书与不读书肯定是不同的。身为教师,读书与不读书,就更不一样了,这可以在你的学生那里得到验证,就让我们在这读书的季节里,来开始我们自己的阅读吧,相信在阅读中,我们也一定会变得美丽、优雅。教师的一生或许就是一个不断翻阅书籍,行走于学生中间以及文字之间的生命过程吧!

第5篇:幼师教育工作随笔

我认真读过《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之后才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对幼儿的生活并不是真正的了解。其实,读过此书之后感受颇深。很多时候成人自以为是按照成人世界的法则教导孩子,而我们并没有发现是我们有意识的闯入了他们的世界,破坏了儿童世界的法则,还沾沾自喜的认为我们是为他们好。其实,作为异物闯入幼儿的和谐世界的我们所做的不是按照成人社会的日常规律和相关法律教导幼儿要怎样做,而是要认真了解孩子的世界,读懂他们的内心,当孩子们能够安心放心的敞开心扉接纳你的时候,你才能和他们成为朋友,开始发挥你来此世界的引导者的作用和目的,而在这之前,一切都是徒劳无功。

孩子的敏感期即为关键期,而幼儿关键期的发展是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作为一名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幼儿各年龄层发展关键期的方面的同时,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注意正确的引导幼儿,最大限度促进幼儿更快更好的成长。幼儿的不一样年龄阶段有着相对应的发展关键期。

0—2岁:新生儿从刚刚出生就开始敏感的对待这个世界,无论从视觉、听觉、口腔、手、还是行走和语言方面,都是幼儿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关键期。当新生儿睁开眼睛的那一霎那他们就从视觉开始观察这个充满阳光的世界,这时的我们要为幼儿带给科学的视觉环境,这不仅仅仅单纯的是为幼儿锻炼眼睛的潜质,更重要的是在视觉敏感期的阶段的幼儿的视觉与大脑发育与治理的发展都有务必的关联。视觉是人脑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能显著影响脑部发育。这一时期的幼儿开始用口认识外部世界,因此吃手指的现象不断出现。当我们发现吃手指的现象在幼儿生活中发生的时候,要正视这个问题,而不是绝对性的禁止。幼儿在不会用语言表达的阶段,他们用口去探索这个未知世界,从口到手这需要一个时刻过程。当我们在安全的条件下,采取满足孩子口腔的味觉和触觉,给孩子带给较硬的食物的科学方法并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手及其他器官也会出现敏感期,到那时,孩子用口探索世界的方式就会悄悄的退居二线了。相反,很多幼儿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还是出现吃手这一现象,这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家长的制止的原因。

2—4岁:这阶段的幼儿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由独立个体成长到群众生活。很多时候,我所在的小班经常会出现抢玩具在椅子上爬来爬去从衣服、鞋子上扣亮晶晶的小亮片的这些现象,最初的我是采取制止的方法告诉孩子们这些行为时不正确的,而不没有深刻的反思到这些正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在自我意识的产生、空间感、和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方面的发展。对待什么都是我的的幼儿,我们要给他们充分的选取,不好谴责还自己的行为,若是强迫孩子归还属于自己的物品给别人,孩子会丝毫感觉不到安全感。在正确引导幼儿的同时,要给他们足够的权利自己决定。而幼儿对细小事物的观察,皮亚杰认为:儿童首先是透过简单图式发展认知和认识外在世界的。因此,儿童起初对世界的认识务必是从微观开始的,并且外在世界在他们眼里也是微观的。亮晶晶这一现象几乎在我所在小二班每一天都在上演。从开始的制止到此刻的别随意丢弃孩子收集的小玩意儿,我深刻体会到观察细小事物对孩子的重要性。为孩子创造一些小玩意或是带领幼儿进行一节对亮晶晶的观察教育活动课远比经常制止孩子在生活中玩亮晶晶要更科学、实际且更能解决问题。针对每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的发展状况和哪些关键期在这阶段发

展对幼儿进行了解,是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幼儿发展的一项必不可少且十分重要的环节。不仅仅仅如此,很多时候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还会出现排斥一些幼儿的个性现象,原来这正是孩子处在人际关联的敏感期。这时我们要正确认识到幼儿的人际交往关联的重要性。人际关联很好的幼儿和人际关联很差的幼儿的区别不是在他们喜不喜爱交往,而是在于他们的个人心理品质和社交潜质。行为表现是一项很重要的因素,表现友好、用心的交往行为就会受欢迎,而那些抢夺玩具、推打小朋友的孩子就成了受排斥的儿童。这时候对孩子进行正确的行为指导便显得至关重要。但很多时候,这两种幼儿都会受到老师的关注,而经常会不记得受忽略儿童,不受欢迎,也不受排斥。这时,我会经常发动全班幼儿进行记名字的游戏。那些孩子们都不记得名字的幼儿在某一阶段我会采取着重让他们进行表演、回答问题等方式使其受到关注。虽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的人际交往技能,但至少用科学的方法正确的解决幼儿之间出现的问题。

年纪再大一些的儿童,比如4—5岁的中班幼儿会出现一些关于婚姻和性别方面的问题等,5--6岁的大班孩子会在秩序方面、文字符号和数的排列组合等抽象方面产生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最为儿童导师的我们在生活中认真观察、正确指导幼儿走出困惑,不进如此还要重视家园教育,幼儿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是孩子成长的沃土。但只依靠幼儿园单方面的教育是不够的,家长的紧密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很多时候,孩子常常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但是当他们一旦意识到就会自己反省,他们有自我反省的潜质,而作为教师的我们,要耐心的等待幼儿改正错误,这是每个孩子在成长中的必经过程。老师的耐心教导,家长的支持配合,家园携手共同教育为孩子顺利透过敏感期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