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吧教学随笔内容页

幼儿教学心得随笔(通用5篇)

2023-09-05 09:50:02教学随笔

幼儿教学心得随笔 (篇1)

能走进孩子们中间和他们朝夕相处在一起,是我的缘分,从踏进幼儿园的那一天起,我就暗下决心,做一名称职的幼儿教师,善待每一位幼儿.

自带班起,我感到了幼教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欠缺,因此时常给自己加上了几分压力,为使自己能尽快干好本职工作,我便努力钻研业务,尽快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也能给每位家长一个满意的交待.

我园自开展“赏识教育”以来,我深刻的体会到,要使孩子们活泼进取,老师必须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站在他们的角度去鼓励他,欣赏他,也只有这样,才能使那些胆小,内向的幼儿增强自信心.就拿我班的小家伙来说吧,邢子璇是一个性格非常内向的孩子,每次我请小朋友回答问题时,她从不主动举手,在询问家长后才得知,子璇在家中还是非常活泼的,也经常把幼儿园学的东西讲给妈妈听,为什么在幼儿园里就把自己“锁”了起来,是怕羞的原因使的她不愿意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我在寻找着机会打开这把锁.一次课间活动,孩子们凑在一起开心的演奏着各种打击乐器,这时我听到了子璇一边敲着响板一边大声的朗诵着“好娃娃”中的歌词,看到她专心投入的表情,我暗暗的注视着她,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她用这么洪亮的声音单独表演,待她朗诵完后,我一边鼓掌一边走到她的身边: “子璇,朗诵的棒极了,你的声音真好听,老师和小朋友都喜欢听.”当时她的小脸蛋又羞红了,但是她笑了,笑的是那么灿烂.从那以后,我经常以此事来鼓励她,源源不断的给她大胆表现的动力,现在子璇的性格开朗多了,她能争先恐后地到小舞台领唱歌曲了.

在幼儿园里,孩子们都盼望着老师送给自己一个“你最棒”的称号,因此,老师的一句鼓励的话,一个赞许的目光,就能使这些孩子们找到自我。孩子们更希望老师喜欢自己,爱自己,因此我把爱送给每位幼儿,我会把爱送给每位幼儿,我会经常给他们梳头,剪指甲,整理衣服,我也会经常拉着他们的小手,顶着他们的脑袋,蹲下身子倾听他们的诉说,然而我对孩子们的要求由十分严格,要求他们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团结友爱,谁要是打人骂人,我必须让其承认错误,并赔礼道歉。

我们要把赏识关爱区别与溺爱,让孩子们明辨是非,发扬优点,改正错误,真正体会到赏识关爱给他们带来的益处。

我生活在孩子们的中间,心情格外舒畅,孩子们纯洁的心灵陶冶了我的情操,我爱这些孩子们,别无所求,只希望他们能平安上进,开心灿烂。

幼儿教学心得随笔5篇

幼儿教学心得随笔 (篇2)

随着人们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幼儿的早期文化教育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这是个相当艰巨的过程。反观目前的幼儿教育界,这一点尤其欠缺。幼儿必须尽早进行素质教育。南北朝后期有位叫颜之推的著名大学士,他在《勉学》一文中说:“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大以后,思想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年幼儿童,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十分好奇,不仅喜欢触摸、摆弄、亲自操作,还会提出种种让人意想不到的问题。他们作为跨世纪的后备军,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因此,幼儿素质教育应作为幼儿教育的一门重大课题。提高幼儿早期素质教育离不开幼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的教育。

一、实施幼儿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90年代中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实施幼儿素质教育,促进了幼儿教育从思想观念到教育实践的一系列根本的转变。

在儿童观方面,素质教育强调,幼儿从诞生那一刻起,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有自己的种种需要和权力。教育者要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和情感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实施教育,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自我发展潜力,面向所有孩子,在教育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全体幼儿的主观能动作用。

