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观看崔根良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推荐27篇)
2023观看崔根良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1
6月24日下午,苏州工业园区东方社区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观看“时代楷模”崔根良事迹报告片,进一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
说起崔根良,很多人并不熟悉,但一定用过他创办的亨通集团所生产的产品,比如用电和上网的必须材质——电缆、光纤和光缆。崔根良是个退伍军人,从江苏吴江的乡村起步,历经20xx年艰辛创业路,打造出了拥有50家全资及控股公司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亨通集团,并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企100强、全球光纤通信前3强。这个农民的儿子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企业家、中华慈善奖等诸多荣誉。近日,崔根良更是被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在观看崔根良事迹报告片过程中,东方社区党总支的全体党员认真严肃,秉着学习第一的态度观看完了全片。党员们被崔根良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精神所感动,纷纷发表观后感言。
汪阿姨说:“崔书记一身都在为光纤光缆事业疲于奔命、身先士卒,他身上闪耀的对事业无穷的追求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党员好好学习,虽然我们现在已经退休了,但思想绝不能退休,还是要向崔书记学习,学习他身上永远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张阿姨是东方社区党总支的一位老党员了,她看了崔根良事迹报告片后发表了她的感言:“崔根良同志无愧为党的好同志,他用一生的时间在践行他对党和国家的忠诚,把这片忠诚无限投入到了他的光 纤光缆事业中去。我们也要象他一样始终保持对党和国家的一片忠诚,不但要从思想上,更要从行动上落实对党和国家的信仰。”
李叔叔说:“观看了全片,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讲的一句话,那就是做人要肯吃苦、肯吃亏。的确,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些人就觉得可以坐享其成,不用再艰苦奋斗了,看了他的事迹,我感受到我们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们还是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继续吃苦、吃亏,方能实现我们伟大的民族复兴。”
短短20分钟的事迹报告片,令东方社区党总支的党员们深深为之感动。这次事迹观摩会,也是东方社区党总支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系列活动之一。继上次启动仪式、手抄党章活动之后,这次活动将进一步推进东方社区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的全面深化开展。
2023观看崔根良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2
张小娟20 篇3
连日来,八师石河子市文体局党委全面开展向程永革同志先进事迹学习的活动,掀起文体系统学习程永革同志先进事迹热潮。通过学习程永革同志的事迹,大家进一步坚定了做好各项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2月19日,石河子市歌舞话剧团召开学习程永革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学习程永革同志对艺术的追求精神,学习他用生命诠释“戏比天大”的人生意境。通过专题学习,与会人员普遍感受到程永革同志作为身边的榜样,事迹真实、生动、亲切、感人,更具有感召力、凝聚力。
石河子市歌舞话剧团团长李向阳说:“永革是我们身边的优秀党员,台上,他是英雄人物;台下,他是一位好领导、好演员。戏里,他唱的是一腔正气;戏外,他行的是刚直不阿、廉洁奉公。无论是作为演员,还是领导干部,永革始终做到表里如一、率先垂范。他为人低调、做人严谨,虽然他离开了我们,但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会把他敬业奉献的精神传承下去,多出优秀的作品,用心为打造‘文化名城’名片做出自己的贡献”。
自1987年就和程永革一起共事的歌舞话剧团演唱队队长骆汉泉含泪说道:“永革是我的好兄弟,这么多年,我们一起排练、演出,他的敬业精神一直留在我的脑海中,他的艺术才华和人品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艺术人才,他尽职尽责,用自己的生命演绎出人生的追求。虽然他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他难能可贵的责任担当和执着敬业的奉献精神一直感染着我们,我们也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以他为榜样,演好戏、做好人。”
2月20日,石河子市群艺馆党支部组织召开学习程永革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
石河子市群艺馆党支部书记曹文号召全馆人员要学习程永革同志表里如一的高尚品德,学习他争先创优的进取精神,学习他“戏比天大”的责任担当,学习他一心为公的优良作风。
石河子市群艺馆办公室主任关山海说:“程永革同志是我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树得起的好榜样,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无论是作为演员,还是基层领导干部,程永革始终做到表里如一,率先垂范。他在群众心目中留下了只讲组织纪律、不要组织照顾、舍己为民的优秀党员形象。”
据了解,在程永革同志生前工作过的石河子市豫剧团,全团上下都以他为榜样,纷纷表示要学习他争先创优的进取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石河子市豫剧团原团长、国家一级演员任桂花说:“永革同志曾经是我的搭档,我们从认识开始,我就觉得永革同志是一个对待工作认真敬业,生活当中也是真诚对人。这么多年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他始终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身上有很多闪光点特别值得我们学习、发扬、传承下去。”
石河子市豫剧团演员队队长王水林说:“程书记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他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爱岗敬业、戏比天大这种文艺工作者的优良品质,我觉得对于我们现在的文化工作者是一种莫大的激励和鞭策。”
2023观看崔根良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4
中哈边境新疆萨尔布拉克草原的黄昏,是一种空旷而孤寂的美。当橙红色的日轮坠向辽阔的地平线,草原深处的凉意渐浓,黑夜张口吞噬大地,形影相吊的白杨昂首坚挺,流连淡淡的夕照。
踏着彩霞的余晖,草原的牧民们挥鞭赶着牛羊,从萨尔布拉克草原毗邻边境线的春秋牧场迁移到别处的夏季牧场。一望无垠的草原只剩下了76岁的魏德友和他的100多只羊。守边了半个多世纪,这位有着32年党龄的老党员习惯了孤独的生活。
用木条插上了羊圈的门,魏德友回到自己居住的土房,一骨碌躺到了床上。门外羊圈里时不时传来一两声低吟。除此之外,草原寂寂,四野悄悄。
流动的岗哨
萨尔布拉克草原地势平缓,边境线缺少天然屏障。除了哨点的边防军队,护边员的巡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牧民们搬走后,草原变成了“无人区”,发生偷越境的概率相对较大。塔城裕民县边防大队政委叶尔那说。
魏德友是主动选择留下来的。过着“家住路尽头,放牧就是巡逻”的生活。
每天的清晨或傍晚,魏德友要来回走8公里的牧道去边境线,看有没有人员经过的痕迹,到牧民留下的房子查看情况。
几个月前,3个年轻人骑着摩托车往边境方向走,魏德友扯着嗓子、一路小跑,在铁丝网跟前截住了他们,劝他们离开。
半个多世纪来,魏德友义务巡边近20万公里,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堵截临界牲畜万余只,未发生1起涉外事件。
“这是我和战友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我要守到自己动不了的那一天。”魏德友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边境最危险的工作就是放牧。魏德友说,他和守边牧民坚持通过放牧的方式捍卫领土,与手握钢枪的外国士兵面对面也不曾后退。
