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吧教学随笔内容页

小学生六年级教育随笔(优选5篇)

2023-10-12 08:54:01教学随笔

第1篇:小学生六年级教育随笔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扩大,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也随之增长。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自己的教育故事和调查问卷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具体论述分为三大块:一、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及类型,二、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三、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原因,四、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1月12日

“今天我觉得有点丢人。下午最后一堂课的时候,老师统计家长在家的人数。为什么那么多同学的爸爸妈妈都跟自己的孩子在一起,而我的爸爸妈妈总要去遥远的广州呢?我真想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问问他们。可是我知道他们还是会说为了我更好的将来,为了多挣点钱。钱又是什么东西?他们总是说有了钱就能给我买更好的玩具,可我宁可不要!”

这是我班一小女生交上来的周记,难怪最近学习一路下降,性格也变得内向许多,和班上学生玩得也少了。那天还因为一同学说了她辫子没扎好而动了手。于是,我让她带着我一起到了她的家,这是一个不富裕的家庭:三间破平房,屋里是泥地,地上被老鼠啃得一个一个的坑。他们家共三个小孩,都住在爷爷家,看到这样的情景,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之后,在与她爷爷的长谈中,我逐渐能理解孩子近来的变化了.原来以前都是她妈妈帮她扎辫子,成了留守儿童之后。她却只能自己做这些事了。这孩子的日记不得不让我们去深思呀!

1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及类型

1.1定义:

1.1.1什么叫留守儿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中,其中绝大部分是青壮年劳动力。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和汗水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他们的未成年子女却留在了农村,每年与父母相见的时间很少。这些在成长道路上缺乏家庭温暖,没有父母照料,被留在农村的孩子, 年龄在十六岁以下,一般是由其他亲人照顾,被我们称为“留守儿童”或“空巢儿童”。他们没有跟随外出务工的父母前往城市接受教育,而是被留在家里,在当地农村上学。由于无法享受到正常的家庭教育和关怀,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活和心理负担,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1.1.2留守儿童的基本类型

留守儿童,基本有这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父母双方在外打工,孩子留在农村交给祖父辈监护,也就是隔代抚养。二是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由另一方在家抚养孩子,类似于单亲抚养。三是把孩子寄养于亲戚朋友家。四是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

根据20__年中国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大约5800万人。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在外,有的几年不归,有的音讯渺茫,只有几封信或几个电话,久而久之留守儿童有被父母“遗弃”的感觉。

2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在我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在学习、心理、道德各方面存在不同问题,而其中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我在学校28个班级中抽取6个班级做了个抽样调查问卷,其中二年级2个班,四年级2个班,六年级2个班,就班级中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等方面做个了解。具体问卷涉及学习方面、人际关系方面及心理方面的内容。

通过调查看出,由于亲情缺失,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情绪不稳,性格孤僻,自卑等。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隐性,不易发觉,但影响深远。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学习较差:学习习惯、兴趣方面、学习动机扭曲,成就需要低。

一方面, 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望过低。留守儿童中发生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厌学现象的较多。另一方面,由于隔代管教,当他们出现这一情况时,临时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从我校学生成绩来看,留守学生中成绩中等偏下和较差的占46.1%,成绩优良的只有9.6%。

2.2性格缺陷

“长期与父母分离,使留守儿童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临时监护人大多局限于让孩子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无法尽到对孩子全面的教育责任,这样就极易导致孩子心理失衡。

2.2.1柔弱无助

如不愿与人交流,教师找其谈话时易掉眼泪,性格内向,不开朗等。

2.2.2寂寞空虚

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大都感到家庭空落、心理寂寞。

2.2.3自卑闭琐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爱和母爱,有被遗弃之感,极度自卑。“他们害怕别人同情的目光,强烈渴望父母亲情,由于无法得到满足,长期助于被压抑的状态而自渐形秽,怕被别人看不起,不敢与人交往,把自己封闭起来,生活在被人遗忘的角落里”。相对于其他同龄儿童来说,“留守儿童”缺乏一种稳定而和谐的亲子关系,长期处在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中,极易表现出胆小、迟钝、呆板、不与人交往、怀有敌对、破坏等不良的人格特点。这些不良的人格特点会直接影响到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致使“留守儿童”往往在情绪上变得焦虑、悲痛、厌恶、怨恨、忧郁;在性格上变得孤僻自卑,缺乏自信,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问题。