从幼儿教育

目标上看,素质教育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以促进每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发展;在教育内容上,强调全面性和基础性,凡是做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在教育内容上都有所反映,主张把学习与幼儿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孩子学会“四个学会”,即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共同生活;在教育方法和途径上,则强调孩子自主性的游戏活动,使孩子在游戏中学会学习,在游戏中求发展;在教育评价上,素质教育强调形成性评价,注重幼儿学习的过程。根据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对幼儿基本素质的全面衡量是测评的主要内容。实行平日考察、阶段性评价以及社会评价的结合是评价方法的主要要求。

为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创造适宜的教育环境,是幼儿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素质教育强调的环境不仅指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一切空间,而且包含了幼儿在任何时候地方生活的一切空间和受到影响的一切因素。积极创设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环境,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蕴藏在大环境中的教育资源,变自发、偶然的环境影响为环境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

实施幼儿素质教育是一场长期的、深刻的教育革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能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澄清观点,提高认识,避免幼教陷入误区误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对一些幼儿教育观点的认识存在模糊性,导致幼儿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的偏颇,甚至陷入误区。随着幼儿生理学、心理学以及幼儿教育科学的发展,幼教界对一些理论观点展开讨论,重新再认识,对幼儿教育实践中存在的误区和误导进行了拨乱反正,使幼儿教育走上更为科学发展的轨道。

&n

bsp; 其一,批评“早期教育决定论”,强调“终身教育”。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发展速率不同。6岁前幼儿是身心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并且在这一年龄阶段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敏感期”,加强这一时期的教育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并且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但是,这一阶段的发展只是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定的基础,并不意味着就决定了发展的方向、程度和水平,更不像有的文章所说的“5岁以前就完成了的教育”。知识不断翻新和信息高速公路化的学习化的社会是人人终身接受教育,不断学习,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社会。

其二,批评儿童早期“过度”开发,强调“适度”开发。儿童早期具有巨大的潜在的能力,有待于开发。要开发,必须根据可接受原则,从儿童的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使儿童“跳一跳能够摘到果子”,而不是超越儿童的年龄范围,超前教育,实施“掠夺性“开发”。超前教育,把儿童在后一发展阶段的任务提前到前一阶段来完成,必然要以牺牲现阶段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为代价。“掠夺性”开发超负荷增加孩子生理心理负担,违反了教育规律,严重影响幼儿身心的正常发展,殆害无穷。

其三,批评早期教育重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尤其是忽视对幼儿进行做人的教育。儿童在未来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生存质量取决于生理、心理和道德品质等因素。只重视儿童早期智力开发,必须导致儿童片面的发展。国内外人才学研究成果表明,在成长道路上,从小注重“情商”培养,教孩子“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是极为重要的。幼儿教育中,要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与人交往的能力,稳定的情绪、独立、自信、诚实、合作、毅力、好奇心、同情心等良好的社会性品质和个性品质。

其四,批评幼儿教育重书本知识学习,而忽视实际本领的掌握的做法。书本知识毕竟只是一种间接经验,不易为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所同化所吸收,更不利于重组和改造孩子已有的经验。幼儿教育要设法使幼儿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把孩子引向生活,氢生活引向孩子,注重引导幼儿观察周围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事物和现象,学习直接经验,掌握实际本领。

其五,批评教育中特别是家庭教育中只重视幼儿的特长培养而忽视了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根据各个幼儿的自身条件和兴趣特点,通过或体育舞蹈,或琴棋书画技能技巧的专门训练,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这是幼儿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的要求。但特长培养必须以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幼儿教育要立足于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和

谐地得到发展。

三、提高幼儿早期素质教育离不开幼儿家庭教育。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学堂,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表情的微妙变化等,都会牵动着孩子的每一根神经。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健康、活泼、聪明伶俐、独立、自理能力强,有坚强意志的孩子。在目前,我国独生子女的家庭已占多数。与此同时,独生子女家庭早期教育问题也日益成为一个学前教育研究领域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