1973年,魏德友骑马沿着没有边境设施标记的“争议区”放牛,发现一架飞机在上空盘旋。等到飞机离开后,他在盘旋区域内寻觅可疑迹象,发现两串朝向境内的脚印,向连队汇报展开地毯式搜索,最终可疑的人退回到边境线以外。
年逾古稀的魏德友仍没有“退休”的想法。有一次巡边遭遇暴风雪,迷失方向的他被困5个多小时。儿女担心父亲的安危,央求他回家养老,但一直没能说动。
魏德友的妻子刘京好告诉记者,对边境,魏德友有割舍不下的感情,一天不到边境看看,就感觉少了点东西。
“现在走了,以前不就白守了”,魏德友说完向着羊群小跑一阵,像是示意记者:自己身体还硬朗得很。
50台收音机
魏德友脖子上总挂着1台黑色收音机。这是两年前赶集的时候花80块钱买的。收音机掉漆的地方锈迹斑斑,坑坑洼洼的摔打痕迹记录着岁月的磨砺。
对这个不抽烟不喝酒的老人来说,收音机是除妻子刘京好之外的另一个“老婆”——放羊的时候,巡边的时候,种菜的时候,机子不会离身。
“除了睡觉,其他时候都开着。”草原上信号不稳定,只能搜到4个台,但有新闻、能听歌,魏德友已经知足了。
草原风大夹带着沙土,收音机特别容易坏。从1964年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六一团兵二连屯垦守边至今,魏德友整整用坏了50台收音机。
年代不同的50台收音机,是魏德友52年守边历史的见证。
1964年,24岁的魏德友响应号召,从北京军区转业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30多名战友远赴万里之外的茫茫戈壁屯垦戍边。
紧接着,他从老家接来刘京好,在边境安下了家,养育了儿女。
半个多世纪以来,昔日战友陆续告老还乡,边防战士一茬接着一茬,就连世世代代住在草原的牧民也都搬到了条件更好的定居点。而魏德友却选择留下来,独自生活在空旷的草原深处。
几十年来,老两口很少外出,想孙子孙女了,就让他们过来住上几天。
他可以过得更好
孤零零矗立在草原的土坯房,就是魏德友简陋的家。
用报纸糊的“天花板”已经泛黄,1张木头桌子歪扭地立在坑洼的泥土地面上,家里只有4张凳子,来人多了只能坐床上。
房子里没有通常照明电。窗台前6伏功率的太阳能发电机每天只供两个灯泡的简单照明和手机充电;除了收音机和手电筒,房里再也看不到其他电器。
夫妇俩吃的米面需要小女儿翻越几十公里牧道才能送进来,喝的是门口井里打出来又咸又苦的盐碱水。
十年如一日,魏德友和老伴就过着这样的苦日子。而原本,他们可以过比这好得多的生活。
从兵团退休的时候,魏德友每月能领到将近3000元的退休工资,加上妻子刘京好的20xx元,足够老两口安享晚年。
魏德友在连队有1套房子,但至今他也没有去住过1天。
前几年,刘京好感染了布鲁式杆菌。这种寄生在生羊肉的病菌发作起来会导致发高烧、浑身疼痛。刘京好时常要到城里的医院住院,留下老伴一个孤零零守边。
魏德友在连队放过牛羊、喂过猪,退休后还替别人打工代牧过。魏德友的手一次粉碎草料的时候被卷进了机器里,拔出来后10个手指头都血肉模糊,露出了白骨,右手食指只剩下了半根。
艰苦的生活和不幸的遭遇,从未让魏德友退缩过。“只有守在这里,心里才踏实。”这个信念一直植根在这名老党员的心里。
2023观看崔根良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5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梅花不惧严寒、坚强不屈的顽强精神一直以来为世人所熟知。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要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面对疫情仍然十分严峻的形势,广大党员干部更要有“寒梅精神”,不畏困境、顽强拼搏、迎难而上,坚决奋战在抗“疫”一线,带领人民群众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做一朵“先锋梅”,迎风傲雪挺“疫”线,用奋斗书写“初心”华章。“我将尽我所能,和病毒做对抗,定能战必胜!”95后护士郭佳萌剪去长发,“断发出征”抗“疫”一线。她曾是温室的“雏菊”,却在寒冬时节“逆向生长”,穿上了“白装”,就成了“寒梅”。“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坚”。面对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广大党员干部要有“我先上”的觉悟和“我要上”的决心,勇当先锋、争作表率,坚决果断投身到战“疫”第一线,做一朵“先锋梅”,傲雪迎霜、不畏严寒,任凭“雪虐风饕”也毫不退缩。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冲锋在防“疫”最前沿,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做好联防联控,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做一朵“战斗梅”,攻坚克难战“疫”线,用无畏描绘“担当”画卷。湖南衡山县东湖镇医生宋英杰,年仅28岁,连续多日奋战在防“疫”一线,因劳累过度,离我们而去。他也是父母的心头肉,却在重要关头挺身而出,披上了“盔甲”,就成了“战士”。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防控处于胶着对垒的状态,广大党员干部要有“粉身碎骨浑不怕”的魄力、无惧“零落成泥碾作尘”的勇气,在关键时刻逆流而上、向险而行,深入防“疫”一线“主战场”,做一朵“战斗梅”,以无畏之姿、勇挑重担,以无惧之态、战斗在第一线;坚决做到守土担责、守土有责、守土尽责,集中精力把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位,筑牢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做一朵“守护梅”,尽心尽力守“疫”线,用坚守奏响“为民”乐章。哪里有疫情、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身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主动深入一线战“疫”,加强科学防“疫”宣传,消除群众疑虑,坚定群众信心;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加固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严防死守,使群众放心;及时提供生活必需品,解决群众实际困难,让群众安心。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做一朵“守护梅”,尽心尽力坚守在防“疫”一线,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共同战“疫”,守护在群众身边,让群众的心静下来、暖起来。
冬天已经过去,春天从梅花开始。在此抗“疫”关键时期,广大党员干部更要坚守岗位、奋勇向前,与人民群众一起同心协力、英勇奋斗、共克时艰,定能共渡难关、共迎温暖明天。
2023观看崔根良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6
周芳云同学于20xx年9月进入上海金融学院学习。时光如梭,转眼三年逝去,在此期间,她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可能取得了些许微不足道的成绩,但这与学校的重视,党组织的关怀,老师的帮助,同学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在老师同学眼中的她是一个开朗、活泼、大方、学习成绩优秀、工作出色的学生。她进校以来各方面表现突出,政治上要求进步,积极靠拢党组织,坚持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学习勤奋,自觉性强,各科成绩优秀,四学期内分别获得三次一等人民奖学金、一次二等奖学金,并获得其他专项奖学金。她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在同学中享有较高威信。兴趣广泛,爱好体育、棋类、写作等。先后担任班团支部书记、班长,院团委社会实践部副部长、院团委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队长等职务。作为学生干部,她善于思考、认真踏实。在组织校内外活动时,能以身作则,体现了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同时她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活动中都有上佳表现,曾获得多项荣誉称号。具体如下:
在思想政治上,她迫切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我院努力工作有强烈的使命感。在校期间,她或是通过院党校学习、或是加入了邓小平理论研究会、或是通过学校开设的德育课程,或是自己查阅有关文献书籍,努力提高政治理论修养,并且利用它不断深刻的剖析自己,修正自己思想认识偏差的地方,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带动周围同学努力学习掌握专业知识,积极努力工作。她坚信中国共产党是最伟大、最先进的党派,不断增加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在“五四”表彰大会代表优秀团干部发言中,她对于共和国的开国元勋陈毅同志在其《六十三岁生日述怀》的诗中写到的话“我是一党员,更应献至诚。个人太渺小,党群才万能。念我数十年,庸碌愧声闻。今后几时期,正路在遵循。’何况我呼?”留下深刻的印象,体现了她能够时刻端正入党动机,树立科学的三观,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此外,她还积极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或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给年逾耄耋的老人让座,搀扶盲人同志过马路,虽然这也许都是一些小事,但她认为万丈高楼平地起,应从点滴的基础开始做起。学习、工作的压力比较大,但是她愈加珍惜时间,学习之余从来不吝啬帮助同学,因为他认为帮助别人也是在健全自己人格。通过她的不断努力,现已被会计系党总支确定为建党对象,近期将通过组织审批。在学习上,她系统地学习掌握了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在校期间,她学习努力,严格要求自己学好会计领域的各项专业知识及金融相关基础知识,并不断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获得了三次一等人民奖学金,一次二等人民奖学金,以及专项安盛教育奖学金三等一次。
此外,为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她还坚持参加了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专业本科文凭的自学考试,参加银行金融知识等的学习班。她还掌握了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顺利通过全国英语四级考试。通过了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办公自动化操作的实训及ERP财务系统的学习,还通过了珠算四级考试。
在社会工作上,周芳云同学曾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班长、院社会实践部副部长及院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队长等职务。
在工作中,她带领的志愿者服务总队起到了先锋带头作用,配合院“素质拓展计划”开展,为更多的同学提供了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服务的机会,在学校与社会之间架起了桥梁。她还与各系部联合开展志愿者活动成果展、交流会等,在校园中营造一种志愿服务的良好气氛。也让同学积极参与其中,为中国志愿者服务队伍的壮大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今志愿者活动的一天天壮大,管理愈加完善,这学期在团委老师的支持下,成立了院志愿者服务总队,并且任命周芳云同学为院志愿者服务总队的队长。
她在对我院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管理中,首先制定了我院志愿者活动开展的规章制度,引导院及各系志愿者活动规范化开展,此外她还联系社会上的单位、组织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使我院的志愿者活动更加丰富、更能体现大学生的特色及风采。
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由她带领的愿者服务队伍参加了“世界扶贫大会”志愿者服务队、上海科技馆、海洋馆志愿者服务队、上海20xx年世博会志愿者服务队、赴浦东新区团委挂职学习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品牌志愿服务队伍。作为20xx年上海世博会主力军的当代大学生,她配合上海市世博会筹办办公室、上海市教委等组织我院志愿者参加“迎世博、学双语、推广普通话”志愿者服务队伍,在曹路镇等在农村开设语言课程,辅导他们学习语言。
此外她还与曹路镇政府、曹路各个村委小区等联系开展各项志愿者活动,在阳光苑“阳光驿站”建立长期服务计划,在小区开展各种金融知识宣传、开设 “爱心小学”、曹路镇政府干部英语班等,协助社区工作的开展。得到了社区居民和各村村民们的热烈欢迎,也受到了曹路镇领导们的肯定。并且在曹路镇首次科技节活动中,由于她组织策划活动细节,加上全体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使志愿者服务总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院有三个志愿者服务项目在曹路镇开展,并且都取得优秀的成果,特别是我院在曹路镇联合村开展的“外来青年”辅导夜校,作为上海市首次试点活动,得到了浦东新区团委的广泛关注,新区组织部部长亲自参加了揭牌仪式,并多次进行视察。活动开设计算机、英语、农村医疗健康、以及教育部规定的高中相关课程,得到外来青年的广泛欢迎,并已使外来务工青顺利完成了第一期计算机课程的考试。在今年计划中她还准备向周边地区辐射开展活动,真正做到大学生“三下乡”协助开展农村工作的目的。也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志愿者服务的队伍中来。在她的努力下,也使各个系的志愿者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就。
作为社会实践部副部长,她参加策划、组织院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在20xx年院暑期社会实践组织开展中,作为实践部的主要负责人,从实践项目、个人实践两方面进行调查管理,负责我院曹路镇“三下乡”服务的三个重点项目及带领院34名同学参加曹路镇政府的挂职锻炼。并参加20xx年社会实践材料的汇编,为我院团委获得“上海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最佳组织奖”做出贡献。
在班级工作中,她配合系部、辅导员的各项工作,在老师与同学之间起到纽带的作用,热心帮助同学们解决生活上学习上的困难,负责班级工作规划及活动的开展,她带领班委积极组织各项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她所在班级的团学活动,曾获得院“优秀组织奖”、“团学活动二等奖”等荣誉;在军训期间,作为班长她带领班上同学与烈日奋斗,展现大学生的风采,在军训汇演中她所在班级获得院军训综合评比第二名;她组织并参加的会计系“智力大考场”活动中获得“最佳组织奖”。得到辅导员和系部老师的认可。
努力的工作实践,不错的工作成果,使她获得了 “优秀学生干部”, “优秀团干部”, “优秀团员”、 “社会活动一等奖”两次等荣誉。
在个人实践方面,她利用寒暑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于20xx年的暑期她在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浦东分行金融个人理财中心实习,主要学习抵押贷款、存款证明开据、银证转账、银证通的办理、电话银行开户等个人理财服务。将所学金融知识运用到实际,实践期间得到银行老师的一致好评。
于20xx年暑期,她在上海市浦东曹路镇团委挂职团委书记助理,统筹管理镇团委的暑期工作。挂职期间,她组织曹路镇青少年暑期工作,给曹路镇青少年设计了一个健康、而有意义的暑期,参与了农村增产、致富点子等小册子的编写,作为村民学校的教材,为农村建设献计献策,另外还参加了个项目得开展,并负责绿化建设蚯蚓垃圾处理试验项目的财务规划,该项目还在延续开展。另外她作为“奉献青春的智慧”三下乡服务团的负责人,策划、领导活动的开展,整理实践的成果。在社会实践成果答辩中得到了各指导老师和领导的肯定。获得了“上海市20xx年暑期社会实践优秀项目”。
在不同的实践工作中,使得她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培养了她实践动手能力及社交能力,使她从幻想到实干、从生涩到娴熟、从慌乱到从容。而优秀的工作表现,使她获得20xx年“上海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院 “社会实践优秀个人”、20xx年“会计系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的荣誉。
2023观看崔根良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7
“我们不想让她当英雄,只想让她继续教我们……”有学生想起白晓卉便哽咽不已。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的学生王丽丽觉得,白晓卉不仅是自己学业上的指导老师,更是生活里的“白姐姐”。腊八节给大家带粥,平时还喊着一起看电影。
王丽丽第一次去实验室的时候,白晓卉还专门等在楼下。
“白老师看我不太适应,还专门开导我,指点论文怎么开题,PPT怎么排版。”王丽丽有时候实验不顺利,耗费了一些试剂和耗材,白晓卉也没有批评。“她安慰我不要灰心,失败很正常。”
3月8日那天,实验室的女生都收到了巧克力。“白老师还跟我们开着玩笑。”王丽丽说,就在大家聊天的时候,白老师突然接到准备出发的通知。
一如往常的果断、干练,白晓卉立马收拾好随身物品,和大家挥手作别。
“白老师注意防护、注意安全!”学生们送她到实验室门口。
“放心吧,你们也记得跟上实验,回来咱们再开组会!”