2.2.4盲目反抗或逆反心理

留守儿童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敌意,对老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有些留守儿童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降低要求,上进心不强。由此形成了自私、任性、霸道、蛮横的作风,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性格。一些留守儿童产生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有的甚至出现暴力化倾向。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敌意。

2.3亲情缺失

农村留守儿童体验最多的是孤独, 对父母充满怨恨 。少数孩子认为家里穷,父母无能耐,才会出去打工挣钱,对父母打工不理解,由此而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产生情感隔膜。自卑、悲观、孤僻受委屈了无人安慰,有困难了无人指导,他们认为自己在父母心目中并不是最重要的。

2.4价值扭曲

部分外出打工者急切致富的心态迅速膨胀,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特别部分父母们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内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在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使用自由度提高,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部分留守孩子产生厌学情绪,认为读书无用,开始把人生发展方向定位为打工挣钱,热衷于吃喝玩乐,在学习中往往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精神,得过且过,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

3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原因:

3.1学校方面:

目前,许多农村小学对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许多农村中小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心育。农村中小学教育现在仍是应试教育占主流,素质教育疏于形式,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对于留守儿童特别的心理,感情需求更无法顾及。在教师的观念中,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学校领导、班主任、思想品德教师的事,很多学校都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师岗位,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得到学校足够重视。以我所在的宿迁市宿城区为例,全区共有20多所实验小学、中心校,无一名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岗位。究其原因,不是学校没有此类专门教师,(通过自考,函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取得专本科文凭,具备心理健康辅导的教师很多)但由于学校资金缺乏,定岗定编安排人员,某些学校教师匮乏,教学任务繁重,种种原因导致不能单独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岗位。就是有,也如同虚设,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已。这都让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和专业的帮助。

第2篇:小学生六年级教育随笔

一个班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组成一个“大家庭”,而班主任就好象这个“大家庭”的家长,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在不一样程度上会牵动着班主任的心,班上的整体情绪会影响到班主任的情绪,再加上各个学生的家里状况不相同,“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作为班主任,就就应从各个方面来了解学生的具体状况,对一些特殊的学生从多方面来关心她,让她感觉到是生活在温暖的大家庭里,让她幼小的心灵受到的伤害在那里得到安慰和抚平。从而让她安心地在这个大家庭里享受温暖,让她把那些悲哀的往事忘掉,重获新生,重燃心中期望。

小琳是一个三年级的小女孩。她的父母长期在外工作,把她交给七十多岁的爷爷照顾。爷爷年老照顾不好,她自我自理潜力又很差。所以小琳总是穿着邋遢,有时早上来上学连头发都不梳,脸也不洗。由于卫生习惯差,再加上学习成绩差,几乎没有同学愿意和她玩。下课了,同学们都在玩,而她一个人孤单的站在一旁。在日记中,她说:我没有朋友,同学们也不愿意和我玩,我好孤单,我真想哭!这是为什么?在日记中我看到了一个无助的可怜的小女孩。一个午后,我找来了她,和她进行了近一个小时的交流,帮忙她寻找原因,树立信心,教她如何梳理蓬乱的头发,还帮她洗了脸,告诉她怎样做才会有朋友。当时她开心地笑了。在这之后,我还找了一个与她同村的女孩,让她去经常帮忙她,同时让其她同学在玩耍时也叫上她。在我的关心下,渐渐地,小琳变干净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家庭的破裂,亲情的不完整,以及父母的不关心,都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有的孩子变的孤僻、偏激,有的孩子情绪不稳定,随时会发脾气,还有的孩子自卑,任性,这些性格严重影响了与同伴的交往,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对这类孩子的,需要教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从而抚平心灵的创伤。赵爽是我班的一位小女孩,父母离异已好几年了,母亲远嫁她乡,无法照顾她,只是每年来看她一次。父亲的脾气十分暴躁,动不动就对她棍棒相加。所以,她十分害怕回家。粗暴的家庭教育使她变的十分暴躁,做事极端化,经常和同学打架,给同学带来较大的影响,同学都不愿意与她交往。在这种状况下,教师首先加强了与她父母的沟通,期望父亲多关心她,遇到什么事,要多讲道理,尽量不要打她,还能够及时告诉我,让我来教育她。还