研究结果表明,对独生子女家庭早期教育的看法来自于对独生幼儿个性特点的认识,而独生子女个性特点的形成与发展又是由于他们在家庭生活中的生活条件因素。有利的因素是:独生子女物质生活条件较优越,家庭经济较宽裕,接收知识信息渠道广阔,能保证孩子受到良好教育;父母更关心孩子的学习与成长,也有较充分的时间,投入更多的精神对孩子施以教育;独生子女与成年人,尤其是与父母接触较多,联系较为密切,从与长辈的交往中学会自己拿主意的机会也比较多,自信心与自尊心较强。不利的因素主要有:因为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对孩子过分宠爱,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这样很容易使孩子产生自以为是、目空一切等不良品性;父母爱子心切,对孩子寄予厚望,这一方面可使孩子有上进心和成功的欲望,另一方面给孩子带来精神负担;家长对孩子的过分关心,过度保护,使孩子易产生依赖感,养成缺乏独立性、不善与人交往,自理能力差等个性特点;独生子女缺乏小伙伴的相互作用,难以形成竞争机制。由于既没有兄长陪他游戏,也没有弟妹要他照料,再加上封闭式现代单元住宅局限,造成缺乏同辈伙伴之间互助互爱的实际锻炼,这样容易形成孤僻性格,缺乏同情心,缺少爱心。

独生子女不是“特殊儿童”,更不是“四二一综合症”的“问题儿童”,与非独生子女比较,他们有优点也有缺点,有长处也有短处。独生子女本身不成问题,问题出在教养者。家庭早期教育中如何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尤其是针对现今我国独生子女的个性缺陷实施教育,理论工作者与实际教育工作者达成共识,强调了以下几点:

首先,父母要做到热爱孩子与严格要求孩子的统一。爱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但爱要有分寸,不要溺爱。家长经常坚持诸如要求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自私,不说谎,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等正确的要求,就能使疼爱变成促进孩子进步的动力。实际上,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就是一种负责任的理智的爱。

其次,父母要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与同伴交往。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在集体生活中,可以学会尊重别人,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各种社交技能,同时能体会到快乐,体会到公平与合理,也能更客观地认识自己。独生子女缺乏兄弟姐妹的交往,社会适应性差,这是缺陷,而为孩子创造与幼小伙伴交往的条件与机会,鼓励孩子与同伴一起嬉戏玩乐,多参加群体活动,则能弥补这一缺陷。

再次,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坚韧性、同情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要适当给孩子安排一些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放手让孩子学会自己应付和日常生活和游戏

活动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孩子在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中锻炼意志品质,提高能力。近几年,关于独生子女的挫折教育、逆境教育、磨难教育的文章很多,争议也很多,但文章普遍强调解除一切替孩子着想和操作的保姆式的教育,给孩子适当的劣性刺激以提高孩子的耐挫折能力则是大家普遍接受的观点。再有,针对父母对孩子的极端关心但孩子则不领情,也就是说在爱心中成大的孩子恰恰缺乏爱心的现象,教育者强调,从上开始就教孩子“学会关心”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幼儿早期素质教育离不开幼儿家庭教育,需要每位家长都能来当好孩子们的老师。

四、提高幼儿早期素质教育离不开幼儿园的教育。

幼儿素质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幼儿智力开发方面

智力的发展与其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幼儿认识周围事物,掌握知识技能和社会行为准则,养成良好的社会和生活行为习惯,提高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和心理因素的前提条件,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只向幼儿传授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从小培养幼儿具有独立获取各方面知识的能力。

应该着重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记忆力,另外,也应注重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2、美育方面

孩子是绘画的天才,他们的画都发挥着自己的想象,他们把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充分地表达出来,他们的绘画作品表现了他的性格、思想、情绪以及自己对外部世界的感受,是一种创造性的表现,如果让孩子照着已有的图画画,这样不仅阻碍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久而久之,孩子对绘画还会产生厌恶之情。因此,在指导幼儿绘画时应以孩子为中心,教师起主导作用。