这是学生们最后一次看到她的样子。
“以为和前几次支援疫情的时候一样,她会再次元气满满地回到实验室,给大家分享出差的趣事。”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临床医学诊断专业马婧瑜回忆,白老师最大的一个愿望,就是脱下隔离服,换回普通的防护服。
年初河南疫情结束,返回济南的路上,同样有小孩的王泽筠和白晓卉聊起天:“姐,这么久没见着孩子,真想啊。”
“马上就回去了。我从北京、从新疆隔离完回家,都搂着两个孩子一起睡,左边一个,右边一个,哈哈。”
在白晓卉女儿眼里,妈妈就是“天使”。她曾给妈妈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是她写给妈妈的一封信。
“我的妈妈是天使。新疆全民核酸检测,妈妈她们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经常工作6到8个小时,中途不能吃饭。每天的标本堆得和小山一样高,所有的医生都在努力和疫情作斗争。”
在妈妈讲抗疫故事的那个下午,阳光如水般温柔。女儿依偎在母亲怀里,端详着妈妈,似乎看到了脸上曾经的压痕。
2023观看崔根良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8
劳动还光荣吗?劳动还能致富吗?这些略显宏大的命题,近来却屡屡引起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讨论。在网上,有位经济学家曾抛出一条“毁三观”的结论:劳动致不了富,迅速遭到众多网友从事实到逻辑、从学理到情理的全方位反驳。事实证明,靠双手实现梦想、用劳动创造价值,既是人之为人的朴素道理,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更是我们时代深植于每个劳动者内心深处的真诚信仰。
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是事关社会根基的大命题。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开篇即提出主张,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更进一步提炼了劳动的意义;因为历来重视勤劳致富、信奉劳动创造价值,中国的变革甚至被外媒称为“勤劳革命”。回溯历史,从“铁人精神”到“红旗渠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正是劳动者手不停歇、抓铁有痕地实干,才成就了今天的辉煌中国。不可否认,社会上一度对劳动的价值有所怀疑,但时至今日,当蓝领工种薪酬普遍提升,一些企业的大工匠年薪甚至高达百万,劳动价值在回归。这些都构成了十九大报告中“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的坚实基础。
今天,劳动者的内涵被前所未有地拓展。网络主播、职业电竞选手、健身私教、梦想规划师……这些之前很少见的工种被创造出来,同时也催生了这个时代新的“人生赢家”。重庆朝天门的“棒棒军”谢幕了,纯粹作体力要求的工作越来越少,呼唤创造力的行业在急剧扩张。随着新发展理念的激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细化的分工,既在拓宽劳动者内涵,也在敦促劳动精度的提升。同样加工一个零件,精度99%是工匠,精度99.99%就成了令人仰视的大国工匠。劳动不仅没有过时,其市场价值还将进一步凸显。
报告强调,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正因为知识与劳动已如卯榫般紧扣,我们重申勤勉的意义,更要强调知识的分量。在知识经济风口起飞的创业者,“臂非加长也”“声非加疾也”,是知识提供了杠杆。这是一种风向,更是一种取向:强调埋头苦干不等于一味蛮干,新三百六十行,哪一行都离不开创新。拥抱知识、技能和创新,是中国人口红利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型的必由之路,也是每一个个体放大人生价值的关键砝码。正所谓技多不压身、不看学历看能力,新时代这杆秤,比任何时候都掂得出一个人的真正分量。
让劳动者梦想成真,勤劳勇敢者最需要的是更加公平的就业环境、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30多年前,正是城乡间闸门的打开,让束缚在土地上的手脚一下子伸展开,让中国的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今天,当户籍改革继续推进,市场机会持续增加,更多人有机会跻身成才成功的大门。但这条大路仍需要进一步拓宽。从金融浇灌“三农”到孵化创业项目,从强化职业培训到提供职业规划辅导,从增进劳动权益保障到消除就业歧视,当每一个最初的梦想被善待,勤勉劳动自然会成为一种信仰。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从制度运行的视角看,确保采花的蜂吃到最甜的蜜,甚至比鼓励“蚕吐丝、蜂酿蜜”更为重要,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改革发展的成果才能被劳动者共享。当所有勤劳守法者都能致富,做大中等收入群体水到渠成,劳动的价值不言自明。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幸福不会从天而降,但劳动可以让梦想成真。
2023观看崔根良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9
刘芳,一个普通教师的名字,她,从20 篇10
弘扬劳模精神,争做时代楷模。每个人不一定都成为劳模,但人人都能学习和践行劳模精神。劳模精神没有“光环”的预期,更多的是职业的喜爱,发现的喜悦,劳动的乐趣,结果却实至名归。我们不妨带着“问题”、“感情”、“镜子”去学,或许,我们更容易学到劳模精神的实质。
勤问好学,带着“问题”去学。我们学习劳模,就是要带着问题去学,学习劳模如何在本职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劳模都是在我们身边的楷模,我们就是要学习劳模在处理问题时,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带着自己的思考,带着自己的问题去学,有学习才有进步,有问题才有进步。
尊师重教,带着“感情”去学。劳模的闪光点就在于他们把工作当事业,把付出当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学习劳模精神,首先就要尊敬、尊重劳模,带着一种深厚的感情去学,带着真诚地心去学习,学习劳模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要想学到真本领,腿就要跑勤一点,或许一些不起眼的事情,就在潜移默化中教会我们如何处理问题,如何将事情做得更好。
取长补短,带着“镜子”去学。劳模就是我们身边的一面镜子,值得大家经常照一照,这样就能找到差距、发现不足,激发见贤思齐的内在动力。常照照“劳模”这面镜子,就是要认真地分析自己存在差距的原因,做到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下工夫逐步规范自己的行为,奋起直追,不断向劳模靠拢看齐;常照照“劳模”这面镜子,就是要持之以恒向劳模学习,做到常态化,不断克服“小胜即满”的肤浅认识,避免三分钟热度;常照照“劳模”这面镜子,就是要选择正确的方式方法,不偏离角度对照,做到务实、求真;常照照“劳模”这面镜子,不断给自己加油、鼓劲,方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学习一种精神就是树立起一面旗帜,标示出一种导向。学习劳模精神就是在宣告,这种自强不息、持之以恒的精神正是企业发展新需要、新呼唤的精神,这种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精神不仅过去需要,现在需要,将来更需要。
2023观看崔根良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11
篇12
“性子急,是因为生命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早在20__年10月,张定宇久确诊了“渐冻症”。作为医生,他很清楚自己接下来要遭遇什么,疾病提前宣告了他人生的终点。
他知道,随着全身肌细胞的逐渐萎缩,自己高大的身材会萎缩成小小的一团,先被困在轮椅上,然后被困在床上,凭眨眼和他人交流,会用上呼吸机,在胃里做造管,最后呼吸衰竭,迎来死亡。每一位“渐冻症”病人,都是这样眼睁睁看着自己慢慢消逝的。
剩下的时间越来越少,张定宇决定做点什么。他选择不对同事们公开生病的消息,不知情的同事们只觉得,在时间流逝过程中,院长的性子越来越急了,对待工作愈发容不得马虎。
20__年和20__年,张定宇曾随中国医疗队出征,先后赴往阿尔及利亚,巴基斯坦开展国际医疗援助。20__年5月14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第三天,张定宇作为湖北省第三医疗队的负责人出现在重灾区什邡市,全力救治伤员。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侵袭,是张定宇从业以来面临的最大挑战。长期超负荷工作,他的身体也已不堪重负。一次采访中,他透露,最近2、3个月,他感觉到自己的臀大肌正在萎缩。晚上睡觉时,他可以明显摸到自己关节囊和关节之间的间隙。肌细胞比自己预料中萎缩得还要快。
在接受《面对面》节目的采访时,这位“渐冻症院长”表现出出人意料的乐观和坦荡,他预料自己以后会被固定在轮椅上,现在多做一点,以后或许能少留一些遗憾。
他说:“所有人的终点都是死亡,而我只是知道了自己的终点可能不会离得太远,所以我想把这段时间用足、用好,不是一样可以再做一些事情吗?”