与她父亲约定,在一个月内不打她,带她去公园玩一次,有空,多陪她吃晚饭做作业。而我让她成绩提高一步,与同学改善关系。在班级里,我又开展手拉手帮忙活动,让更多的人来关心她。经过大家的努力,赵爽回到了群众的怀抱。看着她们父女亲密的样貌,我打心底里高兴。

由此可见,爱是沟通的桥梁。班主任的工作需要用爱心来温暖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健康成长。

小学生六年级教育随笔

第3篇:小学生六年级教育随笔

常听同事们说:当老师真累。当班主任更累。回首这些年的班主任工作,的确感到当一名小学班主任的辛苦,这其中有苦也有甜,没什么经验可谈,或许这只是自己对班主任实践工作的几点感悟,和大家交流一下:

(1)把赞美送给学生。

教师的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赞美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请多给学生一点赞美吧,因为他明天的成功就蕴藏在你的赞美之中。

(2)为后进生撑起一片天空。

我们常把孩子比做初生的太阳,那么后进生就是迟升的朝阳,比起其他学生他们更需要老师的耐心、细心的呵护、理解与尊重、循循善诱……“要小心的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这句话或许有些夸张了一点,却实实在在的告诉我们对待后进生不可疏忽大意,作为一名,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教育好这些后进生,是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在我担任3年级1班班主任的第一学期里,我的班级里的两位同学,他们两个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爱做家庭作业,导致他们两个的学习成绩很差,几次找家长谈话,效果也不是很好,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真是动脑筋了,一有空就把他两个叫到办公室一边陪他们做作业,一边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几天之后,我发现他们已经能够自己按时完成作业了,我兴奋的是,他俩不但能按时完成作业,而且作业的质量也很高,批改他们的家庭作业,不忘加上一句批语,有时是:你能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真高兴;,这样的办法的确是很好的,我想这些宝贵的经验都会为我以后的班主任工作起到良好的作用!

作为教师,有时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去对待学生实在不应该,工作再忙,也要给学生说话的机会,也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认真倾听他们的说话。古人云:人之相交,贵在交心。所以,教师要放下架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机会听听学生们的心声,听听他们的想法,注意他们的情感变化,让学生充分显示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第4篇:小学生六年级教育随笔

陶西平同志曾指出:“良好行为习惯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改进德育的重要方面。”它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小学德育的中心环节。它可以为学生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它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下面就简单谈谈自己在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上的一些做法。

一、训练法

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因此我认为严格要求,反复训练,是形成良好习惯最基本的方法。训练法对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的品德形成往往不是先从概念开始,而是从实践中体验和训练出来的。一些大道理一时半会儿很难被他们理解,但是,在训练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体会到好习惯的益处慢慢就理解了。这时的习惯已成为他们的第二天性,因此他们会受益终身。训练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中心环节,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在训练中我做到三个结合:

(1)激发兴趣与严格训练相结合

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后是非常愉快的,可养成的过程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需要战胜许多困难,经过许多练习。特别是对已形成不良习惯的学生,要矫正就更需要有坚强的意志,不断地同坏习惯作斗争才能形成,在训练中要强调“反复”、“严格”四个字,不怕麻烦。如:要求学生集合站队做到“快、静、齐”,要经过多次严格训练,反反复复,循环往复。听到口令,教师数三下,“声落、动止、队形成”。慢了,提出问题,解散重做,做好了表扬,反复训练。如有小动作专门训练1分钟无小动作。不过光“苦练”还不行,要把“苦练”与“趣练”结合起来,因为学生毕竟年龄还小,如果一味单调训练他们就烦了,因此在训练中把激发兴趣与严格训练相结合。由于我班学生的视力不太好,如在训练学生正确的五姿(坐姿、立姿、写字姿势、举手姿势、读书姿势)时,我采取趣味训练,在班上找小榜样,开展“请你象他这样做”的有趣活动,在课前或课中适当的时间,请小榜样做出一个正确的姿势并说:“请你象我这样做,”同学们立刻学做,并说:“我就象您这样做,”反反复复经常不断,学生很有兴趣。为了进一步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教师要及时更换小榜样,使学生进一步在有趣的活动中强化训练,养成姿势端正的好习惯。

(2)明确要求与具体指导相结合

对成年人一般提出要求就行了,不需指导过细,而对小学生则不行,必须做到“明确要求,指导具体”。如学生的作业习惯,首先制定了四条要求:一、书写规范、二、格式正确、三、正确率高、四、按时完成,及时复批。用这四条要求经常指导孩子的作业,给予评判,好的印上红旗或小红花,开展一日无错题活动。经常在全班展览,鼓励本人,促进大家。为了明确要求,我制订了养成教育内容序列,从每个细小的动作入手,从站、立、行走开始,随时都要给予指导。另外,从学生的作文和日常接触中,我发现有的孩子接、发东西、说话等不太有礼貌,我就及时教孩子学会如何给大人递东西,如何接发本册,如何说话。我班的地面是瓷砖地,易脏,不好搞卫生,我就教学生如何保持卫生,擦桌子、扫地……虽然孩子较小,但他们都缺乏起码的生活经验,如果没有具体地指导很难形成良好习惯,所以培养习惯必须具体指导。教师在学校指导,家长在家里指导,边指导边训练,最终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3)检查评比与自我评价相结合

只要求没检查,就跟没说一样。因此检查评比工作必须坚持下去,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对学生的纪律、卫生、文明行为、学习用具、三带等情况每日与家长联系,做到“天天查、周周评、月月总结”。开展“争星”评比活动,评出纪律标兵、文明礼貌标兵、劳动小能手……工作虽然琐碎但对形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起到了督促作用。但是检查评比终究是外力,养成好行为习惯必须靠内因,为此把检查评比与自我评价结合起来。依据小学生评价手册,每月认真进行四评: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如果学生把道德规范与本人的有关行为进行联系,对照评价,这对学生道德行为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特别是自我评价,它是学生进步的力量源泉,只有自己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正确与否,才会产生美化自我行为的强大动力。

二、说服教育法

说服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动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低年级学生主要是正面引导,讲故事、看图片等生动形象的办法提高认识。中年级要给予典型示范,用榜样去激发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自觉性。高年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进行价值判断,同时配合以高水平的说服教育。另外,说服教育要注意艺术性、趣味性,用趣味活动激发动机。如我班有的学生在完成作业中,做事不专心、磨蹭。针对这一现状,我请做作业快的同学针对一天的学习和活动谈体会和感受,并请做事慢的同学尝试,使他们尝到甜头。由于把说服教育与趣味活动结合起来,学生积极性很高,做事磨蹭的现象减少了。