(1)孩子在涂鸦的阶段时,是孩子模仿学习时期,看到他们乱画时,要及时肯定他们的“成绩”,使孩子有成就感,促进他们画画的意愿。

(2)在孩子用线条画的阶段,要

幼儿去观察,去发现物体的特征,学习用线条把它表现出来,让孩子树立画画的信心。

(3)在孩子叙述象征阶段,让孩子学会创造性的用各种符号表现观察到的东西。

3、因材施教,充分发展孩子的兴趣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孩子的发展不同,个性、兴趣也各不相同,要如何让孩子得到更大的发展呢?我认为我们现在施行素质教育就应该发挥孩子的个性,发展孩子的特长,让孩子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获得更大的发展。

(1)每日下午进行各种分组、分区活动,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小组参加活动,教师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为孩子提出相应的发展目标,使他们能够得到提高。

(2)各种庆祝活动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特长帮助教师开展好活动。充分的调动孩子想办法为班级出力,做到每个孩子都能为集体做事,增强他们的自豪感与集体意识。

现在三岁左右的孩子一般都已从托儿所走进了幼儿园,开始了系统的早期文化教育,孩子们有相当一部分时间都是与幼儿园的老师在一起度过的,因此老师们的一言一行,都将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由此可见,幼儿早期文化素质的提高与幼儿园的老师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培养出新一代的接班人,搞好幼教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为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师,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热爱幼教事业是提高幼儿素质教育的前。

幼教事业和其它事业一样,需要对它充满热情,需要你全身心的投入。我是一名幼师,参加幼教工作近三年了,现在在九江市火车头幼儿园工作,我非常热爱幼教这项工作,跟孩子们在一起,我感觉很快乐,很充实,我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孩子们了,和孩子们在一起好象变得年轻了许多。

2、关心、爱护幼儿是提高幼儿素质教育的基础。

作为一名幼师,在对幼儿施教的同时,必须时时刻刻关心幼儿、爱护幼儿。在小班时,我班有一名男孩,叫石震。刚来时,可他话语很少,两眼似乎呆滞无神,生活不能自理。我就有意去亲近他。当时我以为他对周围的环境有一种胆怯、陌生感。可是,一个多星期过去了,可他还是那样。于是,我找到这位孩子的家长,并从中了解到,他是一位特殊的孩子(脑瘫)。我就在游戏时让他多参与;让他在小朋友的带领下学一些简单的本领,于是慢慢地他便变得爱和小朋友在一起玩了,现在的他还会来找老师、阿姨谈话了。

五、幼儿保育与幼儿素质教育有关

在幼儿园中,存在着保育教师和带班教师之分。而在实际的幼儿园素质操作中,往往是只对带班进行培训,将保育教师排除在外。这样,保育教师就成了素质教育的旁观者,难以发挥她作为“教育影响源”本该有的教育作用。

教育和保育应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素质教育理念的促进正点,诸如“看孩子”、“只要孩子不出事”之类的保育态度,应该完全变换,确立合乎素质教育的保育观。这是保证幼儿素质教育健康、彻底实施的必要条件。

综上所述,提高幼儿早期素质教育离不开

幼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的教育。要培养出跨世纪的优秀的接班人,必须对他们进行早期素质教育。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新世纪的接班人,他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是新中国的希望之所在,为培养造就出新时代的栋梁之材,让我们为此而共同去努力吧!