2023观看崔根良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13
在这万物复苏,恰是一年好时光的季节,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进程中,涌现了一批批勤劳工作、扎实能干的好同志。而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热工事业部更是努力探索、团结一致,将争先创优的内涵诠释的淋漓尽致。
过去的20 篇14
曾几何时,相对于“白领”贵族而言,“蓝领”似乎成为没文化、收入少、社会地位低下的代名词,连电视里的广告词都在大肆宣传“读双n,做白领”,仿佛只有做白领才是事业的成功,做白领成为当今人们趋之若鹜的选择。然而,李斌——上海液压泵厂数控机床调试工,一位地地道道的“蓝领”族却用事实向世人展示了蓝领事业的辉煌。
他,熟悉金属加工全工种技能、数控机床全机种应用,机械、电气、编程、维修各种工艺样样精通;他,成功开发了5种类型17台进口机床的加工功能,促进了机械电气行业对新技术的运用;他以超载岗位需求的知识和信息储备成为数控机床谈判桌上的高手;他是上海液压泵厂的品牌,是美国同行业公司总裁重金求聘的对象;他的名字被作为上海高等技术院校的命名;他以一线工人的身份,接过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的聘书,走上高校的讲台,在全国引起轰动……
回顾李斌的成长之路,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四个字“让我试试”,学徒期间,他首次“让我试试”,使车床速度加快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出国务工时,他再次“让我试试”成功掌握了被外企视为技术机密的数控机床编程调试技术;从此李斌一发不可收,外国工程师要价1万美元的设备问题他轻松解决了;被打入“冷宫”十几年的进口设备他成功修复了;功能单一的洋机器被他独立改造升级了;甚至连生产厂家工程师解决不了的问题他都最终解决了……
每一次“试试”都让李斌有了新的技术突破,而原本只是技校毕业的李斌却为这每一次突破付出了非常人所能及的努力,“学习、学习、再学习”的理念为他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干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工作作风让他积累了丰富的操作经验,他以“岗位需要什么我就学什么,企业需要什么我就补什么”的精神境界实现了由一名操作型工人到知识型工人再到专家型工人的两次飞跃,积累了能够在数控领域自信地说出“让我试试”的足够资本。
专注于心,方能成就于事。如今,集全国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十大能工巧匠等多种荣誉于一身的李斌依然钟情他的一身蓝装,用他的话说“不是当官才会有出息,不是做白领才能有成就,新时代的产业工人只要努力,一样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掩卷沉思,在对李斌钦佩之余,我又看到了被誉为当代产业工人楷模的王为民、许振超以及我们平顶山的张玮、吴如等一大批蓝领中的佼佼者,“铁人式的好工人”王为民自掏腰包做实验,为观察实验情况曾经从傍晚到天明冒雨趟泥往返油井几十公里;打破了集装箱装卸世界记录的“金牌工人”许振超,曾经为练就“一钩准”的绝活,整整一年的时间在反复重复着“对锁眼—起钩—吊箱—落箱—摘钩”这一系列单调的动作;在我们平顶山市,全国劳模张玮为补充自己欠缺的基础理论知识,在进修期间曾夜夜挑灯读书,一年半的时间光提神用的清凉油就用了几十盒;平煤集团的“井下猛虎”吴如在矿山工作25年,每年下井330天以上,每个班要在井下干12小时以上,从来升井不空手,每次回收废品15公斤以上,累计回收物资折价100多万元……他们都是普通的“蓝领”一族,他们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肯吃别人不能吃的苦,肯钻别人不能钻的技术,肯动别人不愿动的脑筋,肯牺牲别人不愿牺牲的业余时间,肯舍弃别人不能舍弃的利益,肯奉献别人不能奉献的一切……
如果没有对本职工作的热爱,没有主人翁的责任感,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没有新一代产业工人对知识的不懈追求,我相信李斌他们也会象有些人那样整日抱怨当工人没有前途、抱怨机遇没有降临到自己的身上而庸碌一生。从李斌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劳动者的高大形象,看到了新时期知识型产业工人的光辉风采。
李斌他们的个人财富与那些“白领”的成功者相比,也许还显得很清贫,但他们精湛的技术却正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社会财富,为我国早日实现小康社会贡献着力量!而他们自身的人格魅力更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影响和带动着中国千千万万个产业工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创造“蓝领”事业更大的辉煌!
——此文获得劳动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联合举办的“全国职工学习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读书征文活动”征文三等奖
2023观看崔根良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15
近日,我们组织学习了申纪兰同志的精神。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在李顺达、申纪兰同志的带领下,西沟人开始锲而不舍地在干石山上植树造林。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西沟人民那种艰苦奋斗、不怕困难、改天换地的英雄气概。感受到了“立场坚定的政治素养,心系群众的公仆情怀,廉洁奉公的优秀品德,奋力开拓的创新精神,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和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这就是伟大的纪兰精神。
申纪兰同志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共产党最好”、“社会主义最好”、“人民最好”,三句朴实的语言,饱含着她对党与人民的深厚感情。她以对党的忠诚,永远保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激励她几十年的奋斗历程。她说:“她是人民代表,就一定要代表人民,代表人民的利益。”她时刻把人民的生活装在心里。她说:“无论官多大,地位多高,都不能脱离人民群众。”她身不离西沟,手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几十年总是身先士卒,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与人民共甘共苦。她淡泊名利,生活简朴,永远保持廉洁奉公的优良品质,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得到了群众的拥护与爱戴。
作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唯一的一至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同志几十年来对待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对待人民群众无私奉献,在她的带领下,西沟人战天斗地,在一个贫穷的小山村里创造了人间奇迹。从她的身上,我们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伟大情怀。她说的最多的就是共产党好,她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的西沟,就没有我”,“是共产党员,就应该听党话、跟党走”。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纯洁性的最真实的体现。
学习纪兰精神,一是要学习申纪兰同志立场坚定的政治素养。申纪兰同志常说的一句话:“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我就是要把一切献给党,申纪兰同志,听党的话。”她把所有的荣誉归功于党,坚定不移地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体现了一个党员干部的最高境界和水平。
学习纪兰精神,二是要学习申纪兰同志心系人民群众的公仆情怀。只有时时处处心里装着人民群众,不忘记人民群众,才能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申纪兰虽然身处高官,但没有忘记过父老乡亲,只要对群众有利的事情,不管多么微小,都要去做一做,不懈的努力为群众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习纪兰精神,三是要学习申纪兰同志廉洁奉公的优秀品质。申纪兰同志既是全国着名劳模,又担任过多个领导职务。知名度大了,但她为人民立新功的思想没有变;地位高了,但她共产党员的本色没有变;环境换了,但她廉洁奉公的意识没有变。无论在哪个岗位,她都自觉遵守党纪国法,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清正廉洁的各项规定,讲操守、重品行,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境界。村里创办“纪兰饮料公司”,她说只要规规矩矩经营,老老实实纳税,对村民增收有利,她的名字可以用。有人想借她的名气搞歪门邪道,她说“给个金山也不干”,坚决予以回绝。村民要给她塑铜像,她说铜像金像不如老百姓心中的好形象。她就是这样,以实际行动在人民群众心中塑起了一个真正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学习纪兰精神,四是要学习申纪兰同志奋力开拓的创新精神。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更应该解放思想,勇于改革,一切从实际出发,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推进工作。
学习纪兰精神,五是要学习申纪兰同志艰苦朴素的良好作风。申纪兰同志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本色,生活上十分节俭,工作中反对铺张浪费,坚持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近年来村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不少人住上了楼房,现代化家具一应俱全,而她时刻惦念着那些困难群众,一直居住在简陋老屋,家里的摆设也是几十年前的。她外出开会或为群众办事,坚持不领补助,不报销差旅费。市里给她配的小汽车她很少使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尤为难能可贵,深得群众赞誉。
通过学习申纪兰的事迹和精神给我以强大的感染力和感召力,我表示要学习申纪兰同志心系群众的公仆情怀、艰苦朴素的良好作风、淡泊名利的奉献意识、奋力开拓的创新精神以及她廉洁奉公的优秀品质,从自我做起,从自身岗位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转变工作作风,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2023观看崔根良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16
20世纪60年代,草王坝人在政府的支持和黄大发带领下,第一次大规模修渠,却因技术等原因,耗时10多年也没修成。
不少人打起了退堂鼓,但黄大发不肯服输。1989年,年过半百的他到附近的水利站,一边帮工一边学习。3年多时间里,只有小学文化的他从基础学起,下苦功夫,硬是掌握了许多水利知识。
1990年腊月,天寒地冻。为了修渠资金,黄大发赶了两天山路。等找到原遵义县水利局领导时,已满身是泥,一双旧解放鞋磨破了,露出冻得发紫的脚趾。“草王坝大旱,地里颗粒无收,我要带领群众修渠引水。”黄大发从破烂不堪的挎包中掏出立项申请报告。
当时,遵义县一年的水利资金不过20万元。据初步测算,从水源地取水到草王坝要经过大小9处悬崖、10多处峻岭,水渠需要从离地几百米高的大土湾岩、擦耳岩和灰洞岩的悬崖峭壁上,打出半幅隧道,需要五六万个工时。草王坝才一两百个劳力,怎么完成这么大的工程量?
黄大发撂下一句话:“一年修不成,修两年;两年修不成,修三年。哪怕我用命去换,也要干成!”