三、榜样示范法

在培养行为习惯方面,榜样法也尤为重要。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典范,是行为规范化的模式。榜样是活的教科书,具有生动、形象、具体的特点。对学生具有更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对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具有特殊的作用。小学生的一个心理特点就是模仿。他们可塑性强,给他们树立什么榜样十分重要,如果用正面的典型给他们做榜样,就可以激励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去努力,如:在遵守纪律方面,多给孩子树立身边的榜样,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及时树立典型,孩子们都有争强好胜心理,就会不由自主地以他们为标准要求自己,养成严格遵守纪律的习惯。榜样还有矫正作用,它像一面镜子,可以使学生经常对照检查,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如:我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好的班级礼貌表现、组织纪律、集合、列队、升旗、课间活动和放学排路队等,直观形象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找出自己的不足,比较快、比较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另外,教师和家长的榜样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是完美无缺的榜样,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这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总之,我们的教育最终是对学生的行为发生影响,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对儿童进行德育的有力手段,同时在具体的培养中渗透着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养成教育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关键环节,只有抓好这一环节,从实际出发,灵活机动地培养学生各种良好行为习惯,才能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

第5篇:小学生六年级教育随笔

班主任的工作是千头万绪的,它应对的是几十颗纯真、无瑕的心灵,应对的是几十个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常听教师们说:当教师真累。当班主任更累。回首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的确感到当一名小学班主任的辛苦,这其中有苦也有甜,没什么经验可谈,或许这只是自我对班主任实践工作的几点感悟,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慈母的主角——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正如母亲不会因为孩子的美丑存在偏袒和私心一样,作为教师,虽然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他们的家庭环境、先天素质与自身努力程度都不一样,但必须要做到一视同仁,尊重、信任、理解、热爱每一个学生。教师的爱就应是一种博爱,爱自我的每一位学生,关心他们的身体,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思想。谁都明白,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可比拟的,一句鼓励,能够让学生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自豪。天下的母亲都期望自我的孩子欢乐,同样教师也就应让学生看到自我点滴的提高,体验提高成长的欢乐,增强继续提高的信心。教师要像母亲一样容忍孩子一次次地“旧病复发”,要像母亲一样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长处,充分肯定他的点滴提高,对他们的长处要“小题大做、无限夸张”,永久不说“你不行”,而是毫不吝啬地说:“嗨,你真棒”。让孩子在充满鼓励与期盼的沃土中成长,决不能因为一点过失而让孩子在指责声中自卑地抬不起头来。作为教师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各班总有几个学生既不勤奋上进,

又不惹事生非,对班级一切活动既不反对抗-议,又不踊跃参加;虽然学业平平,却不名落孙山。一般状况下,既得不到教师的表扬,也得不到教师的批评,是一些容易被教师忽视“遗忘”的学生。我班的小航同学就是这样一个似乎没有什么特色的学生。在我教他的这近一年的时间里,我几乎没注意到他的存在。直到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仿佛也改变了他自我。那是一次课间操,由于下课稍微晚了点,学生都急急忙忙地往外挤,我站在讲台上,维持着秩序正好门后面的拖把倒了,学生光顾着挤,好象没有注意到横在地上的扫把。这时,小航同学挤了过来,告诉大家看着点,别拌倒。然后拿起来了。我被这一幕感动了,做完操回教室后,立刻在班级表扬了小航同学,并尽力赞美了他关心群众,为他人着想的好行为。此后,我又从几件小事里发现他性格中闪光的地方,并及时给予表扬,使真善美的精神得以激发和升华。渐渐地我发现他变了,上课个性认真,作业完成得很好,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件事给我启示颇深,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开始注重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细心观察,捕捉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把赞美送给每一个学生,使之发扬光大。

二、严父的主角——教师爱学生,不是姑息迁就,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就应是溺爱,在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感情,关心学生提高与成长,扶植他们正当的兴趣和专长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他们。因为严格要求学生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尊重。学生犯了错误时,该批评的就要批评,该处理的也必须要

处理,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仅有奖惩得当,才能在班级中构成一个良好的,用心向上的舆-论导向。