对于幼儿园来说,幼儿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帮助儿童在他们的生命之初,就种下在整个成长阶段必备素质的种子,并且呵护它们,期待着有朝一日,这些种子能够开出绚丽的人生之花。现在,教育界对实施素质教育的操作措施的研究亟待深入。抛开进行幼儿素质教育改革所应具备的物质、制度、精神等因素不谈,对幼儿素质教育的正确解读,应该是全面、顺利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关键。

幼儿教学心得随笔 (篇3)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幼儿期是个最富有创造力的时期,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许多理论与实践证明:游戏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主要途径。而自主游戏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由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的过程。自主游戏更有利于幼儿探索发现和创造。

创造力是人们充分调动和运用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多种心理因素,在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发现某种相似或共同之处,从而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想法或产品的能力。它也是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心理能力,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特质。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社会发展需要创造型人才,国家竞争需要创造型人才,个性生存需要创造型适应能力。过去人们过多地将创造力与科学技术的革新和发明相联系,而忽视了创造力对个体发展和生活幸福的重要作用。其实,培养创造力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因为,创造力是对知识进行重新组合加工的能力,创造力越高,越能使掌握的知识增多、质量提高、速度加快;而富有创造力的人往往具有较好的个性品质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表现为自信、独立、兴趣广泛、喜欢探索、感情丰富等,这些自然对幼儿的幸福感产生积极的影响。许多例子说明,有成就感的人,会在家庭生活和职业生涯中,智慧地解决难题和困难,更有能力创造幸福的生活,也更能体验到人生的幸福。

幼儿期是儿童创造力的萌芽时期,是形成创造力基本品质的最佳时期,是人的一生发展潜能的关键时期。他们都具有潜在的或正在萌发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具有不自觉性、不稳定性和可塑性强等特点,教师根据这些特点对幼儿进行引导,从而使创造力逐渐趋向自觉、稳定,并得到提升。

就幼儿而言,创造教育就是遵循人的创造活动规律和创造素质的培育规律,通过创造性组织幼儿教育活动,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培养幼儿的创造素质,为造就创造性人才奠定基础。近年来,幼儿创造力的理论探索、培养开发成了研究热点。虽然幼儿创造教育研究的对象及内容有所拓宽,但在幼儿园开展创造教育还有一定的难度。经过几年的实践,我就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作些肤浅的分析

幼儿教学心得随笔 (篇4)

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人们具备丰富的创造性,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与创造革新的能力。没有创新的教育就没有创新的人材。幼儿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已成为早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作为教育者本身,就必须要有创新的意识。教师对幼儿的学习存在着一个启发指引的作用。

在幼儿园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游戏,是幼儿培养创造力的最佳活动;创造性游戏,是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提出主题,自己分配角色和构思内容,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活动。由于过去习惯于教师带领幼儿做表演,使幼儿在游戏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受到压抑,若要使创造性游戏真正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一定要把幼儿看作是游戏的主人,调动幼儿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发幼儿各方面的潜能。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在指导幼儿进行创造性游戏中,得到了几点体会:

一、被动灌输变为主动吸取,要以过去教师的包办代替变为把幼儿看作是游戏的真正主人。

在游戏中让幼儿做主人,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手不管,相反

教师要更好地起主导作用,让幼儿真正按自己意愿玩。例如:过年回来后,小朋友都很高兴地跟我说“去看了‘恐龙灯会’,里面的彩灯很漂亮”,于是我问幼儿“如果我们也来做个灯会,应该怎样做?”幼儿都很兴奋和活跃,马上找来可乐瓶、酸奶瓶、空纸盒、挂历纸、泡沫块等材料,每个人都想尽办法制作彩灯,并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小型彩灯展”。游戏过程中,幼儿扮演工作人员、讲解员、观众……这样就可以让每位幼儿主动地参与、实践。

二、丰富幼儿的印象,帮助幼儿摄取信息。

这是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基础。游戏是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的反映。幼儿在生活中吸取大量的信息,在创造性活动中把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印象反映出来。例如:在主题教育活动“马路上的车”中,幼儿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都会主动观察,引导幼儿说出汽车的特征、用途。如“今天我看到的货柜车,它的后面有一个长长的车箱。”“我今天看见了扫路车,它的两侧有个大扫帚不停地转动。”……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能够把自己所看到的汽车形态、颜色画出来。在建筑游戏中幼儿根据每辆汽车不同的形状,用塑料积木搭拼成一辆辆汽车,在马路上行驶。