1992年春,引水工程终于开工,57岁的黄大发带领200多名乡亲,浩浩荡荡奔赴工地。有次炸山出现哑炮,黄大发准备前去查看,有人突然大喊“要炸了”。情急之下,他用随身的背篼罩住自己,碎石块刹时满天飞。万幸的是,碎石只击破了背篼,擦破了他的手臂。
1993年,工程进行到异常险峻的擦耳岩,垂直300多米高,放炮非常危险。黄大发第一个站出来,带几名党员上到山顶,把绳子拴在大树上,再系到腰上,顺着石壁慢慢往下探,寻找放炸药的合适位置。
“共产党员怕牺牲能行吗?先烈们拿身体去堵枪眼,我们做事就要有这种精神。”黄大发说。
1994年,水渠的主渠贯通。清澈的渠水第一次流进草王坝,村里的孩子跟着水流跑,村民们捧着渠水大口地喝:“真甜啊,真甜……”从没见过黄大发流泪的村民发现,老支书躲在一个角落里,哭了。
1995年,一条跨三重大山、10余个村民组,总长9400米的水渠全线贯通,草王坝彻底告别了“滴水贵如油”的历史。村民以黄大发的名字命名这条渠,叫它“大发渠”。
2023观看崔根良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17
张楠生前是武警山东省总队临沂市支队直属大队一中队班长。入伍20xx年来,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爱军精武、苦练技能、心系使命、勇上一线,先后多次参加重大反恐处突行动。20xx年7月26日,他在担负我驻索马里大使馆安全警卫任务中遭遇恐怖袭击,献出了年仅28岁的宝贵生命。武警山东省总队追认他为革命烈士,武警部队追授他“献身使命的忠诚卫士”荣誉称号以及“中国武警忠诚卫士”奖章,中宣部授予他“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报告会上,武警山东省总队临沂市支队政委王荣茂、一中队中队长井跃华、中国驻索马里大使馆警卫小组队员赵团军、张楠的父亲张圣林、河北广播电视台记者李芳,用朴实的语言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深情追忆、生动讲述了张楠献身强军实践、践行“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价值追求的先进事迹。
全国7000多个分会场通过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同步收看了报告会。官兵们纷纷表示,要以张楠同志为榜样,自觉把青春和热血投入到改革强军伟大事业中去,坚定远大理想,矢志精武强能,建功平凡岗位,勇于牺牲奉献,用实际行动告慰和缅怀张楠这位身边的时代楷模。
2023观看崔根良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18
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亿万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战“疫”路上的一个个“好人”,一件件“好事”走进我们的视野,他们的事迹,他们的名字……感动着我们,凝聚起社会正能量,号召着我们必有信心和决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护佑生命的主旋律之中,逆行者唱响了战“疫”的精神赞歌。他叫大家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而自己却坐上去武汉的动车,“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召必战,战必胜”……这些平凡人的不平凡举动,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爱岗敬业,默默奉献,从不放弃,正是无数个平凡成就了感动,他们用实际行动,甚至有些是宝贵的生命,深刻的诠释着“白衣战士”的追求和风骨,谱写着不同的精神和独特的优秀。他们同样是血肉之躯,同样有牵挂的家人,但是在国家和人民的需要面前,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不抛弃不放弃,执着地追求心中的那份职业初心。他们那执着闪亮的人性光芒,如细雨涤尘,净化心灵,他们那催人泪下的感动力量,如春雷惊空,振奋精神。这些平凡的“迹”录和举动叫我们怎能不感动,怎能不汲取其正能量,倍增信心去战胜疫情。
在群防群控的大系统中,一线干部筑就了战“疫”的铜墙铁壁。“我负责的网格共有989户居民,每一户我们都进行了排查了解了具体情况……”“高兄弟,你要买的东西,我们帮你采购回来了,这是按照你的需要采购的……”这些简单的话语温暖人心,给人力量,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一线干部既是宣传员又是战斗员,既要上情下达又要下情上达,工作任务繁重,但是他们没有一丝埋怨,面对群众的不理解,他们耐心仔细地进行疏导和沟通。一线干部精准施策,科学防控,对防控薄弱环节越是加强力量,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一线干部勇做防疫工作的一颗“螺丝钉”,做人民群众的主心骨,深入疫情防控一线,加强群众的防控意识,构筑起严密的防疫红线,实现全覆盖,无盲区,严防疫情入侵。夜深了,他们还坚守在岗位;下雨了,他们还行走在路上……这些战“疫”场上的先进“符号”和职业“元素”,怎能叫我们不感动,不为之震撼,让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动力倍增。
在团结鼓劲的凝聚力之中,中华儿女书写了战“疫”的壮丽诗篇。“抗疫心连心,武汉不孤单”“隔离病毒,但不隔绝爱”……这些感人的话语总能带给我们感动,这是亿万中华儿女团结一心战“疫”的生动写照。困难面前,中华儿女的激情、善良、坚强……都一一展现,他们自发捐赠蔬菜给武汉,他们主动捐款给武汉……他们的崇高,他们的真诚,他们的纯粹,让我们感动。疫情面前,中华儿女跨越了年龄和性别的范畴,突破了职业和地域的界限,超越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用一个个平凡的举动相互感动,相互鼓励。中国,只有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才可以把感动的命题书写的这样的气势磅礴,这样动人。人民,也只有中国人民,才能感悟感动的真谛和内涵,彰显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这样的精神脊梁怎叫我们不感动,这样的力量是无限的,将帮助亿万中华儿女增强责任感去战胜疫情。
这是一个平凡人感动平凡人的季节。战“疫”路上你的平凡行动是抗“疫”的初始线和出发点,让我们串联平凡,铸造合力,增强信心,汲取战“疫”路上的“感动因子”,释放正能量,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原标题《汲取“感动因子”释放战“疫”正能量》)
2023观看崔根良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19
篇20
“英雄一路走好”、“村寨的守护神、侗乡的好支书”。从黎平县殡仪馆至县城西门出口10里长的街道两旁,万人空巷,人山人海,10万多人自发拉起一条条横幅,与舍己救人的英雄刘善平支书作最后的告别。
“我是支书,我去!” 刘善平同志没有豪言壮语,但他是高山下的花环,更是洪水猛兽中的勇士,他爱国爱家爱民,在大难当头却涌现出最美党员气概。
6月20日这天,天地哭泣,山河同恸,万物凄凉。黎平五开大道两旁的人行道上,里三层外三层地挤满了男女老幼,前后挤不进人,首尾看不到头。他们噙着泪水,只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送别他们的好支书。
人们常说,做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刘善平同志,一个普普通通的村支书,一个实实在在的共产党员,当身上烙上“人民公仆”的印记时,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一点一滴,把他对群众的爱、对群众的好诠释的淋漓尽致,他踏实、坚持、奉献,他苦了自己,甜了群众。
刘善平同志走了,他的精神永垂不朽,“刘支书是为救人而牺牲的,我带儿子来学习英雄事迹,教育他从小做一个有担当的男子汉”,“我敬佩刘支书的勇敢无私,我要向他学习,做一个勇敢的、有爱心的人”,“刘支书是个好人,我们村里的事都是他带头干,他从来不叫苦,可惜了,这么好的支书,就这么走了”,群众万分悲痛纷纷道别。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尽管刘善平不幸英年早逝,但他却永远受到群众的爱戴和怀念。因为,他把群众当亲人,群众也永远会把他当亲人。在党中央要求开展“两学一做”活动中,刘善平同志当是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从刘善平同志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为民情怀和奉献精神。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们应该把刘善平同志胸怀天下、无私奉献的精神学透,把刘善平同志忠心向党、真情为民、清正坦荡的精神转化到我们爱岗敬业的工作中去,让我们永远记住“两学一做”最美践行者,为灿烂中国梦的早日实现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
2023观看崔根良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21
今天时学雷锋的好日子,街上的好人好事源源不断。大家都满带笑容把家里的扫把,抹布,水桶,铲子,铁锹等劳动工具都带来了。
大家分工合作。女生拿抹布和扫把,男生拿铁锹和水桶。接着。纷纷开始打扫。有的同学擦瓷砖;有的同学擦玻璃;有的同学接水;有的同学扫地;有的同学铲地下的脏东西;有的同学买水给他们喝。打扫卫生室,我看到了团结的集体,优秀的青少年,爱劳动的精神,同学的有爱和谐。
同学们打扫完卫生后,一路帮助有困难的人,一路看捡垃圾就捡。我觉得同学的行为和精神很只得我们学习。而且我们也觉得“劳动再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在这我在提醒大家益句“劳动最光荣”。
2023观看崔根良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22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1月3日讯省委宣传部追授潘东升同志“八闽楷模”称号后,近日,我省各地政法干警收听收看《“八闽楷模”潘东升发布仪式》节目。连日来,全省政法系统积极学习潘东升同志先进事迹,分享心得体会。广大政法干警纷纷表示,要将向潘东升同志学习融入日常,汲取奋进前行力量,对标对表、立足岗位职责、争当时代先锋,以实际行动诠释政法干警良好形象。