三、朋友的主角——用心灵去赢得心灵,用爱去交换爱。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来和孩子持续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更要耐心倾听孩子,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仅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教育者才更有心去主动地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孩子,为孩子带给最适合的教育。教育的平等不只是孩子之间的平等,更应是教育者和孩子间的平等,教育者和孩子之间的平等是平等教育、民主教育的基础。在教育学生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够在多种程度上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吐不失为一种最好的方法,我们教师就应用心去听,与学生交谈,从中了解学生的某些动向,可不少教师总认为学生是小孩子,不乐于倾听他们的谈话,个性是学生犯错误时,更是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任凭自我对学生大加训斥,这样很不利于教育好学生,我自我也有这样的缺陷。学校强调学生不准迟到,我平时也是这样要求学生的,但有的学生就是犯老-毛病,有一次,预备铃都响过了,班里的宇宇还没来,我焦急的站在楼上往下看,也没看到人影儿,同学们都在专心的读课文,“报告”,同学们听到声音都停止了朗读,看

到他,我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他经常迟到,我昨日找他谈话时,他保证说再也不迟到了。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教师,我在路上”“你又在路上磨蹭,你看,都几点了。”我没等他说完,便接过他的

话头训斥了他一顿,然后就让她站在门口,再也不理会他了,课后才了解到,他奶奶生病了,他去给奶奶拿药,所以才来晚了。明白事情的真-相后,我后悔自我没有听完他说的话,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并向他道了歉,他很诚恳地说:“教师,这没什么,谁让我以前老爱迟到呢。”反思一下:作为教师,有时凭自我的主观决定去对待学生实在不就应,工作再忙,也要给学生说话的机会,也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认真倾听他们的说话。古人云:人之相交,贵在交心。所以,教师要放下架子,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时间、机会听听学生们的心声,听听他们的想法,注意他们的情感变化,让学生充分显示自我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四、法官的主角——公平与公正。对于教师而言,我们的工作对象很特殊,他们是一群天真善良的孩子,他们已经开始用自我稚嫩的心灵去体会和衡量这个世界,他们有着各自的决定是非的标准,在孩子的眼中,教师是成人社会的代表,更是社会公正的代表、社会公平的化身。这就要求教师在其职业领域内,所有的职业表现都要体现社会的正义、社会的良知。班主任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学生的评语,三好生等各种荣誉的评选,甚至于平时的一次小小的表扬,都会看在每个孩子的眼里,记在每个孩子的心里,影响着孩子们对于是非善恶的决定和理解。所以,班主任教师的教育公正就更为重要,必须要热爱、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在自我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建立公正、民主、平等的氛围。

五、学生的表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不要以为仅有你们在同孩子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他们怎样穿戴,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这一切对儿童有重要好处”。可见,班主任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我首先务必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对学生讲十次道理所产生的正面影响也抵不上一次反面行为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来的大。如果要求学生不乱插嘴,那教师就不应粗暴地打断学生的话;要求学生跑步不戴围巾,那教师在跑步时又怎样能任凭围巾飘扬在自我的胸前呢?要求学生随手捡起地上的废纸,难道教师就不能也弯弯腰吗?如果每个班主任都有一股“让全班学生向我看齐的勇气”,那么“身正为范”就真正得以体现了。这些话也许在平时教师只是说一说但没有真正认识的身正为范的作用。而我也是在一次发火之后才体会到的。一次我们班的桐桐欺负了同学还不认错,我家责怪了他而他还与其他同学吵架,这让我十分地生气,我立即打电话给他的爸爸,由于桐桐平时比较怕爸爸,所也就拉住了我的手,我一急,就使劲儿把电话给砸了,大家包括桐桐也吓到了,

就给我承认了错误。这事过去以后我没有太在意我的行为。直到有一天,小辰和小伦吵架后,小伦把小辰的作业本,使劲儿摔到了地上我才震惊的发现了我的坏榜样,教师的言传身教真是太重要了,教师是孩子的楷模,你的一举一动孩子们都会看在眼里并随之模仿,所以教师必须要在意自我的言行。之后上课时,我向全班孩子

做了检讨,并向大家保证以后不会在摔东西,期望同学们也抛弃这个坏习惯。从此我在说话和做事之前都要思考这些言行是否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榜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