三、教师要善于启发幼儿自己提出喜爱的主题。

幼儿在生活中吸取了大量信息,但要求他们完整讲出来就不太容易了,教师要善于帮助幼儿把获得的知识重新联想,并把它表达出来。有一次,在大班开展游戏时,我先让

幼儿自由提主题,但是幼儿只会说娃娃家、商店……于是我就启发幼儿“你们在逛商店时会看见有些什么人在表演什么?”女孩子马上就会回答“时装表演”,我再启发“表演有什么好看?”幼儿你一句我一句讨论开了“有些漂亮的衣服”“有音乐听”……幼儿很快就利用废旧挂历纸、塑料袋等自制了衣服,并听着音乐玩起游戏来。

四、教师要注意提问的方法。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无论是在游戏还是在日常生活场景当中,教师对幼儿的提问都应该注意:教师不宜采用只有两种选择答案的问题,比如“对不对”、“好不好”、“是红色还是绿色”。这种二者必选其一的问题,限制了幼儿的思考。长此下去,幼儿原来活跃的思维难免会陷入“非此即彼”机械的僵化的回答中。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对事物作多角度多发面的思考,使他们明白,事情不一定能简单地区分为对或错,黑或白。教师提问的作用应该是刺激幼儿开动脑筋,使幼儿经过独立积极思考后寻求答案,提出自己的想法。

同时,教师要注意自己对幼儿作提问时的引导和启发,切不可用“像不像”、“对不对”等成人固定的思维模式去限制他们;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对幼儿的提问多加注意,尊重幼儿所提出来的看似荒诞不经的问题,不要随便将之斥责为“瞎说”、“胡说”。

五、教师指导幼儿自己组织游戏,自己分配角色。

> 幼儿自己组织游戏并不是说老师可以袖手旁观,而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游戏的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引导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幼儿在游戏中进行创造性的尝试,帮助幼儿大胆想象,创造和探索的勇气和信心。例如:我班幼儿在玩汽车游戏时,小朋友都是手拿汽车在马路上走。但是秦梓韬却拿着汽车在半空转呀转。我奇怪地问:“你的汽车为什么在这里飞?”他毫不犹豫地说:“老师,我这辆车是飞出地球,在宇宙中飞行的!” 我又问:汽车还可以开到什么地方?”这个问题马上引起其他幼儿的兴趣,大家争先恐后地说:“我的汽车开到海底去。”“我的汽车开到火星上。”及时的引导、鼓励能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

六、教师要指导幼儿自己制作游戏材料。

玩具是幼儿在游戏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丰富的玩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游戏的内容。例如:幼儿在玩角色游戏时,餐具、食品等都是幼儿亲手制作的。游戏中,幼儿借助玩具表现生活内容,反映了他们的情感、意愿。

七、教师指导幼儿评价游戏。

引导幼儿对游戏进行评价,并让幼儿提出下次怎样玩得更好的办法,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在游戏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提高游戏的水平。例如:在“时装表演”后我就问幼儿“你们的时装表演没有人知道,怎么办?”幼儿马上就想到“做广告”、“拍录像” ……。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一般来说幼

儿对外界事物都具有浓烈的兴趣,主体的活动积极性比较高,求知的欲望强烈。幼儿每天都在不断地学习和吸收新的经验。但是,他们并不能完全理解新知识和新经验。但新的经验和幼儿原有的经验互相矛盾不协调时,幼儿便会感到诧异,所以凡是爱问“为什么”。有了诧异就会有探索,两者是联系在一起的。随着幼儿对事物认识的加深,他们会逐渐形成对某一种事物的兴趣和爱好,从而进一步加深探索该事物,最后形成幼儿自己的观点。尽管这一观点很可能与成年人的概念和标准不一致,但教师也应尊重幼儿的想法,因为这是幼儿探索的结果。幼儿对老师或家长权威性的经验提出疑问或者不同意见,正是他们批判性思维的萌芽。所以,面对幼儿的提问时,无论是好奇求知的疑问还是对师长观点的质疑,教师都应该慎重对待,不可盲目否定,应该敏感捕捉幼儿创造思维的“闪光点”并加以科学的引导。