“潘东升同志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他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冲锋在前、攻坚克难,情系百姓、为民爱民。”省法学会办公室主任雷玉环表示,法学会党员干部要大力学习和弘扬潘东升同志的精神品质;要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要积极服务地方法治实践、社会治理创新、矛盾纠纷调处,着力打造东南沿海法治高地。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共和国最美奋斗者、时代楷模、一级英模,厦门市公安局集美分局二级高级警长陈清洲观看了“八闽楷模”潘东升发布仪式后,深受鼓舞。在他眼中,潘局长是一个心系群众、根系民生的好局长。这些年来,潘东升通过常态落实窗口“无否决权”、落户“零门槛”等工作机制,让老百姓得实惠、真便利;通过创新设立“办不成事”受理窗口、开通交通紧急救助电话,让老百姓出门就能看到平安蓝、享受到平安福。陈清洲说:“我们要以潘局长为榜样,始终初心不改、本色不变,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潘东升同志是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的榜样典范,是深入开展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涌现出的领导干部先进典型。”漳浦县人民检察院司法行政科员邱东漪表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把每一项检察业务转化成为民、便民、利民、惠民的务实举措,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明市沙县区司法局法制科副科长黄裕珑说:“作为司法行政人,我们要学习潘东升同志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以及心系群众、人民至上的崇高情怀。”他表示,在今后工作中,无论遇到多少困难,都要始终守信念、葆初心,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做好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行为中都能看到风清气正、从每一项执法决定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让人民成为法治的受益者和推动力量。
“从潘东升同志身上,我深深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品格和意志,真正体会到什么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寿宁县副县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许丰观看了“八闽楷模”潘东升的发布仪式后表示,寿宁公安将以向潘东升同志学习为契机,对标先进典型,始终保持勤勉敬业、忠诚履职的态度,公平公正、规范执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平潭综合实验区人民法院警察大队四级警长李凌说:“我们应该学习潘东升同志‘执法为民’,始终坚持‘为人民’的立警之本,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切实守护公平正义,谱写实验区审判机关司法警察工作新篇章,为警旗增添新的光彩,做到无愧于身上的警服,无愧于心中的天平。”
2023观看崔根良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23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篇24
中央宣传部25日向全社会公开宣传发布“当代愚公”黄大发的先进事迹,授予黄大发“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20世纪60年代起,黄大发带领200多名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硬生生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被当地群众亲切誉为“大发渠”。黄大发以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不等不靠的责任担当,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践行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党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盼、新使命,我们更应该向黄大发同志学习,学习他坚定信念、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样才会名副其实成为党组织的好干部,百姓心中的好公仆。
要坚定信念,做到时刻不忘初心。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理想信念作为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是一名共产党员骨子里不能少的,只有做到有党性、讲党性,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兴党,才能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平日里,我们更要牢记当初的誓言,始终把“永不叛党”灵魂长驻心间,学习践行好黄大发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心中装着百姓的冷暖,以一名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为他们办实事,这样老百姓才会因为我们的付出而更加幸福。
要敢于担当,做到时刻不忘衷心。指出,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基本的政治品格和素质要求。当前,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已成为全党的一项政治任务,在具体的工作推进中,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要实现党的这一伟大目标,更需要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向黄大发看齐,不忘衷心,拿出敢于担当作为的精神,不等不靠,主动作为,主动担当,在脱贫攻坚等工作上,站好自己的岗,履好自己的职,尽好自己的责,把高标准履职尽责作为一项基本要求,加强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常深入群众中去,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事于民,做到岗位工作能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敢担责。
要无私奉献,做到时刻不忘热心。曾强调,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党章明确规定,共产党员必须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决不能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无私奉献而铸就的,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党员干部,要以黄大发精神为航向,干好自身的工作,带动好身边人,以实际行动率先作表率,发挥、传承、践行好一往无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精神,不忘为民服务的热心,不忘干好工作的热情,不忘为民办好事的热诚,始终心系人民、情系人民,忠诚为民一辈子,奉献为民一辈子,成为人民心好的好公仆。
黄大发历时30余年,以坚定的信念、责任的担当、无私的精神,带领群众,战斗天地,为贫困地区的老百姓开凿了生全之渠,是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学习的楷模,为老百姓增福祉、谋幸福更需要这种精神,党员干部要时刻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不能丢!不能忘!
2023观看崔根良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25
7月22日,凯里市纪委监察局召开专题学习会,组织委局班子成员及干部职工集中学习刘善平同志舍己救人的先进事迹。
刘善平同志灾难面前,不顾个人安危、敢于挺身而出,甘当百姓心中的“守护神”,把生的希望留给群众;在国家和人民群众需要的关键时刻,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刘善平同志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在危险面前身先士卒的精神风貌,充分体现了一名优秀基层干部爱民护民的赤子情怀,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是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
学习活动中,纪检监察干部纷纷表示,要把学习刘善平同志先进事迹贯穿到今后工作中,以他为榜样,忠诚、干净、担当,坚决同违纪行为作斗争,做党章忠实的维护者和捍卫者。
2023观看崔根良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26
一堂45分钟的课,老师仅主讲5分钟,剩下的时间全部交给学生进行辩论这样的课堂,难以想象,甚至令不少家长担忧。然而,正是从这里走出一批竞赛尖子和学科苗子。在北京十一学校,有这样一位老师叫王春易,她教的生物课,令全年级的学生趋之若鹜,获得100%的满意度;她把课上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自己只用很少的时间串讲疑难问题,学生的表现却比跟老师作笔记的传统课堂更加优异;她已是多项荣誉集于一身的模范教师,却从未自满,始终通过教学改革突破自我、实现超越……
王春易教过的学生都说,王老师的讲解总是用“同学们,你们体会”作开头。每当发现同学的课堂笔记和学习心得中的亮点,她就激动不已地展示给大家说:“你看!你看!真好!真好!”从不太理解到默契配合,从被动学习到享受学习,每一个从王春易的课堂中走出的学生都最终体会到,由自己主导的学习是多么快乐!而这种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对于他们的未来人生又是怎样的一笔财富!