在正确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幼儿在游戏中的主题地位可以得到真正发挥,引发了幼儿各方面的潜能,以便今后成为富有多方面创造力的人才。

幼儿教学心得随笔 (篇5)

一、创新教育的概念

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创新教育倍受幼儿园的重视。许多研究表明,创新能力与其它能力一样,存在着递减法则,开发得越早,其发展潜力越大,因而人的创新能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开发。那么,幼儿园的“创新教育”是否就是我们常说的“创造教育”呢?这是许多幼教工作者经常争论的问题。旨在提高幼儿创造力的教育即“学前创造教育”,虽然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已有人对此提出了疑议,认为该定义过于狭隘。的确,主要以培养“创造力”为着力点的“创造教育”,需要根据新形势加以拓展,并把它纳入“创新教育”的轨道。从理论上讲,无论是在中小学还是幼儿教育领域,“创新教育”都比“创造教育”更能够体现出时代特征,更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概念上讲,知识经济理论中特指的“创新”,不仅包括“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而且包括“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涵盖的内容较“创造”更广泛。因此,对幼儿实施创新教育,可以创建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活动,促使每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发展,有利于破除对“创造”的神秘感——中小学生可以创新,学前儿童也可以创新。例如,引导儿童自主体验和自行探索,重新认识和再次发现已有的知识,也可以视为一种幼儿创新活动。

“发明家未必是创新者,只有企业家将发明引进经济系统,发明者才成为创新者。”简而言之,“创新=创造+开发”,创新必须创效,培养实践能力就是幼儿创新教育的主要效果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教育=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恰好对应着当前素质教育的两个重点内容,也是实施幼儿素质教育关键所在。为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将不局限在发展幼儿创造思维和创造技能等方面,它要以常规课程教学为主阵地开展实验,是全体教师和幼儿都能参与的教学实践和教改活动。我们所说的“创新”,也绝非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综合素质。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保护和萌发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和独立性等等,从而为他们和谐幸福成长创造条件。

二、

幼儿园如何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

幼儿园的创新教育是依据创造学原理、运用现代教育观、以幼儿学习经验的重新组合为主要途径,旨在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启迪幼儿创新思维,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的新型教育。

(一)、树立新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培养儿童创新能力

“幼儿创新教育”的前提应该是“幼儿教育创新”,包括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更新,注重幼儿身心特点、年龄特点是创新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幼儿教育领域相对约束度较小,是冲击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最好的突破口。教学方法要由知识灌输型转变为思维激励型,由被动倾听转变为主动探索型,使儿童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活动知识,从而使儿童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发展。

(二)、帮助儿童贮备大量知识信息

在日常生活中,要随时丰富幼儿的各种知识,加大知识的信息量,同时还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观察兴趣,教给幼儿正确的观察方法,养成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如:在游戏活动时,启发儿童观察玩具是什么材料,什么形状的,积木和塑料接插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在散步时,引导儿童来亲身感受和观察早、中、晚太阳的不同,观察自然角中种子的生长过程,饲养角中动物的生活习性;多带幼儿走出校园去看看商店、邮局、电视台、图书馆等,让儿童在亲身探索中获取知识,为创新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将创新教育渗透于一日活动中

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发展儿童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有发展儿童创新能力的意识,是否有能力发掘出普通环节中潜在的创新教育内容,是否能把握住教育的契机。只要教师具备这些意识和素质,就能在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发展儿童的创新能力。如:儿童喜欢玩

水,洗手时长时间冲洗,久久不愿离开,就可以组织幼儿讨论:“水有什么用?假如没有水会是什么样子?”儿童说出了水的许多种用途,设想了没有水的种种后果。这样,既激励了幼儿的发散思维,丰富了儿童的想象,又让儿童懂得了珍惜每一滴水的重要性。