这就是北京十一学校王春易老师的生物课,也是当今很多学校争相效仿的课堂改革。王春易——北京市十一学校的一位生物教师。第一次了解他的事迹是校长组织全校的教师共同学习有关她教育改革的先进事迹,探路学习之后,我又在网上找了几篇有关对她的报道的文章继续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对于她的做法和理念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一. 扎实的教师基本功
要想成为一代名师,就要有扎实的教师基本功。当今社会,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很多教师备课、上课用的教案和课件几乎都能在网上搜索到,这就使得很多教师在上公开课前,不仅要对所上的课精挑细选,而且教案也大多是通过网络搜索打印出来对其进行效仿,对于自己上的课很少经过深入的分析和思考。结果,课堂上生搬硬套的现象比比皆是。而王春义则不然,她专门讲那些别人认为不出彩的课,对于她来说,一节公开课写百页手稿是常事,经过一遍又一遍的磨课,一轮又一轮的创新,王春易练就了一身好功夫,随便抽出其中一节课,她都可以讲出彩。虽然,精彩的背后是王春易花了比别人多几倍的时间,但是经过自己的反复磨炼却练就了一身扎实、过硬的教师基本功。
二.敢于否定自我的勇气和魄力
“讲课,没有人能超过王春易。”师生和教研员都这么认为。但20xx年和自己学生的一次聚会,却让王春易动了改变自己的念头。因为已经上了大学的几个学生来看她,抱怨大学老师的课讲得不好,老师不标明重点,自己记一摞笔记也没用。学生的抱怨引起了王春易的反思“教学到底是为了什么?”。同时,十一学校也将20xx年确定为课堂成长年。校长李希贵提出一句口号:“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不是教师展示的地方。”这句话也更坚定了王春易改变的信心。
从此,王春易悄然地改变了原来反响极好的课堂教学风格。她提出,教师要从自我表演的“独角戏”戏台上悄悄隐退,转而让学生在课堂上当主角。在她的课堂上,曾经有过的滔滔不绝的精彩讲解没有了,华丽的板书也不见了。只是在学生讨论结束后,王春易才会不露痕迹地点拨一下。曾经,精彩的语言、形象的表达是她最得意之处,
但在这场教学改革中,她却放弃了自己最擅长的讲课,改变了多少年来既定的教育教学模式,这对于一个名师来说需要多大的勇气和魄力啊!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质疑和困难,学生最初找不到自学的方法,难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而现在,课堂真的成了学生展示自己的地方。天平的两边,王春易最终还是偏向了学生,因为她相信能够学会独立学习的学生终将赢得未来。虽然,否定自己是痛苦的,但是看到学生的成长她是幸福的。我想王春义老师这种敢于否定自我,勇于挑战自己,颠覆自己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学习。
三.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历史的时针走到了20xx年,对于王春易来说,这是个特别的一年。这一年,学校提出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并将这一年定为“课堂成长年”。这次改革的大背景就是提倡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新课程改革,它希望学生们能够像绿色植物一样,主动地吸收阳光和水分。
这次改革使王春易陷入了深深的思索,“教育的价值究竟在哪里?”她忽然意识到,自己需要停下来聆听自己的声音。也许,我们真的需要一场革命,对课堂教学永恒问题进行重新思考,对习以为常的教学进行彻底反思。这一变革,使滔滔不绝的讲解、填鸭式的灌输、机械重复的训练彻底告别了课堂。对于她来说,这是一个大胆的突破。
“从我自己的经验和实践来看,不是学生不爱听的课要改,不是成绩不好的老师要改,而是每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师都要改革自己的课堂,特别是那些爱讲、会讲的老师更要改。”王春易说。
其实,真正挡住我们脚步的是我们自身的习惯、每个人内心深处多年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观念、习以为常的工作模式,它们几乎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没有人愿意否定它,改变它。而今天,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必须做出改变。
这样,学生的学习发生了变化,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书本知识,也不是简单地从书中找到现成的答案,更不是记忆老师强调的内容。而是通过阅读,有了感知、认识、发现和好奇,一边读,一边思考,一边提炼核心内容,然后有了重新认识,重新发现,重新获得,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这种变革突破了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它改变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渠道,使他们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中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让他们真正从课本和教室的狭小天地里解放出来,如同鱼入大海、鸟归山林,广泛而自由地摄取自己需要的营养。
因为热爱,所以充实。因为付出,所以收获。因为奉献,所以幸福。“课堂永远是我无悔的追求,我的生活因它而精彩,我的生命因它而美丽。”王春易老师已经足够丰满了,却还像海绵一样不断地吸收。
这种趋于一般意义的“爱”成为穿越现代教育和当代教育的一种崭新的符号,为当代中国教师提供了一种范式。从这个意义未说,王春易老师的探索具有十分深刻和深远的价值。
“你看看吧,哪个孩子没有创造性呢?为了考大学翻来覆去地做题,这不是折磨人吗?本来是好苗子,能成为人材,可是,如果通过我们的教育,反而把学生的才气磨没了,兴趣磨没了,创造力磨没了,怎么能是真正的教育呢?”
“教育的终极目标,永远都不是学生的成绩,而是他们快乐的成长,全面的发展!”
新境界:不能只凭知识来教书,要用整个的“人”去当老师
“我不希望学生心态浮躁,相反,我告诉学生,一定要从容学习,享受人生。”
要是每天匆匆忙忙,就注意不到生命的美好了,“校园里花开了,枝条上钻出小芽儿来了,小叶子一天一个颜色发生着变化,多美的一件事儿啊,为什么不去感知它呢?”
“我觉得学习是一种心如止水、需要静下来的事儿。不能那么急功近利,念了书就要有分数,用了功就得马上看到结果。这样的话,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感受不到生活中的美,该是一件多遗憾的事。”
“浮躁的心态,让学生缺失了一种对生命的拥抱,对人性的热爱,对梦想的向往以及对一切未知不屈不挠的激情。”
“教育的本质,就是将学生内心深处的向美、爱善、求真等最美好的因子激发出来,加以培养和升华。”王春易的理想是,让学生如坐春风,如沾化雨,不知不觉受到熏陶,从少年时起,就和优美、善意融为一体。
做老师,就不能只凭知识来教书,而要用整个的“人”去当老师。
有人说,教育的艺术在于最大限度地激励和唤醒。学校教育有阳光,才能照亮学生的精神家园;学生心灵有色彩,才能帮助他们去发现世界的美丽。北京十一学校正在努力实施着这样的教育理念。
李希贵曾说,在校长眼里,教师第一。而在王春易眼中,学生永远是第一。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学习名师王春易好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先进的理念、高超的教学技巧,让我的学生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2023观看崔根良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27
“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当听到这首歌时,我思绪万千,心情无比激动。
以前,我不爱劳动,现在,我爱劳动了。为什么呢?这还得从一件小事说起。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跟朋友丹丹出去玩。玩了一会儿,觉得有些渴,便去附近的便利店买水喝。到了便利店,丹丹进店买水,我站在门口等她。突然,我看见一位老奶奶在马路旁捡垃圾。她穿的衣服很旧,衣服上还破了几个小洞,连用来装垃圾的袋子也是补了又补的。我猜这位老婆婆应该是年逾花甲了吧。这时,有人拍了我的肩膀,我被吓了一大跳,回头一看,原来是丹丹。丹丹好奇地问:“想什么呢?想得这么入神。”“没,没什么,只是觉得那位老奶奶到了这个年纪了应该是呆在家里安度晚年了,怎么还出来捡垃圾呢?真是不可思议。”“琳琳,你这么想就错了,那位老奶奶是住在我家隔壁的王奶奶,她没儿没女,每个月就只靠几百块的退休金来维持生活,尽管钱不多,她还是坚持每月捐出一部分给山区里的贫困孩子。她希望在她的有生之年能为社会多做一点贡献。每天,她天一亮就起来扫马路,无论刮风下雨或是烈日当头。扫完后,就捡垃圾……”丹丹说。“原来是这样啊,”我恍然大悟:“走,我们去帮帮她。”
是啊,那些默默劳动、默默付出的人们,他们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能让大家在一个健康、快乐、美丽的环境里生活吗?所以,我要像老奶奶那样,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我暗暗地下定决心。从那以后,我爱上了劳动。
生活是如此美好,世界是如此缤纷,人类是如此文明……一切的一切都来源于人们艰辛的劳动。劳动是神奇的,劳动是伟大的,劳动是光荣的。劳动者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创造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创造了美好的生活环境,我们怎能不感恩呢?