(四)、游戏是幼儿创新教育的设计主线和最佳活动载体

儿童教育心理学早就指出,游戏是学前儿童最重要的和最主要的活动,它贯穿于整个学前儿童的生长和发展之中。文学巨匠席勒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他甚至认为,艺术和游戏的产生,是人类脱离动物界的一个最后标志,也是最重要的标志。哲学家马丁·海德格也指出:“儿童为什么要游戏呢?儿童游戏就因为他们游戏。‘因为’二字在游戏中消失了,游戏没有‘为什么’,儿童在游戏中游戏。” 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应试教育”最大的弊端、最残酷的行为之一,在于我国学生自幼儿阶段起,就开始被成人逐步剥夺了游戏的权利和乐趣。既使在幼儿园里,孩子们也没有“玩与不玩”的自由选择,游戏也成了课堂作业,成了枯燥的功课。创新教育作为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需要走出“成人化”的思维误区,将游戏真正还给幼儿,让他们充分游戏,快乐学习;使孩子们主要通过游戏来了解自然、探索社会、体验人生,同时在游戏里学习认知、学会关心、学会交往和合作,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创新教育的基本宗旨。正如国外一位教育心理学家说的那样:“要求一个孩子在游戏之外的某种基础上进行工作,无异于一个蠢人在春天摇晃苹果树而向往得到几个苹果;他不仅得不到苹果,还会使苹果花纷纷落地,本来渴望在秋天得到的果子也就无望了。”

(五)、创造有利于创新能力发展的环境

物质环境。我们墙饰的布置、活动区的设置中,应充分考虑创新教育的因素。如:开设结构游戏区、讲述区、娃娃家、手工区、音乐区等活动区域。并可在活动区中投放大量半成品材料供幼儿操作,引导幼儿将各种联想加以具体化。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多变的活动材料,为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插上了翅膀。

精神环境。对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来说,精神环境比物质环境更为重

要。在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时,不仅要注重智力因素的开发,更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要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优秀的个性品质,要注重激发和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冒险性和挑战性。教师、家长都要多给儿童一些选择的自由,不要包办限制得太多。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是创新能力得以发挥的重要条件,所以,我们要为儿童创造宽松、自由、愉快的精神环境,使儿童的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三、幼儿园创新教育的思索

在创新教育研究的热潮中,有的幼儿园将创新教育走向了误区,有的将科学教育、艺术教育等同于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一些幼儿园开始投巨资建设科学宫,对教师开展科学培训,搞娃娃发明创造展览等等,一些幼儿园开展了歌唱、舞蹈、绘画等活动,以为就是实施了创新教育,也有的将个性等同于创新能力。因此,在社会上、幼儿园里,特长班泛滥,美术班、钢琴班、武术班、书法班、舞蹈班等等,不一而足。应当看到,科学教育、艺术教育乃至特长培养对儿童主体性、创造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无论如何,它们均不是幼儿园创新教育的根本与全部,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决定了幼儿园的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幼儿自主活动、探索的兴趣与意识。

在幼儿教育领域实施创新教育同样将引发学前教育观念、课程教材、教育内容、教学模式、教育评价、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全面改革。例如,创新教育需要认真研究新近完成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把它作为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来思考。因此,创新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减,而是教育功能上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一些从事幼教工作的研究人员根据系统论的观点设计了若干实验方案,从创新教育课程的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课程目标的构建方法从科学、社会、语言、艺术、健康,及认知、情感、动作、人格等两个维度,分别规划出各领域的教学目标;然后,为实现上述目标,逐一设计各单元应实施的教学内容;然后,再分解到月、周、日、课时等,对幼儿创新教育作系统全面的设计本无可厚非,但研究者设计的所有课程目标,都需要逐一对幼儿进行系统的单元教学,其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笔者认为,要真正的实施幼儿园创新教育就必须举起改革的旗帜,勇于打破常规大胆创新,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